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8章 势利眼厚脸皮

作者:公子尚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志对大姑说:“不仅仅是送您一个,我让大姑父做的生意就是这个。


    这个炉子就是我们厂生产的,过完年开始正式生产,正式上市销售。


    我就是想让大姑父卖这个炉子,你们周围这几个乡镇就给大姑父了。


    他做全权代理,厂里的业务员就不到这几个乡镇来做了。”


    大姑父每天用三轮拉着炉子,三轮上弄个大喇叭去各个村里推销,一天三个五个的炉子还卖不了吗?


    大姑,你觉得村里人会买吗?”


    “肯定会买呀!”大姑一拍大腿,“我一来就喜欢上这个炉子了,太好用了。


    而且我听陈萱给我介绍这个炉子的使用成本,比用液化气便宜不少。”


    而且烧颗粒比烧液化气安全,这东西肯定不会爆炸。


    我觉得这个东西在村里推广的话,肯定家家户户都会买!”


    “那就妥了。”陈志说,“大姑父,这个生意你愿不愿意干?


    反正是我们厂生产的,厂里给你铺货,你一分钱的本钱不用出。


    卖几个就挣几个的钱,纯赚。


    怎么样?干不干?”


    马长福憨笑起来:“干,这么好的事哪能不干呢?


    跟你说实话吧,别说一天挣千八百的,就是一天能挣二百块钱,我也不去工地。


    工地上的钱不是那么容易挣的,有苦又累还危险不说,有时候干了活根本要不来工钱。


    只要不进城,在家里就能挣二百块钱,比进城挣三百强多了。”


    “那好,”陈志说,“就这么定了。


    我回去跟老板申请一下,过几天就会有业务员跟你联系。


    我们这种颗粒灶有针对农村市场的款式,好多种呢。


    到时候业务员来了,你好好跟他学学。


    另外业务员会跟你签合同,你签合同之前跟我打个电话确认一下。”


    “嗯嗯嗯……”马长福连连点头答应着,把陈志的话一一记在心里。


    两口子走的时候,陈志送给他们一个颗粒灶,还装上了几袋子生物质颗粒。


    现在这些颗粒,就是昕宇的小厂全新生产出来,针对颗粒灶的产品。


    这些颗粒的原料来自家具厂,基本上就是纯锯末或者木条木块一类,不含树皮,颜色较浅。


    具有密度高,热值高,燃烧充分的特点,灰分含量低于0。6%,能减少灰分清理频率并保护灶具。


    除了炉子和燃料,陈志和陈萱又给大姑夫的三轮上,装了不少烟酒糖茶一类的东西。


    两口子抵死不要,于是又上演了一场农村常见的,走亲戚时为了礼物你争我夺的场面。


    最后还是陈志说:“大姑,你要是不拿的话,明天我和陈萱去你家的时候会带上更多,扔下就跑。


    也不在你家吃饭了,你拽也拽不住。”


    这话还真是具有一定的威慑效力,再说大姑和大姑父也看明白了,她们要是不拿这些东西,就别想走。


    只好勉为其难的收下。


    临走的时候,大姑上了三轮还在一个劲儿嘱咐:“小志,陈萱,你俩明天来的时候,千万别带东西了。


    你俩的礼物我们先替你们带过去了。


    明天到大姑家光带着肚子来就行……”


