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6章 青岛啤酒

作者:我是黑猩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为期四天的考察结束。


    清晨,天还蒙蒙亮,余磊和苗苗就收拾好随身物品,然后,继续躺着睡大觉。


    因为最后一天,就是休息。


    考察,既是学习,也是旅游。


    一般离开都是有门道的,吃完午饭告别,关系好朋友是要,送别一下的。


    午饭很简单,就是便饭。


    商务车送别,挥手。


    车子是送到青岛的快捷宾馆的,苗苗预订的,有标准的,一天450,食宿费50元。


    寿光到青岛。


    不算特别远,两个多小时。


    一路上,车窗外的风景逐渐从工地灰调的钢筋水泥,转向了滨海。


    滩涂变成了大海。


    莱州湾。


    湾水浅,泥沙多,建港有困难,电厂建设困难也不小。


    但黄河带来的大量营养物质,使莱州湾成为中国主要的渔场,尤以对虾闻名于世。


    寿光、莱州所产海盐为盛。


    这里的饮食啥的都偏咸一些,除了煎饼大葱。


    余磊感觉寿光饮食就一个特色,这量也太大了,宁波一个麻婆豆腐不够半个人吃,寿光同样一盘麻婆豆腐,价格便宜一半,量大了一倍。


    青岛的第一印象,就是从农村到了城市。


    这个曾经被德国殖民的城市,至今仍保留着浓郁的欧式风情,从青年派、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以及拜占庭、折中主义等建筑风格。


    当然,这里距离青岛的老火车站都不远,大家也是选择住在这里。


    “吃啥,兄弟们?”龚经理看起来心情不错。


    “吃水饺呗。”


    大家一抬头,就是饺子馆。


    山东的饺子馆特别多,就算不是专门的饺子馆,也都家家有水饺卖。


    “这个价格也不便宜,一盘水饺30、40块。”六个人点了8盘水饺,还怕不够吃。


    然而,他们失算了。


    这个饺子的个头特别大,一个起码顶广西的四个。


    “我去。”


    “吃的口都开了。”


    苗苗的口都开了,“我丢。”


    “饱了吗?”


    “饱?”


    “人都撑死了。”还是苗苗主动结的账,这个最后是能报销的,无非是谁去垫钱的事情。


    苗苗很主动,因为年轻人嘛,都有积极向上的主动性。


    “这地方,真适合养老。”苗苗感慨。


    “养老?”邓帆笑了,“那是没下雪。要是下雪,大冬天,让你体会下,你就晓得能不能养老了。”


    怎么讲?


    一是房价高。


    市区就要一万多,要知道,宁波也才一万五。


    “你有钱吗?”


    “你这人,怎么还现实起来了?”苗苗皱眉,“我还以为你这种单身汉最洒脱。”


    “洒脱?我这叫清醒。”余磊望向窗外,“现实不是坏事,认清现实,才能不被现实打败。”


    一行人入住的是位于公安局旁边附近的快捷酒店。


    优点是:地理位置极佳,步行十分钟就能到栈桥。


    缺点真不少:老旧,破,味道也不小。


    青岛是计划单列市,在山东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地位举足轻重。


    逛街,当然是青岛啤酒了。


    大家都是本地人,也没有啥旅游向导,经验啥的,就是自己百度,大众点评,携程啥的。


    博物馆确实是在酒厂里,但是很无聊,跟逛大工厂没区别。


    没有什么干货内容,一点设备一点场所,一点广告,一点外包装图物,一点生产过程,简单的原料介绍,就此而已。


    对参观者没什么裨益,除了新鲜,但是第二遍,肯定不会再来了,这里就是一次性买卖。


    唯一的亮点,勉强的亮点,在于博物馆尽头的原汁麦,这里提供了一些座位,你可以品尝。


    给你一小杯免费品尝。


    大概一两酒的样子,塑料杯。


    好坏不敢说。


    起码觉得跟外面卖的罐装啤酒不一样,外面卖的罐装啤酒总觉得有点“辣“


    但鲜啤它不“辣”,跟五粮液,茅台也不太一样,“香”,“浓”,“纯”,跟青岛的原浆感觉也不一样。


    那边感觉加了东西了,青岛的就是感觉像很新鲜的水的感觉。


    青岛啤酒也算有了“创新”,搞附加值的第三产业,余磊觉得火电厂也应该有这样的理念。


    从建厂的一开始,你就应该打造工业美,将“旅游”,“生态”,“环保”,“文化IP”的理念融入其中,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苗苗倒是拍了一堆照片,他手里的单反相机派上了用场,再加上他本身也是摄影爱好者,白天拍照,晚上P图,修图。


    电厂人,要是没有一些业余爱好,你怎么度过一个个,孤独寂寞的夜晚?甚至有些人,就是光棍打一辈子。


    现在是这样,以后还会更多。


    因为女孩子条件高了,学历高了,眼界好了。


    人家国内旅游已经无法满足了,要澳洲,新西兰,欧洲游。


    电厂有钱吗?不多。


    能陪吗?也不行了。


    心灵契合吗?这个别瞎扯了,放鸽子第一名。


    去青岛啤酒的就余磊跟苗苗两个人,因为同龄,因为没有代沟,还因为没有竞争,一个工程口的,一个安全口的。


    没有竞争的同事就是好同事。


    至于感情深不深,全靠一口闷。


    逛完直接去博物馆对面这家吃海鲜,哈啤酒了。


    戳子肉一定要试试!!


    戳五花肉、戳土豆条、戳大虾…配上火烧味道一绝!


    再来杯颜值高的奶盖啤酒,百香果、葡萄口味的好好喝,酸酸甜甜、果味十足。


    海肠捞饭、酱爆八爪鱼、香辣蟹拌面、锹海鲜…都很好吃啊啊。


    青岛还有特色,就是大虾。


    至于啤酒,酒厂外面的都称自己是正宗的青岛啤酒。


    好喝!


    嘎嘎发汗,透爽!


    新鲜,没掺水的纯,平时哪能喝到这好东西。


    但是,这味道,你喝了原汁麦,你大概率能判断出来,到底是不是青岛啤酒。


    味道是不会骗人的。


    就跟买奢侈品一样,你经常买正品Lv,Gi,假的你往往一摸,一看就能分辨,但是,你没买过,那个分辨起来还是挺困难的。


    有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样的道理。


    “收队,栈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