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一章、伏击战

作者:一霸一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我们不是突厥人!是大景人!”张猛朝着前方黑暗处喊道。


    对方的回应依旧冰冷:“我说了,不管你们是谁,再往前一步,格杀勿论!”


    “你这人怎么不讲道理!”张猛怒火上涌,“西境都乱成这样了,自己人还要对自己人动手?”


    陈昭伸手按住他的肩膀,示意他冷静,随即扬声道:“这位兄弟,我们是镇西军的人!被突厥追兵所迫,不得已才逃至此地,绝无恶意!”


    前方沉默了片刻,再次传来的声音少了几分杀气,多了几分探究:“你们……真是镇西军?”


    “千真万确!”陈昭坦然道,“若你不信,大可上前查验,我们束手就擒。”


    黑暗中又是一阵寂静,随即,几点火光由远及近,四个身影谨慎地走了出来。


    其中三人手持镇西军制式大刀,为首者则握着一张弓。


    那持弓的汉子目光扫过陈昭一行人,忽然定格在李金宝身上,带着几分不确定:“李金宝?”


    李金宝也认出了对方,惊喜道:“崔鹏!是你小子!”


    确认了身份,崔鹏立刻收起敌意,连忙将众人引入村中。


    “陈什长,方才多有得罪,还望海涵!”他从李金宝处得知陈昭的职务后,立刻抱拳致歉,“这里是堡山村,我们几个是戍守此处烽火台的弟兄。如今这世道,不得不加倍小心。”


    陈昭摆摆手:“谨慎些是好事,何罪之有。”


    “陈什长。”崔鹏急切地问道,“如今镇西军情况如何?自突厥人打进来,我们这里的烽火台就与主力彻底断了联系。”


    他们在此戍守,按律应在见到敌军入侵时点燃烽火,却迟迟未收到来自主帅的任何命令。


    陈昭等人的到来,是他们这段时间见到的唯一一批“外人”。


    陈昭简要说明了西境目前的严峻局势和镇西军的困境:“……如今我军仅剩数千人,难以与突厥正面抗衡。但若宋将军知道你们这些烽火台的弟兄还坚守在此,必定欣慰不已。”


    崔鹏本是伍长,麾下应有五人。


    但一人前去联系主力后杳无音信,不知是死是活还是当了逃兵;另一人则因病得不到医治,死在了这偏僻的岗哨上。


    如今虽只剩四人,但对于兵力捉襟见肘的镇西军而言,每一份力量都弥足珍贵。


    即便如今无需点燃烽火,天下人也皆知突厥已占据西境两州十二城。


    但崔鹏等人绝不会弃堡山村而去,这里的百姓需要他们守护。


    陈昭理解他的坚守,但指出堡山村已不再安全:“此事因我们而起。若突厥人循迹追来,我们一同应对,然后协助村民转移至阳州城。那里,总比这孤村安全得多。”


    崔鹏重重点头:“好!我这就去安排村民隐蔽,早做准备。”


    那队突厥士兵很快便会沿着脚印和马蹄印追踪而至,时间紧迫。


    当务之急是让疲惫不堪的张猛等人尽快补充体力,崔鹏连忙拿出食物分给众人。


    敌众我寡,装备亦处劣势,陈昭决定利用堡山村周边的复杂地形打一场伏击。


    他迅速部署,崔鹏、李金宝、李辉三名弓箭手占据制高点,负责远程压制。


    张猛、杨开俞等几名力气大的队员则充当“投手”,从山坡上向下投掷石块,制造混乱和杀伤。


    陈昭亲自带领其余人马,埋伏在小径两侧的密林中,静候突厥人进入伏击圈,届时将截断其退路。


    几刻钟后,小径尽头果然出现了晃动的火把光芒,突厥人来了。


    陈昭仔细观察,发现追踪而来的约莫十五人,看来对方是分兵数路搜寻,这一支是找到了正确路径。


    高处的崔鹏三人见到林中火光,悄然张弓搭箭,但箭矢宝贵,他们需等待最佳时机。


    战斗序幕由张猛等人拉开,大小不一的石块从山坡上呼啸而下,砸得下方的突厥兵一阵惊呼混乱!


    就在敌人阵脚大乱之际,陈昭一声令下,伏兵尽出,如猛虎般从后方扑向突厥士兵,瞬间截断了他们的退路!


    与此同时,崔鹏三人的箭矢离弦,精准地射向被困在狭窄小径上的敌人。


    张猛等人投完石块,立刻怒吼着冲入战局。


    突厥士兵因地形不熟又遭突袭,顿时陷入混乱。


    “你们这些突厥杂种,不是仗着力气大吗?再来跟你张爷爷比比!”张猛毫无章法地挥舞大刀,这种不要命的猛攻反而让习惯正规搏杀的突厥兵难以招架。


    “杀!”


    战斗结束得很快,陈昭手起刀落,解决了最后一个顽抗的敌人。


    但众人不敢有丝毫松懈,这仅是追兵的一部分,其余突厥人发现同伴失踪后,必定会大规模搜山。


    陈昭立即下令,张猛等人迅速收缴突厥人的兵甲装备,并将尸体拖入丛林深处掩埋,消除痕迹。


    突厥弯刀虽不如镇西军兵器顺手,但用来以战养战却十分实用。


    如今镇西军极度缺乏装备,这些缴获的军械堪称雪中送炭。


    “这就是突厥人的铁弓?果然是好东西!”李金宝爱不释手地摆弄着一把缴获的强弓。


    此弓力道强劲,射程远超镇西军标配。


    突厥箭矢也颇为奇特,一部分是常规铁簇,另一部分竟以兽骨打磨为箭头。


    装备虽不多,但足以增强小队战力,应对接下来的恶战。


    陈昭让队伍先回村休整,并安排两人一组轮流值守,以防突厥人趁虚而入。


    几个时辰后,天刚蒙蒙亮,一声惊呼划破了黎明的寂静:“突厥人来了!突厥人又来了!”


    陈昭瞬间惊醒,立刻指挥众人依计行事,利用熟悉的地形再次设伏。


    崔鹏、李金宝和李辉占据制高点,箭矢毫不吝啬地射向试图沿小径推进的突厥兵,有效阻滞了他们的脚步。


    与此同时,陈昭亲率张猛等精锐,借密林掩护迂回至敌军侧后。


    此次来犯之敌约十余人,加上昨夜歼灭的十五人,这队突厥斥候应已全部在此。


    陈昭见时机成熟,一声令下:“杀!”


    前方箭如雨下,后方刀光乍现,突厥兵腹背受敌,顾此失彼,很快便被全部剿灭。


    此战再次缴获十几件精良的突厥军械。


    彻底解决追兵后,陈昭立即协助崔鹏组织村民转移。村中有几辆牛车,虽行动缓慢,却能将缴获的军械和从狼头山带回的财物一并运往阳州。


    为防途中遭遇不测,陈昭命张猛等人换上突厥甲胄,伪装成押送奴隶的突厥小队,以迷惑可能的盘查。


    路途上,杨开俞难掩兴奋地对陈昭说:“什长,您这次又连立数功烧敌粮、缴军械、救百姓!回到阳州,将军必定重重有赏!”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