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4章 双抢正式开始

作者:墨橖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孙志一把攥住他的手腕,却难掩激动,“你再不来,我这的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他小心翼翼地将瓷瓶揣进内兜,拍了拍,这才松了口气,随即又凑近了些,神秘兮兮地问。


    “江老弟,你这滋补丹,效果简直神了!我那几个老伙计,吃了你给的样品,一个个跟换了个人似的,天天缠着我。你跟我交个实底,手里还有没有别的方子?比如……壮骨的,明目的?”


    孙志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江沐心中一动,面上却露出几分为难之色,轻轻叹了口气,“孙院长,不是我藏私。你也知道,炼药这东西,最讲究药材。


    有些珍稀的药草,别说咱们公社,就是跑到县里药材公司都未必能找着。


    我这滋补丹,已经是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凑齐的药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抬高了滋补丹的价值,又为将来推出新品种留下了余地。


    孙志闻言,脸上闪过失望,但很快又释然了。


    他用力一拍江沐的肩膀,“我懂!我懂!这事儿急不来。江老弟你放心,以后有什么需要的药材,尽管跟我开口,我帮你留意着!这五十颗的钱你拿着,一百块,一分不能少!”


    说着,他从另一个兜里掏出厚厚一沓大团结,硬是塞进了江沐的口袋。


    从卫生院出来,江沐骑在自行车上,感受着口袋里那二百块钱沉甸甸的分量,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扬起。


    二百块!


    这几乎是城里一个正式工大半年的工资了!


    自己手里还剩下近千颗丹药,这简直就是一座移动的金矿!


    他不禁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穿越到这个年代,能凭本事混到这个地步,自己也算是个人物了。


    回到村里,气氛明显和往日不同。田埂上,地头边,到处都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社员,脸上带着紧张和期待。


    地里的麦子已经彻底变成了金黄色,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腰,风一吹,便掀起滚滚的金色麦浪。


    傍晚时分,队长李有柱敲响了村头的老钟,召集大家开会。


    “都听好了!”李有柱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嗓门洪亮,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今年的麦子长势好,大家伙儿都辛苦了!明后两天,都给我在家好好歇着,养足精神!大后天一早,双抢正式开始!”


    人群中发出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李有柱清了清嗓子,继续安排工作,当念到江沐的名字时,他顿了一下,“江沐,你是咱们队的医生,金贵着呢,割麦子这种粗活就不用你干了。你跟着刘树林大爷,负责赶牛车,往碾场里运麦子!”


    此话一出,知青点那几个和江沐一起来的年轻人,眼神里顿时充满了毫不掩饰的羡慕嫉妒。


    谁都知道,运麦子可比弯着腰在地里割麦子轻松太多了,那简直就是个美差!


    然而,村里的社员们却没一个有意见的,反而都觉得理所应当。


    “队长安排得对!江医生可不能累着!”


    “就是,谁家没个头疼脑热的?还得指望江医生呢!”


    这段时间,江沐不仅免费给大伙儿看病,口袋里还总装着糖,见了村里的孩子就发上一颗,人缘好得不得了。


    村民们的心思单纯又朴实,谁对他们好,他们就记在心里。


    李有柱满意地点点头,大手一挥,“行了!都散了吧!负责做饭的几个婆娘留下,其他人回家歇着去!”


    两天后,天还没亮透,江沐就来到了村西头的牛棚。


    昏暗的油灯下,一个瘦高的老人正慢条斯理地给一头老黄牛上着牛套。


    他便是刘树林,因为早年腿受过伤,走路有点跛,干不了重活。


    “刘大爷,我来吧。”江沐快步上前。


    刘树林抬起布满皱纹的脸,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江医生来啦。都弄好了。你会赶车不?”


    江沐有些不好意思地摇摇头。


    “没事,我教你。”刘树林将手里的缰绳递给他,耐心地讲解起来。


    “这牛啊,通人性!你喊驾,它就走;想让它拐弯,就轻轻拉这边或者那边的绳子;喊吁,它就停,别使蛮劲,得跟哄孩子一样。”


    江沐学着刘树林的样子,握住缰绳,试探着喊了一声,“驾!”


    老黄牛果然听话地迈开了步子,拉着空荡荡的板车缓缓向前。


    缰绳在手,有种沉甸甸的实在感,这可比后世开车有意思多了。


    江沐心里觉得新奇,脸上也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到了村口,李有柱正叉着腰,对着准备下地的社员们大声鼓劲。


    “都给老子听着!双抢就是跟老天爷抢粮食!手脚都麻利点,别磨磨蹭蹭的!谁要是不小心受了伤,别硬撑着,赶紧找江医生!耽误了双抢,我扒了他的皮!”


    一声令下,众人扛着镰刀,浩浩荡荡地奔赴麦田。


    割麦子的社员们动作飞快,镰刀挥舞间,一排排麦子应声倒下。


    很快,码放整齐的麦捆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江沐和刘树林将牛车赶到地头,众人七手八脚,不一会儿就把车装得冒了尖。


    回去的路上,有一段长长的上坡。


    老黄牛累得气喘吁吁,四蹄奋力刨着黄土路,车轮却走得极为缓慢。


    “我来推!”江沐二话不说,跳下车辕,走到车后,用肩膀死死抵住车尾。


    刘树林也拄着一条好腿,在旁边使劲。


    一人一牛一瘸叟,硬是把这满车金黄的希望,一寸寸地推上了坡顶。


    村里的碾场上,一片金色的海洋。


    早就在那儿等着的一群老人,看到牛车过来,立刻精神抖擞地拿着木叉迎了上来。


    “卸这儿!卸这儿!”


    麦子倾泻而下,转眼又堆成了一座新的麦山。


    江沐拍了拍手上的麦糠,正准备赶车再回地里,一张兰快步拦住了他,递过来一个粗瓷大碗。


    “江医生,辛苦啦!喝口水!”张兰笑得一脸淳朴,“你赶紧回地里跟队长说一声,饭已经做好了,让大伙儿回来吃饭!”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