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王爷一路赶来,跑死了三匹马,我们二人当时并不适合跟那些人硬刚。”
“后来等那些人走后,山崖底下有一个小村子,我们在那里养了两日伤赶回来的。”
“所以没来得及跟你们报平安。”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周氏抱着姜晚柠。
“这个皇上真的是。”沈如枝忍不住吐槽,“竟然叫人来捉拿伯母。”
“枝枝,不可胡言。”沈召厉声呵斥。
虽然这里都是自己人,可难免隔墙有耳。
沈如枝吐了吐舌头。
她就是替姜晚柠和裴宴川打抱不平。
“其实皇上也是知道了我们已经在赶回来的路上,才允了大长公主捉拿人的事情。”
沈如枝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错怪了皇上,“还算有良心。”
姜晚柠笑道:“王爷送我回京的时候,早一日就书信皇上,所以今日皇上才允了。”
“所以大长公主派刺客杀你,你母亲情急之下杀大长公主,现在你和大长公主都无事,
所以这件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
姜晚柠点点头,“若是大长公主执意要对付我母亲,那我也会咬着她不放。”
“皇上正愁没有理由收回她手中的兵权,这件事情闹大了,最有利的是皇上。”
“大长公主也不会给皇上这个机会。”
沈召早就料到是这样,所以也没有太多的惊讶。
“就是便宜了她。”沈如枝恨的牙痒痒。
“其实这次她的损失也不小,”姜晚柠笑道,“王爷顺着她派来的刺客,端了她暗中培养的刺客的窝。”
“这等于断掉她一臂。”
沈如枝听到这里心中还算舒服了一些。
......
大长公主府。
刑部侍郎跪在前面,身后还跟着跪了一片。
萧荷砸了屋子里所有能砸的东西,服侍的侍女吓得跪在角落瑟瑟发抖。
“一群蠢货,废物,本宫要你们有何用?”
“殿下恕罪。”刑部侍郎低声道:“今日是那姜晚柠命大。”
“可她如此张狂,日后一定会让皇上猜忌,有所顾虑,到时候我们都不用自己出手。”
“本宫难道不知?”萧荷冷眼看着刑部侍郎,“本宫要是能等到那个时候,还用你们做什么?”
“真不知道你这种脑子,当初吴尚书怎么向我举荐的你。”
萧煜要对付裴宴川和姜晚柠,那一定是等到这二人将她和齐王干倒。
刑部侍郎闻言赶紧磕头求饶,“是下官思虑不周,殿下恕罪。”
大长公主冷睨了一眼,“滚。”
“若是再处理不好,这刑部侍郎的位置你也不必坐了。”
刑部侍郎心中一抖,连忙弯着腰退出去。
待人退出去后,屏风后面走出来一个带着斗篷和银狐面具的男子。
大长公主揉着太阳穴,微微蹙眉,“本宫好培养了多年的暗卫,没想到被裴宴川一锅端了。”
男子坐到一旁,声音刻意压低,“裴宴川阴险狡诈,此事本尊也大意了。”
“这批暗卫中可有剩下的?”
“有一个。”男子道,“新招进来的,脑子有些憨。”
“当时正好被派出去买食材,这才侥幸逃过一命。”
“我已经安排他进入琅琊王府当个小厮。如今琅琊王远在边疆,一时抽不开身。”
“眼下是你在京中收纳势力最好的时机。”
“我看他能的很,这次不还是回来了。”大长公主有些烦闷。
“此事去时他就已经计划好了,不然他也不会如此着急赶回去,那西夏国拓跋闻璟已经开始大力进攻。”
“这扬战事没个半载怕是结束不了。”
大长公主这才抬起头,“下一步该如何做?”
男子把玩着手中的杯子,“齐王。”
“齐王?”
大长公主眸色微惊,“你想踢齐王出局?”
“他早该出局了。”
“能被萧煜和裴宴川做局,也是你们二人愚蠢。”
大长公主心中不满却也忍着没有出声,眼前这人不知到底是何身份。
但这些年来自己也深知他的实力不可小觑。
这种人,能为友就莫要为敌。
真的到最后,再反目也不迟。
“我会想法子让齐王出错,收回他手中的五万兵权给你。”
“再想法子架空萧煜,让他手中的五万禁军为你所用,这样等裴宴川回来你就有实力与他抗衡。”
“你说的轻巧,这齐王手中的兵权好夺,萧煜的禁军岂是一般人能夺走的。”
“夺不走,那就不夺了。”男子懒懒的说着。
“十万对付五万,再加上本尊手中的两万人马,足矣。”
“你想趁着裴宴川不在,逼宫谋反?”
大长公主虽然想夺得至高的权利,可是谋反这条路,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轻易走的。
一旦走了,就没有退路。
“为何一定要谋反?”男子似是看着蠢货一般,“你就不能清君侧?”
清君侧,说白了清的是君,不是侧。
跟谋反并没有什么两样。
只是给天下世人一个交代罢了。
“再者,清君侧的不一定要是你,还有齐王。”
大长公主只觉得眼前的人比自己可怕,收回齐王的兵权,又打着齐王的名号清君侧。
这样即使是败了,也能全身而退。
“你到底是谁?”
这是二人合作十年大长公主第一次问这个问题。
她用尽手段都没有查到此人的任何信息,但此次却对京城的每个人都很是了解。
“这不是你该问的。”
“那你如此帮我,你到底想要什么?”
若说就是单纯的帮她,谁也不傻。
男子眼眸平静,静静地看着大长公主,“你会知道的。”
说罢转身离去。
......
御书房内。
姜晚柠跪下拜见萧煜。
“平身。”萧煜道。
“谢皇上。”姜晚柠站起来眼神丝毫不慌的看着萧煜。
萧煜先忍不住,“你可知朕召你进宫是为了什么?”
“妾身不知,还请皇上明示。”
萧煜突然笑了一声,“你明明就知道,非要等着朕先说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