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林有福轻轻抽出被妻子枕麻的胳膊,蹑手蹑脚地来到院里。月光泻地,照的堆满院子的瓷砖明亮如同镜子。
韩秀琴傍晚的话还在耳边回响:“当家的,咱们的钱还能撑几次康复治疗?”
林有福记得自己故作轻松地叫妻子不要担心,可心里比谁都清楚,存折上的那些钱,也撑不住几次老九的治疗费。
“嘶”火柴划亮,点燃一支烟。
林有福深吸一口,脑子瞬间清醒。他想起前世那些得了流行性脊髓膜孩子痴傻的模样,心就像被针扎似的疼。
这辈子,说什么也不能叫这种悲剧在自己宝贝闺女身上上演。
“房子没了可以再买,钱没了可以再赚,闺女耽误了就是一辈子!”他喃喃自语,眼神坚定。
不过,给老九看病就像是在烧钱。没有钱连医院的门都进不去,更别说要挂专家号,用最贵的药了。
上一世,那些痴痴傻傻的孩子,还不是因为没钱治疗,给耽搁了一辈子。
所以,他要搞钱,要赚很多钱!
这半年来,他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村里的致富发展上,眼瞅着蔬菜大棚也进入了正轨,后山的中药材也种上了。
他要适当的匀一些时间放在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上。
林有福拍着这些发亮的瓷砖,喃喃自语:“是时候把你们变成钱了!”
第二天天没亮,林有福就骑着摩托车往县城赶。
今年年初开发区建设已经动工。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到处都是新建的厂房。
像这种大工程,都包给了外地的大建筑公司。本地跟自己一样的小包工头,看着这些高楼大厦,只有兴叹的份儿。
回来的时候,他特意绕到建材市场转了一圈,发现市场上瓷砖品相差,质量也不好,但价格却比去年涨了三成!
“有福!”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原来是去年打过交道的包工头老陈,现在包了个工地贴瓷砖的活。
“老陈,需要瓷砖不?”林有福单刀直入。
“我有一批南方货,质量绝对过关。”
老陈眼睛一亮:“我正愁这个呢,开发区要求外墙都得贴瓷砖,现在货源紧得很,市面上的烂货甲方看不上!”
两人当即去看货,当看到林有福家院子里堆放整齐的瓷砖时,老陈一拍大腿。
“都要了……你这批货色泽均匀,质量比市面上的强多了!”
当天下午,三辆大卡车开进双泉村。村民们围着看热闹,议论纷纷。
“有福这是要干啥?”
“听说他把瓷砖卖出去了!”
“咱们去年还说人家傻,买这些明晃晃的玩意儿既不能当镜子,又不能当砌墙的砖……”
刘大拿凑过来好奇地问:“有福,这瓷砖真能赚钱?”
林有福笑着递烟:“大拿哥……开发区一建,建材都要涨价,我这才刚开始呢!”
结账时,老陈直接付了现金。厚厚一沓百元大钞,整整一万二千块。林有福把钱揣进怀里,心里暗自高兴:“去年留了个心眼,搞了这一批瓷砖,今年就多赚了这笔钱!”
当他把钱交给韩秀琴时,妻子惊得瞪大了眼睛:“这么多?那些明晃晃的瓷砖这么值钱?”
“这才哪到哪!”林有福压低声音。
“我打算再跑趟南方,开发区刚起步,建材需求量大着呢!”
“还要去?”韩秀琴担心地抓住丈夫的胳膊。
“路上不太平……”
“不怕。”林有福目光坚定。
“为了老九,刀山火海也得闯。何况……孩子现在正是用钱的时候,不能错过最好的康复治疗期。”
说干就干,林有福当即联系了黄永发。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伙做建材生意。黄永发出车,林有福出本钱,联系销路。
这一次,黄永发组织了五辆大货车。
临行前,林有福不放心村里,特意去了趟村委会。梁援朝听说他要南下,立即表态:“有福放心去……大棚和药材有我看着!”
有了梁援朝的定心丸,林有福放心的下了南方。
南下之路并不顺利,九十年代的国道坑坑洼洼,沿途还要提防车匪路霸。
随着个体经济的开放发展,有钱人增多了,小偷恶霸也增多了。半路拦车抢劫更是家常便饭。
但一想到老九康复后的笑脸,林有福就觉得什么都值得。
……
“老黄,这些以后都是紧俏货!”他摸着闪亮的不锈钢管。
“开发区建厂房肯定用得着!”
“那我们进两卡车,剩下的全部拉瓷砖!”
“成!”就这么定了。
林有福根据上一次的经验,找到了售卖瓷砖的老板,林有福主动去捂了手,说明来意。
那老板是个中年人,听说林有福要购买瓷砖。忙给林有福竖起了大拇指。
“同志……还是你有眼光。这瓷砖正在势头上,你看不管什么建筑,都要搞个瓷砖装饰才罢休。”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林有福以低于批发价格的钱,足足拉了两卡车瓷砖。
此外,林有福又看中了新出现的铝塑板和不锈钢制品。
果然,这批货拉回县城就被一抢而空。铝合金门窗被政府大楼工程订走,不锈钢护栏被新建的医院相中。最后一算账,这趟赚了八千,除去运费林有福赚了四千块。
林有福站在开发区的工地上,看着拔地而起的厂房。搅拌机轰隆作响,卡车进进出出,一派繁忙景象。
“有福,又接了个大单!”王铁军兴冲冲地跑来。
“农业局要建培训中心,点名要把工程承包给咱们福军建筑工程队。”
林有福擦了把汗,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肯定是魏书记打过招呼的。
照这个赚钱的势头,老九的医药费不用愁了,只要有活,就有钱赚。
晚上回家,他特意给老九买了只会发声的布娃娃。孩子抱着娃娃“咯咯”直笑,含糊不清地喊:“爸……爸……”
这一刻,所有的奔波劳碌都值了。月光透过窗棂,照在数钱的林有福身上。韩秀琴在一旁记账,嘴角带着久违的笑意。
“老婆,明天我去信用社贷笔款,咱们也买辆货车,专门从南方拉运建材。用别人的车,赚的钱都付了运费,不划算。”
“买货车?”韩秀琴惊讶道。
“嗯……开发区才刚起步,好日子还在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