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四章 一匹玉马

作者:披雪楼主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道刚一进门,就看到姥爷付雨露坐在饭桌前,眼睛盯着桌子上的一件东西发呆。


    “姥爷!姥爷……”


    叫了两声,老爷子才听到,转过头,对李道一笑,答应道:“哎!你回来了。”


    李道走过去,问道:“您看什么呢?”


    “是件玉雕。你回来得正好,也和我一起看看。”


    老爷子把面前的一件玉雕的奔马推到了李道的面前。


    “这件东西雕得倒是不错,就是用什么玉料雕的我看不明白。”


    一边听姥爷讲,李道一边仔细查看着眼前这个十几公分高、碧绿色的奔马。


    眼睛扫过去,确实有些发热的感觉,但并不是很强烈,并没有刺痛感。再用手搭上去,几乎感受不到温热。


    不过,以李道的眼力看,这件东西还真是翡翠。


    “是翡翠,可这翡翠的颜色怎么这么暗淡,种水也有些发闷呢?”


    看过这件东西后,李道小声地嘀咕着。


    付雨露也点点头,说道:“这件东西我看着也挺奇怪。”


    “姥爷!这件儿东西您是在哪儿得到的?”


    “是乃文开的那个奇石馆,今天让我去做个指导,就把这件东西拿给我看。”


    赵乃文是付雨露的学生,学成后就开了个奇石馆,收奇石、雕玉器,收藏也出售。据说生意还不错。


    点点头,李道说:“这件东西是天然的翡翠,但肯定不是缅甸产的。嗯……会不会是危料呢?”


    “危料?”


    付雨露不明白李道说的。


    一笑,李道说:“危料就是危地马拉产的一种翡翠料。虽然也是翡翠,但和缅料比色较暗沉,种水也差很多,所以,透光度比较差。我也是这次在平洲听说的,但从没见过。”


    又仔细看了看这件东西的雕工,李道忽然眼前一亮,说道:“姥爷!这件儿东西料子是差了点儿,可雕工不错啊!也像是有点儿年头了。”


    确实,这件玉马雕的体形圆润,有膘肥体壮之感,曲线优美,尤其是奔跑时,四蹄翻起雄壮有力,四肢蹬踹前跃时出腿健壮,弯曲比例极佳,躯体有些部分呈棱角触之有划手之感,以显刚性。很有唐代的艺术风格。


    点点头,付雨露说道:“嗯!确实见功力,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创汇期的东西。应该是个老手艺人的作品。”


    对于创汇期,李道在大学期间查阅过相关资料。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六年这个时期,国家为出口创汇,生产了很多艺术工艺产品,销往欧美国家。这些产品基本还是沿袭了晚清民国时期的风格。而当时从事这项工作的,很多匠人都是晚清宫廷内务府的工匠。


    所以,那一批东西单从艺术欣赏水平上来说,还是很高的。


    停顿了一下,付雨露重新把目光凝视到那件玉马上,沉静地说道:“从这件儿东西上,我想起了一个人。”


    “谁?”


    “彭翰方。”


    “啊!您是说晚清宫廷玉雕大师彭翰方?”


    点点头,付雨露说道:“我不能肯定这件东西就是出自彭翰方之手,但下刀的手法和艺术风格很有彭翰方的味道。我判断,这件东西很可能是彭翰方的后人,或者是学生雕琢的。真希望能找到这个人啊!”


    说到这里,李道终于明白姥爷为什么陷入沉思了。老爷子对玉雕这门艺术的追求,已经近乎于如痴如狂的地步了,他要找彭翰方的后人,肯定是为了在玉雕技艺上能够再有所提升。


    “姥爷!什么事儿都讲究个随缘。也许那天就能碰上呢。”


    李道开导着老爷子。不过,他心里已经有了帮姥爷找人的打算了。


    点点头,展颜一笑,付雨露说道:“的嘞!你说得对,不钻这个牛角尖儿了。说说你吧,去平洲半年多了,怎么样?把你的玩意儿拿出来给我看看吧。”


    李道早就想到了,见姥爷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要检查自己的技艺有没有提高。


    “这半年多我是做了十几件东西,转手都卖了。不过,我手机里有照片。”


    说着,李道就把手机打开,把自己比较得意的几件作品调出来,给姥爷审查。


    要说这苹果手机卖得贵,也确实有贵的道理。照片相当清晰,把每件作品的细节都展现得相当清晰到位。


    “嗯……”


    付雨露一边审视,一边点头。看得出来,老爷子对李道的作品还是比较欣赏的。


    “小子!这大半年你没偷懒,能耐见长啊!尤其是在作品的格调上,既融会了南派玉雕灵动秀美的风格,又保留了京派玉雕庄重大气的意思。嗯……”


    把手机还给李道,略微沉吟了一下,付雨露接着问:“李道!你这次回来打算干点儿什么?也不能总绕世界的走啊!”


    “啊!这个我还没太想好。”


    “嗯!今天,乃文知道你回来了,就跟我说,让你去他那儿干。本来我没想和你说,担心你手眼不够,耽误人家买卖。可刚才我看了你雕的玩意儿,我看着还成。你觉着怎么样?”


    听完姥爷的话,李道先愣了一下。其实,去赵乃文的奇石馆也不是不能考虑,暂时解决温饱问题也是可以的。只是在机场自己已经答应了李茜,先去她的公司。不管成不成的,既然答应了,就得去看看。


    想到这里,李道说:“姥爷!过一段时间行吗?我想趁这段时间去北京各大博物馆转转。”


    “啊……你是要学习文物鉴定吗?”


    从小看着李道长大的,付雨露对自己这个外孙子相当了解。他心里怎么想的,老爷子门清!


    点点头,李道说:“这次在平洲学习,我越来越感觉到想要把玉琢做好,光手上有不行,心有才是关键。要想做到心到手到,就必须要学好中国数千年的文化。”


    “嗯!这个你说得对。如果只以一种传承文化来串联中华五千年文明史,那只有玉文化了。”


    付雨露很赞同李道的想法,“研究玉文化就要研究其他门类的历史文化,而研究其他历史文化又可以推进你对玉文化的理解。嗯!小子!你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好!你想干什么就去干吧!”


    “嗯……赵叔儿那边您也别急着回了,我考虑一段时间后,再做决定。”


    李道也是给自己又留了一条后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