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6章 博贺青龙虾

作者:我是黑猩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院子里密密麻麻,停了几十辆车。


    “这是小强停车?”


    “都是食客。”张总长话短说,“慕名而来的。”


    “张总熟客?”


    “电白有项目,所以常来。”


    这么多车,大家心领神会,这里的海鲜估计不一般,房子是真的够破的。


    门外的大牌子上写着“陈村”。


    沈海高速口一出,不远就是“陈村”,陈村可不是一家,这个停车场是公用的,这里几乎家家都做海鲜生意,“吃”,“卖”,“加工”,一条龙。


    车子停稳,众人下车,阳光正好,空气中一股鱼腥味。


    余磊眯着眼睛扫视四周,这地方确实不像什么高级餐厅,倒是像某个偏远渔村的村民自建楼,一桩桩的。


    然而张总却笑得一脸笃定,很诡异,你说像弥勒佛吧,感觉是那种阴阴的弥勒佛,说不清楚。


    释永信那种,很像。


    “你们别看这地方破,这可是茂名最出名的‘陈村’,”


    这家店的老板是以前远洋捕捞的老船长,年纪大了,不出海了开了这家小馆子。


    食材都是他亲自从海上带回来的,他们家都是远洋,新鲜得不得了。


    “来茂名电白,不吃海鲜,那可是白来了。”


    余磊心里嘀咕:“海鲜?远洋?”


    “最远人家去阿根廷捕捞的。”


    “嚯。”余磊以为就南海附近,半天跑了大半个地球,“捕捞”。


    这是眼前,这房子。


    但嘴上没说,这栋楼房,看起来随时会塌。


    “全盛总,进。”张总快两步,跑到前面,跟老板说了两句,要了个房间。


    应该说“包间”。


    推门而入,这房间还算“干净”,“雅致”,墙上挂着几幅渔船的照片,还有老板年轻时在海上工作的旧照。


    很有特色么。


    大厅里,也有十来张桌子。


    几张大桌上已经坐了不少人,有本地渔民,也有穿西装的外地商人,谈笑风生,气氛可以的。


    喝酒,吃海鲜。


    绝配。


    “张总,您来啦!”一个身材瘦削、皮肤黝黑的中年男子迎了上来,操着一口浓重粤西白话口音的普通话,“今天带朋友来尝尝?”


    “你可别糊弄我们啊,我可是专门带他们来见识见识你家的海鲜。”


    “放心,我这可都是现捞现杀,今天早上刚从到的货。”


    余磊发现自己认错了,这个才是老板,刚才那个应该是门口的伙计。


    主要是门口的伙计胖胖的,老板瘦瘦的,感觉老板是被伙计剥削的,这还船长,“呵呵”。


    说完,张总进了后院。


    这是验货。


    余磊找厕所,也无意中进了后院,或者称之为“厨房”。


    这后厨,他眼睛都直了。


    院子里摆着几个大水箱,里面是活蹦乱跳的海鲜:大虾、海螺、生蚝、石斑鱼,甚至还有几条三四米长的深海鱼,正被几个工人合力从车上抬下来。


    还有单独罗列的“皮皮虾”。


    这“皮皮虾”可不是十厘米的那种,起码三四十厘米,个头超大。


    “这……这鱼也太大了吧?”


    “卧槽。”


    “这是大眼深海带鱼,深海里捞的,肉质紧实。”老李得意地说。


    “带鱼不到处都有。”


    “我们这里的新鲜,长啊。”


    “哦?”余磊一看,没错,差不多能有两米多。


    这大眼深海带鱼,身体侧扁呈带状,尾部细长如鞭。口部发达,下颌前突,牙齿尖锐呈侧扁状,全身银白色且眼睛较其他带鱼稍大微凸,背鳍长。


    “也都差不多的。”


    “小年轻,我儿子在东京学过料理,回来帮我打理厨房。这鱼,很多中东,非洲人都专门来吃。”


    这一点余磊信,因为外面有几桌确实是黑人包桌了。


    “老李,上这个特色。”


    张总点了一只大龙虾,准确的说是青龙虾,个头确实不小。


    “这是,博贺青龙虾。”


    电白特色。


    “太平洋的?”


    “南海本土,土生土长的。”


    博贺青龙虾,礁石海域的“红袍将军”,体长将近40厘米,甲壳青透。


    “这玩意蛋白质高的很。“


    “增强免疫力的。”


    “真的?”


    “你看我?”余磊看着老李,真是够强的,“瘦的跟猴一样,还增强免疫力”,“呵呵呵”。


    不过,这年头有百度。


    他搜索了一下,老李人体格不咋地,说的确实没错。


    这博贺青龙虾。


    每100克虾肉富含20克优质蛋白质,搭配钙、镁、磷等骨骼必需矿物质,堪称天然的“强筋健骨套餐”。


    其脂肪含量仅1.5克,却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与维生素A、E,既能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又能通过虾青素这一“最强抗氧化剂”延缓衰老,堪称海洋馈赠的“健康密码”。


    “怎么样?”老李故意瞅一眼。


    “嘿,你还看上了。”余磊转身90℃。


    “咋样?”老李也跟着转着。


    “不咋样…”余磊又转身90℃。


    “九折。”老李继续跟。


    再转。


    “八折。”老李急眼了。


    “差不多了。”张总搂住余磊,笑道,“还是你会讨价还价,欲擒故纵”。


    “成交。”余磊恭维着老李,“确实大补。”


    “我就说了,咱实在人,不会骗你的。”老李让余磊跟着上厨房,一旁有正在蒜蓉的青龙虾。


    “你看。”


    余磊看着蒸锅上的“青龙虾”,


    这甲壳看起来很硬,莹润雪白的虾肉纹理分明。


    这蒜蓉味道。


    “香,丝滑。”余磊鼻子嗅了嗅,这感觉。


    入口瞬间,紧致弹牙的质感在齿间跳跃,海洋的甘甜如潮水般漫开,毫无腥气,余韵悠长。


    “这个要蒸多久?”


    “十分钟左右。”


    其实,大概两分钟,鲜香的气味就很浓了。


    蘸少许酱油,满口鲜甜;蒜蓉粉丝蒸制,“蒜香”,“虾鲜”,味道完全渗透,粉丝吸饱汤汁,浓厚纯鲜。


    “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刺身生食。”


    “啊。”余磊可不敢吃,怕寄生虫。


    “寄生虫海里不多的。”老陈解释,“河溪水中很多,海里盐浓度高,不多。”


    博贺青龙虾。


    生鲜更显本味,晶莹虾肉蘸芥末酱油,清冽与辛辣碰撞出极致享受。


    “舌尖上的中国,看过没有?”


    “没有。”


    “遗憾啊,兄弟。”


    休渔期后,膏腴体壮的青龙虾正值性价比巅峰,略“一口入魂”的奢华,“懂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