    兄妹俩嘴上答应得挺好,可是第二天去大姑家,俩人还是带了不少礼物。


    年前陈萱送去价值十多万的礼物,昨天给三轮上装了价值不菲的好东西,今天初三,兄妹俩来大姑家例行拜年,又带来不少东西。


    大姑和大姑父惶恐之余,也不得不慨叹,小志真的是挣到钱了。


    不过两口子也知道,出手这么大方,也仅仅是对他们的大姑才这样。


    虽然前些年大姑照顾弟弟一家只是因为亲情,没想着回报,但现在想来,还是应了那句农村的老话,“刮了春风才能下秋雨”。


    陈志和陈萱他们就是把大姑看做了最亲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回报。


    其他亲戚朋友,肯定没有这种待遇。


    再说了,其他的亲戚朋友,这些年来,一年年的跟绍礼家走动的也不多了。


    按说,老陈家的亲戚不少。


    只是因为陈绍礼日子没过好,好多亲戚渐渐就不跟他来往了。


    比方说,陈克俭一共兄妹四人,除了大哥陈克勤,另外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


    也就是陈绍礼还有两个姑。


    两个姑还衍生出好多表兄弟一类。


    这两个姑和表兄弟,一开始过来南坦村走亲戚,对陈克勤和陈克俭兄弟俩一视同仁的。


    后来陈克勤家出了大官,在亲朋当中的地位显著上升,这两个亲姑和表兄弟们逢年过节再来走亲戚的时候,都是在陈克勤家吃饭,而只是给陈克俭这边放下一点礼物表示一下而已。


    再后来直接只去陈克勤那边,陈克俭这边就不过来了。


    这些表兄弟当中,也就是当着村干部的秦国民还跟陈绍礼有点来往,其他都断亲了。


    秦国民还能保持来往,大概就是当村干部的原因,总得显得深明大义才好。


    ——他那是跟着陈绍义的步伐走,当干部的做事,大面上要过得去。


    也就是说,往年的时候,秦国民还会到大表哥这边来略微坐一坐的,而陈绍礼也会派陈志去北坦村看望他的表叔。


    可是今年陈志就不需要去北坦村看表叔了。


    诚心想看的话,可以去看守所。


    因为秦国民牵涉到村民被害一案,已经被批捕了。


    再说了,秦国民和陈绍信都投靠了孙连奎,合伙准备对付陈志,这些陈志都知道。


    幸好秦国民被抓了,没被抓的话,陈志也没打算放过那老小子。


    基本上初三去看过大姑,也没有几家亲戚可以走了。


    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他们不去看望其他亲戚,其他亲戚来看望他们了。


    刚开始的时候,亲戚们来到南坦村,还是一如既往的只去陈克勤家,没打算去陈克俭家。


    可是,就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亲戚听到一个惊天大消息,绍义没有回家过年,而是一家三口去他二叔克俭那边过的。


    这个爆炸性的消息,让亲戚们后知后觉的恍然大悟,听人说绍礼翻身了,不但让村长郝强等仇人被抓,他还进城了,还跟原来的初恋结了婚,他们家有钱了……原来这些传言都是真的啊!


    甚至连绍义那么大的干部都去巴结他家,他家那得发达到什么程度啊?


    于是,绝大多数亲戚又开始去陈绍礼家走亲戚,礼物也是尽其所能的备得很重。


    以前好多年没有这么多亲戚过来了,家里门庭若市,简直招待客人都累死个人了。


    累还在其次,最关键的是,不管是陈克俭,陈绍礼,还是陈志他们,家里所有人看到多年不上门的亲戚背着礼物来拜年了,那种脚趾头抠出三室一厅的尴尬太让人难受了。


    想装作啥事没发生一样大方自然的招待亲戚吧,还真的做不到自然。


    可是再尴尬,来的这也是正儿八经的亲戚啊,背着礼物来的,总不能赶出去吧?


    偏偏这些亲戚既然来了,心理素质都相当强大,人家就能大大方方的坐在那儿谈笑风生,等着你拿出年菜来招待客人。


    没办法,再尴尬,再难受,也得捏着鼻子,强颜欢笑的招待。


    一天这样,两天这样……


    到了初六晚上,好容易门庭若市的亲戚朋友吃饱喝足,尽欢而散了,腰酸背痛的陈绍礼捶着老腰,感觉承受不住了。


    他忍不住说:“虹音,咱们明天回江州吧,再留在老家,狗头蛤蟆眼的还不知道要来多少亲戚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