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赵老师收到的朗诵比赛报名表上新增了几个名字,其中就有孟柯。
赵老师满脸笑容:“很好,这次活动报名的同学蛮多的,请大家抽空多多练习,下周一早会后的语文课上我们进行比赛。”
从这天起,凌闪闪放了学,就拉孟柯一起回去早早地写了作业,然后两个小娃子一起搬个小凳并肩坐阳台上,一字一句地朗诵课文。
他们选了上个学期的一篇课文——《快乐的节日》。
“小鸟在前面带路。”凌闪闪抬起头。
孟柯跟着念:“小鸟在前面带路。”
男孩子明显念得要慢一些,口音也尽量往标准的普通话靠拢。
“风儿吹向我们。”
“风儿吹向噩梦。”孟柯读完即意识到了错处,急忙改口:“风儿吹向我梦。”
凌闪闪纠正:“是‘们’,我们。”
孟柯跟着重复几次,最后读:“风儿吹向我们。”
小姑娘笑起来:“不错,读得很对,再来——我们像春天一样。”
“我们像春天一样。”
“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
凌闪闪一遍遍不厌其烦地纠正着孟柯的错误读音,直到梁丽花的声音从三楼传来:“闪闪——凌闪闪——吃饭啦!”
凌闪闪站起身来,回喊:“来啦——”然后朝孟柯道:“你不许偷懒,再多读几遍,明天我要检查哦。”
“好。”孟柯郑重点头,他能感觉出对方的关心,也不想辜负这份关心。
直到天黑下来,李云梅和孟东庭一同回了家,看到仍坐在阳台上一字一顿读课文的孟柯,两口子都笑了。
孟东庭道:“哟,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居然在读课文。”他晓得这个儿子最喜欢数学,对语文却是不怎么感冒的。
李云梅自是知晓,故意打趣:“还不是学校里搞朗诵比赛,闪闪非拉着他也报了名。我儿子嘛,那是干啥都要争第一的,这不,两个人就约了一起练习,这会子闪闪估计回家吃饭了。”
“不错,不错!”孟东庭语气充满赞赏:“凌闪闪给我们家小子当老师呢,喏,拿着,给你老师送过去。”说着,从手里拎着的网兜里掏出两个大苹果。
孟柯接过,往楼上跑。
孟东庭在后喊:“给闪闪和笑笑一人一个啊。”
李云梅也补了一句:“送了就下来,咱们也开饭啦。”
孟柯跑到三楼,凌家人已经吃完饭了,笑笑坐书桌前写作业,凌国志坐旁边辅导她。
凌闪闪则乐呵呵地在看《舒克贝塔》的动画片。
大门敞开着透气,孟柯没有直接走进去,站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凌闪闪回头,看到他即开心地跑过来:“喂,要不要一起看电视?”
梁丽花刚好洗了碗,边用围裙擦手边走出厨房,看到孟柯,问:“小孟,吃饭没?”
孟柯道:“阿姨,我爸妈才刚回来,等下就吃饭了,我给闪闪和笑笑送苹果来的。”
凌国志和凌笑笑听到动静,也走了过来。
梁丽花道:“哇,这么客气啊,那谢谢你了。”伸手去接。
孟柯把两只手上苹果递过去,忽而发现左手上的那个更大更红一些,于是晃了晃左手,道:“这一个是给闪闪的。”
“谢谢。”凌闪闪笑眯眯接过。
孟柯把另一只手上的苹果递给了凌笑笑。
小女孩愣了一下,看看妹妹手里的苹果,又望望自己的,嘟囔了句:“谢了。”
孟柯摆摆手:“不客气。”转身跑下楼。
他才刚走,凌笑笑忽向凌国志问:“爸爸,为什么孟柯要把大的那个给妹妹呢?”
凌国志蹙眉,伸手从两个孩子手里把苹果拿过,递给妻子:“花花,去把苹果洗了切着吃吧。”
“好。”梁丽花应承下来,转身去厨房。
凌笑笑望一眼欲言又止的妹妹,朝凌国志道:“爸爸,刚刚那道题我还没怎么明白,你能再给我讲讲吗?”
凌国志说:“好。”便领着女儿去了书桌旁,听到凌闪闪又坐回电视机前,还把动画片的音量给调大了,他很是不满地嚷:“凌闪闪,你自己不学习就算了,不要影响别人行吗?”
