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3章 记功表彰

作者:桃桃软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薛念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位子上的。


    “姚馆长也是有心无力,省里的压力太大了,咱们一个小单位,能怎么办呢?”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项目走了,人还在。你还年轻,以后机会多的是。”


    “还找馆长谈条件,真当自己多重要?”


    易姐冷笑着插话。


    她靠在门框边,手里抱着一叠文件,眼神不屑地扫过薛念云。


    “劝你老实点,工资不少拿,饿不着。”


    “现在这年头,谁还指望靠考古发财?能安稳上班就不错了。”


    “整天搞这些事,也不看看自己几斤几两。”


    薛念云只是笑了笑,没回应。


    她没有抬头,也没有反驳,只是轻轻将茶杯放在桌上。


    这时,姚馆长和江展宏走了进来。


    两人都神情凝重,脚步沉稳。


    姚馆长穿着那件常年不换的深灰色夹克。


    江展宏跟在他身后,脸色略显疲惫。


    “来,大家集中一下,开个会!”


    姚馆长声音洪亮。


    “吴主任,易惠芳,你们几个骨干先过来。”


    两人赶紧过来。


    吴主任一边整理着文件,一边快步走向前,脸上带着几分焦急。


    易惠芳则慢了一步,但神情严肃。


    门口也陆续聚了不少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


    “有件事我得跟大家说一下,我心里也挺难受的……”


    姚馆长叹了口气,抬起手,轻轻按了按眉心。


    “刚才接到省里的正式通知,宁王陵考古项目,正式由省博物馆接管。”


    “从明天起,所有资料、文物、研究人员名单,全部移交。”


    “我们市馆,将不再参与后续工作。”


    话刚出口,吴主任立马接上。


    “姚馆长,我们都明白,宁王陵这项目被省里拿走,真不怪谁。”


    他语气沉重,双手交叉放在胸前。


    “咱们就是一个市级小馆,哪拼得过省里头的大单位啊!”


    “人家有资金,有人脉,有政策支持,咱们拿什么争?”


    “前期我们投入了多少精力?测绘、勘探、文献整理,全是咱们自己啃下来的。”


    “听说那宁王陵里的东西,随便一件都能值个几百万,这次机会就这么飞了,真可惜!”


    “还有那批漆器,工艺精湛,全国都罕见。”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


    姚馆长眉头一皱,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满的神情。


    “我都还没讲完呢,你们倒先嚷嚷起来了?”


    所有人顿时闭上了嘴。


    谁也不敢再出声。


    姚馆长清了清嗓子,神情严肃起来。


    “接下来几个月,咱们馆都会特别特别忙。尤其是那些要在前线实际干活的同事,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和工作安排。这次的任务,将是咱们历史上最亮眼的一笔!将来等我们把这段历史写进墙上的荣誉榜时,每一个参与过的名字,都会闪闪发亮,被后人铭记!”


    大伙儿听了这番话,一时愣在原地,神情各异。


    “啥意思?难不成……宁王陵这个项目,真的归咱们市博物馆了?”


    “不是之前早就传遍了吗?首都和省里的专家团队都要掺一脚,甚至主导发掘工作,怎么现在又变卦了?”


    人们面面相觑,心中充满疑惑。


    随即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姚馆长。


    姚馆长微微一笑,神情从容。


    随后转过头,看向一直安静站在角落的薛念云,抬手朝她招了招。


    “这事啊,还得特别感谢薛念云同志。是她凭借敏锐的观察力,首次发现宁王陵实际上是一座罕见的双层墓。母墓结构复杂,技术要求极高,省里和首都的专家经过评估后一致认为,必须依赖我们市博物馆现有的技术支持和本地经验才能稳妥推进。所以,项目暂时留在我们手里了。”


    “哗——”


    全场瞬间炸开了锅,原本压抑的气氛一下子沸腾起来。


    掌声噼里啪啦响成一片。


    “薛念云牛!太牛了!真给我们市馆长脸!”


    齐颜微站在人群中间,满脸涨红。


    “还有个好消息。”


    姚馆长抬起双手。


    “在这次宁王陵任务中,薛念云同志表现特别突出,不畏艰险,多次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了首都和省里多位专家的生命。她的专业素养和临场应变能力,得到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经馆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为薛念云同志记功表彰,同时正式批准她由临时聘用人员转为正式编制人员,从此正式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


    话音刚落,办公室里竟出现了一瞬的寂静。


    大家先是愣住,随后便开始互相交换眼神。


    这馆里一直以来都是坑位固定,多少年都没有进过新人了。


    编制名额极其有限,几乎常年处于冻结状态。


    有些人为了让孩子能够接班,甚至提前好几年就开始申请退休。


    可薛念云才来馆里短短一个月,居然就直接转正了?


    “馆长,”易惠芳突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薛念云这次立功,那是实打实的,大家有目共睹,奖励当然该给。可这转正的速度也太快了吧?快得让人看不懂啊!咱们这个馆,好几年都没招过新人了,编制一个都舍不得动。怎么她一来,就破了例?”


    “对啊!”


    另一名工作人员立刻接话。


    “我女儿去年刚大学毕业,成绩优秀,专业对口。我托了不少关系,跑了好几趟人事科,您当时怎么说的?说没名额,等机会。怎么她薛念云才来一个月,就有编制了?这公平吗?”


    “可不是嘛!”


    “这些靠关系进来的人,当个临时工,干点杂活也就算了。可这才一个月,就从临时转为正式员工?这在咱们馆的历史上,可是头一回啊!以前可从没有过这样的先例!”


    “那薛念云……到底是啥背景?”


    议论声此起彼伏。


    齐颜微悄悄看了眼坐在角落的薛念云。


    齐颜微心里一阵复杂。


    他自己到现在还是临时岗位,当初是托了亲戚的关系,又熬了好几年,才勉强进来。


    而薛念云,一个月就转正了。


    可一想到那天在宁王墓现场,她不仅准确解读了墓道中的古文铭文,还独自拆解了那个危险的机关陷阱。


    最后还冒着塌方风险把受伤的同事背了出来……


    那股拼劲和真本事,齐颜微不得不服。


    姚馆长脸色一沉,原本温和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