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8章 一级技工

作者:绍龙泽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真像一件艺术品啊!”


    林有福看着门口高低错落,造型美观的花园,感叹着说:“没想到酒瓶子也能当成建筑材料!”


    “是啊,没想到曹大哥的手这么巧,那些废弃的酒瓶子到了他的手里,竟能变成一座花园!”


    韩秀琴昨天刚修好的时候没有仔细看,现在越看越喜欢。


    “当家的,你看曹大哥的病也好了,咱们能不能给他找个工作,总不能一直待在家里啊!”


    “那得看人家愿不愿意干啊?他以前可是机械厂的一级技工,顶尖的人才,咱们的确没有合适的岗位!”


    这个问题林有福考虑过,要说跟机械相关的工作,只有运输队能挂上点边。


    两口子正说着话,曹景辉提着个菜篮子要出门。


    “曹大哥,你这是要去买菜啊?”韩秀琴问候了一句。


    “哦……我打算去买点肉,志远想吃饺子!”曹景辉满面笑意。


    “我们俩刚说,你写修的这个花园简直就是艺术品!”


    “哎,哪里的话,凑巧那些酒瓶子能用的上。”曹景辉谦虚道。


    “曹大哥,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林有福想知道曹景辉有没有要工作的想法。


    “打算?我是想找一份工作,不能再让孩子去扛包了,他该专心读书。”


    曹景辉沉默了一会又说:“可我十年没工作过了,跟社会脱节了,哪还有人要啊!”


    林有福欣慰地看着这位邻居的转变,他能戒掉酒瘾,从一个疯疯癫癫的人,恢复成一个正常人,已经很不容易了。


    “我听说你是机械厂的一级技工?”林有福问道,“那可是顶尖技术人才啊,怎么会没人要呢?”


    曹景辉苦笑:“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现在厂子快倒闭,技术再好也没用。”


    他其实已经去过机械厂,问过以前的领导,想讨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可那领导自身都难保,厂子效益不好,面临工人下岗,厂子倒闭。


    这个年代正值国企改革浪潮,无数工人下岗。但林有福知道,真金不怕火炼,曹景辉这样的技术人才到哪里都会发光。


    “你要是不嫌弃,就来我的运输队吧。”林有福提议,“正好需要懂机械的人。”


    曹景辉感激地点头:“只要能赚钱养家,什么活我都干!”


    第二天,曹景辉早早来到运输队报到。


    林有福打过招呼,黄永发带着众人已经在大院里等候多时。他一见到曹景辉,立刻迎了上去。


    “哎呀呀……曹工,可算把你给盼来了,听有福说,你要来我们运输队,大伙还都不信!”


    当年“曹工”的大名,在县城那是家喻户晓。任何机械出了故障,他一搭手,准能修好。


    “机械厂的全能技工,技术扛把子!”另一名老司机也跑过来跟他握手。


    曹景辉只得尴尬的笑一笑:“好汉不提当年勇,都是过去的事情了……都过去了呀!”


    黄永发也知道,曹景辉因为妻子去世,在家疯癫了十年,他能振作起来,实属不易。


    痴情的人很难迈过心中的那道坎!


    “来了运输队,咱们就是一家人,有事你就言传一声!”黄永发像个老大哥一样拍拍他的肩膀。


    这时候,车队老师傅正对着一辆老是熄火的卡车发愁:“这车修了三遍,就是找不出毛病……真是怪事!”


    他生气的将扳手“咣当”扔在了地上。


    曹景辉走到卡车前,仔细听了听发动机声音,肯定地说:“是油路问题,第三缸喷油嘴堵塞。”


    他利落地拆开发动机,果然发现喷油嘴被杂质堵塞。清理后,卡车立刻发出平稳的轰鸣声。


    “神了!”老师傅惊叹,“曹工,您这手艺绝了!”


    “哈哈……果然名不虚传啊!”黄永发迈着瘸腿,笑成了一朵花。


    消息很快传开,运输队的疑难杂症到了曹景辉手里都迎刃而解。他不仅技术过硬,还能说出故障的原因,让年轻司机们心服口服,纷纷求着要拜师。


    “人才就是人才,即使沉寂十年,照样能甩旁人一大截啊!”林有福给妻子一个劲的夸赞曹景辉。


    “当家的,我还没见过你这么喜欢一个人。看来曹大哥真是入了你的眼啊!”


    “我打算将运输队交给曹大哥管理,你觉得怎么样?”林有福问韩秀琴的意见。


    韩秀琴看着丈夫笃定的眼神,笑着说:“你们男人的事情,我哪知道?不过,曹大哥以前是机械厂的骨干,肯定有经验!”


    林有福索性将运输队的日常管理交给了曹景辉和黄永发。


    曹景辉不负所托,组织全队车辆大检修,建立起了保养档案,还开辟了新的运输业务。


    他把创新精神也带进了运输队。有次车队要运输一批精密仪器,大家都担心颠簸会损坏设备。曹景辉设计了一套减震装置,完美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曹工,您这脑子怎么长的?”黄永发由衷赞叹,“什么问题到您这儿都有办法!”


    曹景辉谦虚地说:“都是以前在机械厂积累的经验。”


    往后的日子里,韩秀琴总会多做些饭菜,叫曹志远一起来吃。两家人围坐一桌,其乐融融。曹志远看着父亲重新挺直的脊梁,眼里满是骄傲。


    曹景辉拿了第一个月工资,给儿子买了新书包,又给林家买了礼品。他红着眼眶说:“有福,秀琴,谢谢你们拉我们父子走出泥潭……”


    “别这么说,”林有福拍拍他的肩,“日子会好起来的,老天爷给你们受的罪够多的了。”


    在曹景辉的打理下,运输队业务蒸蒸日上。他不仅修复旧车,还建议购置新车扩大规模。短短几个月,车队利润增长了三成


    曹景辉开始带徒弟,他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又给运输队培养出一批技术骨干,运输队的维修水平在整个县城都出了名。


    有时其他运输公司车辆出故障,也会慕名来请教。曹景辉从不藏私,总是热心帮助。他说:“技术就是要共享,才能进步。”


    周末,曹景辉会带着儿子来车队,教他一些机械知识。曹志远学得很快,父子俩在车间里忙碌的身影,成了运输队最温暖的风景。


    “爸,您真厉害!”曹志远崇拜地说,“您是我心中的英雄!”


    曹景辉欣慰的将儿子搂进怀里。


    十年了,他终于走出来了。往后,他要给儿子一个安稳的生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