委屈的泪水瞬间涌上了女孩的眼眶,凌闪闪强忍着一咬嘴唇,从沙发上跳起,跑到电视机前按下关机。
……
等凌闪闪躺到床上看天花板时,梁丽花端着切成块的苹果推门而入:“闪闪,吃苹果。”
凌闪闪坐起,望一眼那两个被切成小块的混在一起苹果,登时没了吃的欲望。
“为什么不能把苹果洗干净了,一整个拿着啃呢?”女孩幽幽问。
梁丽花一口气堵在胸口,即要呼之欲出,最后还是化为了一声叹息。
凌闪闪没再追问,拿牙签插了一块苹果放嘴里,甜丝丝的感觉立刻覆盖味蕾:“好甜呐!这肯定是孟柯拿给我的那个。”说着又插起一块放老妈嘴里。
楼下,孟家三口人正在享用晚餐。
今天梁丽花去外校听公开课了,回来时早过来食堂开餐时间,干脆在附近的菜市场里带了点儿卤猪耳朵和卤香干、凉拌韭菜、辣藕片,这样回家只需要煮点米饭就能开餐了。
孟东庭给自己开了一瓶冰的雪花啤酒,一家子围桌边吃边聊。
梁丽花道:“今天我听鼓风机厂小学那边的老师说,他们厂的效益下滑不少,上个月连学校老师们的工资都只发了百分之七十。咱们纺织厂还算好的,虽然因为去年那场火灾,扣去了不少福利,但基本工资还是没拖没欠。”
孟东庭呷一口酒:“国家现在正加速市场化改革,一切以市场需求为主。咱们纺织厂今年的生产任务没减少,可成品压了很多在仓库,啥时候能变现还是问题。”
李云梅点头:“从前的人是有衣穿就行,现在的人要求穿得好。沿海城市贩过来的布料都是尼龙晴纶的了,咱们厂还是棉产品,自然比不上人家的东西受市场欢迎。”
他们夫妻平时对国家政策特别关注,家里定了两份报纸——《星城日报》和《三湘都市报》,都是本地人爱看的。
而这些报纸的内容,也成了他们夫妻每天晚饭时的谈资。孟柯从前在姥姥家时,姥爷和舅舅也是这样的习惯。因此,他小小年纪对国家大事也格外关心。
其实,关于市场的变化,星城纺织厂的人也早有感觉。这几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的外地厂子生产的布料、毛巾、床单和别套,款式和花色都比星城纺织厂十多年不变的老款亮眼。就在今年春天,梁丽花和李云梅去逛商场,两人还各买回来一套。
而且人们也不再乐于买布回去找裁缝做衣裳了,而是直接去市场买。沿海那边进回来的港款衣服价格是贵了点儿,但穿上很靓,销售火爆。
还有从前需要靠票才能抢购的电视机、洗衣机,现在只要有钱就能买到。
两年前,有一台双卡录音机还是很洋气的事情,可近来很多有钱人家已经开始买音响听歌了。
据说那玩意不光可以放磁带,听广播,还能放黑胶唱片,播放的效果也比普通录音机强几倍,能听出高低音、立体声的震撼效果。
孟东庭知道妻子最大的爱好就是听音乐,她什么音乐都爱,不光是钢琴曲、红歌、民谣,还是近几年特别火的港台流行歌曲。
还记得两人恋爱那年,他就是送了一盒凤飞飞的磁带给她,才确定的关系。
想到过往,孟东庭心里甜蜜蜜的,随口道:“咱家的录音机好长时间没开了吧?”
李云梅道:“喇叭坏了一个,一放歌就呲呲响,听着烦。等过段时间不忙了,我送出去修一下。”
“别修了,”孟东庭道:“前几天我带柯柯去陈厂长家送资料,他们家新买了台音响,那个效果呀,真的听着舒服!”他说着朝儿子挑挑眉,孟柯立刻附和:“是。”
孟东庭又道:“他老婆跟我说,现在没人买录音机了,大家都买音响。你这么喜欢听歌,干脆这个周末咱去商场买一台吧。”
李云梅忙摆手:“不用,我听说音响可不便宜。咱们搬过来这一年置办多少东西了,总还是存点钱才好。我呀,还是先把录音机送去修一下。”
“那要是修不好怎么办?”一直埋头吃饭的孟柯忽然问,他那天在陈家听到了陈锦辉儿子陈启明播放的一盒磁带,里面高亢激昂的歌曲令他沉醉,他也很想拥有一套组合音响。
李云梅却是泼了一盆冷水:“要是修不好,那咱就再买一台录音机好了。”
孟柯:“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