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6章 崔府门口的离别

作者:心急火燎的幻影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南雯月?”


    盛京城内,皇太极接到前方战报,微微蹙眉,“江志手下,何时多了这么一号难缠的人物?”


    他原本期望阿济格能势如破竹,搅得蓟州天翻地覆,没想到却被一支偏师巧妙地拖延住了。


    “告诉阿济格,不必理会这小股敌军纠缠,他的目标是尽快向幽州施加压力,调动江志的主力!”


    皇太极下令,但心中那丝不安却隐隐扩大。


    南人的抵抗,似乎比预想中要顽强。


    而就在南雯月与阿济格先锋纠缠不休之际,江志已迅速整顿好内部,初步稳定了蓟州城形势。


    虽然赵杞背后的黑手尚未完全揪出,但主要的叛乱分子已被清除。


    他深知南雯月兵力有限,拖延不了多久。


    主力大军已然完成集结。


    点将台上,江志顶盔贯甲,目光扫过台下肃立的各路将领。


    “女真猖狂,侵我疆土,杀我百姓!此仇不共戴天!”


    “众将听令!”


    “随本将军出城,迎击敌酋皇太极主力!”


    “喏!”


    众将轰然应诺,声震四野。


    蓟州镇的战争机器,在经历了短暂的内耗后,终于开始全力对外运转。


    江志亲率精锐主力,开出蓟州城,如同巨大的磐石,向北推进,迎向那挟带着冰雪与血火而来的女真洪流。


    南雯月的袭扰,为江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而现在,决定蓟州乃至整个北疆命运的大战,即将在广阔的冰原上展开序幕。


    京城,此时的京城之内,所有世家大族皆如一锅沸水,翻腾不休。


    自秦昊等人踏入这座千年帝都,并掌握大权以来,往日高高在上的门阀贵胄,竟陷入前所未有的窘迫与惶惑。


    他们的日子,比外人所能想象的,还要难熬数倍。


    首当其冲的,是一批新兴权贵的崛起。


    这些人手握重权,行事凌厉,几乎毫不留情地挤压着旧有势力的生存空间。


    土地、商脉、人脉、官位……昔日的资源版图被一再重构。


    更令人窒息的是,新朝甫立,便以铁血手段展开了一场席卷全城的大清洗。


    那一场杀戮,不分门第,不论渊源。


    纵是传承百年的名门、延续千年的世族,亦或身份显赫的王公贵戚,只要被认定为“当诛”。


    铁骑便凌晨叩门、破户而入。


    刀光血影之间,无数高门大第顷刻崩塌,连哀嚎都来不及传远。


    血迹未干,风波再起。


    段宏一案的爆发,如同在未愈的创口上再撒盐巴,京城世族迎来了第二波更为严酷的清查。


    此番牵连更广、手段更绝,就连往日看似稳固的联姻纽带、世交情谊,也在生死面前脆弱如纸。


    数月以来,恐惧如影随形。


    昔日的宴饮笙歌转为门庭冷落,曾经的权势滔天化作朝夕不保。


    他们不得不在夜半低声商议,在暗室里交换眼神,就连家仆走动亦小心翼翼,生怕一言不慎,便招来灭顶之灾。


    这几个月,对他们而言,不是改朝换代般的阵痛,而是一场看不到尽头的灾厄。


    辉煌百代的世家荣耀,仿佛一夕之间被连根拔起。


    曾经的从容与威严,在一次次抄家、下狱、问斩的雷厉风行中,彻底粉碎。


    京城还是那座京城,朱门依旧,琉璃瓦仍在日光下流转。


    只是门后的世界,早已天翻地覆。


    无人再敢轻言“世家”二字。


    那不再代表尊荣,而成了悬顶之剑,时刻提醒他们。


    新时代的规则,已不由旧族书写。


    表面看来,京城的世家大族依旧维持着从容的体面,未曾有人公然吐露半分不满,可心底里,他们早已将对这群新贵的怨恨埋得极深。


    世家的生存之道,向来建立在妥协与忍耐之上。


    纵使时局再艰难、处境再屈辱,日子总得继续过下去。


    门楣不能倒,家运不能断,这是他们延续百代的体面与执念。


    而这一次皇宫选秀的消息,对于这些正值凛冬的世家而言,不啻为一夜春风、天降甘霖。


    他们几乎一致地将这视为秦王殿下所释放的信号。


    一种含蓄而明确的姿态,表明朝廷并未彻底将他们拒之门外。


    苦难的日子似乎终于透进一线曙光,既然上位者愿意伸手拉一把,他们自然要紧紧抓住这条绳索,不肯放松分毫。


    于是,一场无声的角逐悄然展开。


    各大世家纷纷精挑细选,将族中最才貌出众、仪态得体的女子送入宫中。


    他们押上的不仅是一个女子的命运,更是一家一族的未来与翻身之望。


    天色刚亮,崔府大门前笼罩在一片压抑而凝重的气氛中。


    一家人默然立于阶前,所有目光都紧紧锁在即将登上马车的崔琳与崔婉身上。


    崔韦氏以绢帕掩口,极力抑制哽咽之声。


    但眼眶通红,泪水几欲夺眶而出,却终究只是化作几声几不可闻的低泣。


    崔璞面色如常,一如往日般肃穆威严,仿佛眼前并非离别之刻。


    唯有那藏于宽大袖袍之下紧握成拳的双手,泄露了他此刻汹涌难安的心绪。


    崔琰斜倚门框,神情恍惚,目光空茫地追随着两个妹妹的身影。


    仿佛已预见到她们今后身不由己的命运,却无力改变分毫。


    向来早睡的崔芷此时也静立人群中,她虽年少,却也隐约明白两位姐姐这一去,人生便将天翻地覆。


    她眉眼低垂,脸上写满了与年龄不符的哀戚。


    唯有年纪最小的崔禅,仍沉浸在天真无邪的世界中,兴奋地挥舞着小手,脆声喊道:


    “姐姐们记得回来时给我带糖吃呀!”


    崔琳将家人的百态尽收眼底,心中酸楚如潮水翻涌。


    她强自压下,面容沉静如古井无波,只毅然转身,步履坚定地踏入马车。


    一旁的崔婉亦快步登车,动作匆忙得近乎仓促。


    她唯恐慢了一步,那强忍多时的泪水便会决堤而下,再难掩饰内心的脆弱与不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