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7章 20天之约只剩三天。

作者:流浪的羊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时间,在一种狂热而又紧张的氛围中。


    飞速流逝。


    距离赵峰立下的二十天之约,仅仅剩下最后三天。


    整个汉东,甚至整个国内,都进入了“赵峰时间”。


    这十七天里,汉东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被媒体称之为“汉东速度”!


    甚至有几份报道都登上了京城的民人日报。


    【报道一:产业园的昼与夜】


    报纸的头版上,是一张震撼人心的航拍照片。


    京州郊区那片曾经的废弃工地上,一座充满现代感的巨大厂房主体结构,已经拔地而起!


    工地上,数千名工人二十四小时轮班,彻夜不休。


    夜晚的产业园,探照灯将天空照得亮如白昼,焊接的火花如同节日的烟火般璀璨,机器的轰鸣声谱写着这个时代最激昂的乐章。


    【报道二:全省的热潮】


    电视新闻里,正播报着一则消息:


    “据悉,汉东半导体产业园自启动招工以来,已收到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超过一万份青年工程师的求职简历……”


    镜头里,一张张年轻而又充满朝气的脸庞,眼中闪烁着对“中国芯”的向往和投身建设的激情。


    【报道三:百姓的期盼】


    工人新村的奠基仪式上,赵立春亲自为第一块基石铲土。


    台下,数千名老工人和他们的家属,眼含热泪,


    掌声经久不息。


    他们知道,那一张张效果图,正在变成他们触手可及的幸福家园。


    整个汉东,都沉浸在一种前所未有的、昂扬向上的期待感之中。


    然而,在这片热潮之下,暗流也在疯狂涌动。


    国内几家老牌的“资本工厂”,如“腾跃科技”、“华星半导体”,在他们的官方媒体和收买的“专家”口中,不断地散布着质疑和诋毁的言论。


    “二十天量产?这是对科学的侮辱!”


    “据我们推测,这不过是一场骗取国家补贴和投资的政治秀!”


    他们虎视眈眈,等待着在发布会那天,将“汉东一号”撕成碎片。


    反正不管好坏。


    仅仅十几天,整个汉东的舆论。


    已经从对光明厂事件的关注,彻底转移到了对“汉东一号”芯片即将问世的狂热期待之中。


    京州市郊的半导体产业园内,灯火通明,机器轰鸣,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在充足的资金和顶尖人才的合力下,第一批量产型的芯片,已经成功走下了生产线。


    一间可以俯瞰整个园区的顶层办公室里,赵峰正与一个气质慵懒、眼神却锐利如鹰的年轻人,悠闲地品着茶。


    “九霄,这次辛苦你了。”


    赵峰笑道。


    来人,正是那位神秘的投资人,燕九霄。


    燕九霄晃了晃手中的酒杯,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老板,说实话,我本来是准备看戏的。我把梁群峰当成一颗棋子,想看看他能把汉东这潭水搅得多浑,没想到,他是个不经玩的傻子,这么快就被您给收拾了。”


    他顿了顿,继续道:


    “我本来都准备撤了,现在看来,汉东这盘棋,比我想象的要有趣得多。”


    是的,燕九霄,并非什么独立的投资人。


    他,正是赵峰在海外的财富代言人,是他庞大专利帝国的大管家!所有所谓的“海外投资”,其实都是赵峰自己的钱,通过燕九霄的手,以一种更具威慑力的方式,投向了国内。


    “留下吧,”


    赵峰的目光变得深邃,


    “梁群峰倒了,但钟正国还在。


    未来,还有更多看不见的敌人。


    汉东这盘棋,才刚刚开始。”


    “你的身份也提前不要暴露,你这个王牌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留作用处。”


    就在这时,燕九霄的手机响了。


    他看了一眼,对赵峰说道:


    “老板,这些老东西真是吃人不吐骨头。”


    他将手机递给赵峰。


    屏幕上,是几篇来自国内知名科技媒体的“深度分析”文章。


    文章的作者,是国内几家老牌半导体大厂——“腾跃科技”、“华星半导体”(化名)——的首席技术官。


    他们以一种“前辈”和“专家”的口吻,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汉东一号”的质疑和不屑。


    “……所谓二十天量产,完全是违背科学规律的噱头!


    我怀疑,他们不过是从国外进口了现成的64MB芯片,贴上自己的牌子,来欺骗政府和投资人!”


    “或者就根本不是64 mb,有没有32mb我都存疑。”


    “……据我们了解,他们的团队,都是一群被主流科研界淘汰的‘失意者’,根本不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


    我们在此呼吁,有关部门必须严查,警惕这种浮夸的‘政绩工程’,


    最终演变成一场巨大的经济泡沫!”


    这些文章,充满了酸味和诋毁,其用心昭然若揭。


    他们这些常年享受国家补贴,却进展缓慢的“资本工厂”,无法接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团队,在短短二十天内,就完成了他们十年都做不到的奇迹。


    他们,正虎视眈眈地,等待着在发布会上,将赵峰和“汉东一号”撕成碎片!


    “有意思。”


    赵峰看着这些文章,不怒反笑。


    他拿起桌上的工厂内部的进度报告,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


    “汉东一号”128MB DRAM芯片,首批量产良品率,已达到92%!性能稳定,全面超越目前国际主流的32MB芯片,比国内正在研发的64MB芯片,整整领先一代!


    这就是赵峰的厉害之处,也是赵峰的未卜先知。


    你以为我甚至研制的是上一代,殊不知,我连你爷爷带都研制出来了。


    燕九霄看着赵峰,也笑了:


    “老板,看来,发布会那天,会很热闹啊。”


    赵峰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远处那座已经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工厂,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是啊,很热闹。”


    “就让那些跳梁小丑们,再多蹦跶两天吧。”


    “等发布会那天,我要让全世界,都来见证,什么是真正的,汉东速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