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7章 为谁守身?族谱上没有她的名字

作者:枫林月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因为时间久远。


    那张小相已经模糊。


    辨不出容貌,只能依稀判断出是一个女子。


    林棠棠手指抚摸着荷包。


    只觉得这绣法不同寻常,似乎在哪里见过,一时又想不起来。


    她画下这个荷包的样式。


    “你先将这个荷包放回去。”林棠棠吩咐道。


    如果直接拿走荷包,势必会引起陶知起疑。


    现在事情还有没完全理清,不能打草惊蛇。


    东松应下离去。


    将荷包重新放到陶知身上。


    入夜时分。


    长公主来了。


    她给林棠棠带来一个消息。


    “棠棠,我最近查到一个线索,德妃以前是在庄子上长大的。直到及笄才回到陶尚书府。”


    长公主笑着从林棠棠手中接过茶杯,“听说她小时候身子不好,去庄子上修养了十多年呢。”


    林棠棠是第一次听说此事,面上带着诧异。


    “你不知道也很正常。这件事情知道的人不多,以前陶尚书对外都宣称,德妃在自家府院休养,我也是刚刚从一位老嬷嬷那里打听到的,那个嬷嬷我曾救过她一命,她的女儿在公主府当差。”


    “在哪里的庄子修养?”


    “好像叫什么,康城县?”


    林棠棠脑袋嗡了一声。


    某些猜想忽然有了串联。


    “怎么?是不是觉得你阿姐很厉害?那你要不要给点报酬,我看你那白玉京淳酿就不错……”


    长公主说着,感觉有一道视线扫过自己的后背,说话的声音戛然而止。


    “南立,你怎么这么快回来了?怎么还带了一名女子回来……”


    南立从外回来,还扶着一个美艳受伤的女子。


    长公主转过身来,瞳孔一缩,旋即,眼中竟涌上一丝涩意。


    那个女子长相极美。


    “姑娘。”


    南立见到长公主,将女子扶到座位上坐着,身子往旁边移动了一点,拉开了与女子的距离。


    他口有些发干,手指微蜷,“这名女子是此前殿下安排在陶府里的内应。姑娘若是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她。”


    林棠棠想起,她第一次察觉到五皇子长得与陶知过于相似之时,跟秦墨安提过一嘴。


    他当时答应会派人查探此事。


    后来,因为事务繁多,她未曾再提起,本以为他忘了。


    不想,他早就安排好了。


    林棠棠疲惫的心中,多了一丝温暖的光。


    他答应过她的事情,都做到了。


    而且还做得很好,很好。


    他虽然不在身边,却无处不在。


    林棠棠心思涌动,当即走到案桌前,写了一行字,封起来。


    交给侍卫送到横山,送到他的手中。


    之后,她才细细打量这美艳女子,与她攀谈起来。


    “你现在在陶府是何身份?”


    “我是伺候陶尚书的贵妾,小禾。”


    林棠棠掀开杯盖的手,一停。


    陶尚书都一把年纪了,还纳妾?


    他的儿子陶知亡妻死了这么年,都守身如玉。


    怎么,这个父亲却这般好色?


    “青使大人,您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我进陶府有一段时间了,知道一些情况。”小禾脸上神情淡然。


    “你在陶府,可曾察觉到陶知有何异常?陶知与德妃之间,关系如何?”


    “在府中,陶知与德妃很少接触,有什么事情,多半是陶尚书跟德妃直接沟通的。”


    小禾忽然想起一事。


    “德妃与尚书府的关系,整体而言都很好。不过陶夫人好像对德妃不甚喜欢。


    每次提起德妃面色不虞,前段时日,德妃送了一些血燕给尚书府,陶尚书、陶夫人、陶阅都有,但是陶夫人将她那份血燕扔到恭桶里了。


    我是听伺候陶夫人的丫鬟说的,下人们都觉得很可惜,这样好的东西,他们要是能吃上一口,多好。”


    林棠棠与长公主诧异极了。


    饶是两人再淡定,听到此话也不免唏嘘一番。


    陶夫人不是德妃的亲生母亲吗?


    她怎么会如此反感德妃送来的血燕?


    血燕的价值,比普通燕窝高出许多,算是珍品。


    陶尚书府就算富贵,也不是每日都可以吃上燕窝的。


    可,陶夫人怎么全扔了?


    就算德妃自幼没有被陶夫人养在身边,可德妃现在已经贵为皇帝的妃子,陶夫人怎么还如此甩脸?不给德妃面子?


    “可知道缘由?”小禾摇了摇头,“需要再打听一番。”


    “以前德妃与陶夫人关系也是这般僵吗?”


    “差不多。德妃来陶府的次数不多,但每来一次,陶夫人房中的下人,都战战兢兢的。我还发现一个现象,陶夫人房中除了一个老嬷嬷,其他的下人年纪都不大,是最近十年陆续入府的。”


    小禾的话,让林棠棠心中疑窦丛生。


    越是有底蕴的家族,越喜欢用有资历的人。


    陶府好歹也是百年世家,怎么跟其他世家的规矩不一样呢?


    整个陶府,都透露着不寻常的气息。


    “那陶知与他的发妻桓娘之间的事情,你了解多少?他真的对桓娘情深意重?”


    小禾不知今日林棠棠为何总围着陶知发问。


    但还是将所知道的情况,一一告之。


    “听下人说,陶知确实对桓娘念念不忘。府中有一处院子,是桓娘以前居住过的,陶知从不让人进入。他每个月会自己亲自打扫。我刚入尚书府时,也是这样认为的。”


    “那现在呢?”


    “在回答姑娘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一件事。”


    小禾说完,看着林棠棠,“前几日,陶府重修族谱,陶尚书在书房看族谱时,我无意中瞥到,族谱上,陶知妻子那一栏,是空白的。”


    小禾说完这句话。


    林棠棠猛然抬头。


    “空白?”


    “是的。我当时也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还特地多看了几眼,发现并没有看错。陶府的嫡妻,居然没有上族谱,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小禾眼中多了一抹嘲笑,“高门中的弯弯绕绕真是多。姑娘若不信,我找机会誊抄出来。”


    林棠棠摇了摇头,“我信。”


    按照宝珠郡主说的,陶知既然如此看重桓娘,为何不让她入族谱?


    入族谱才是奠定内宅女子身份,最关键的一步。


    一个连族谱都未入的女子,得不到宗族与祖宗的认可。


    死后,不能与丈夫合葬。


    陶知不是对心中只有桓娘吗?


    怎会,如此不尊重她?


    怎会,不想与她生同衾,死同穴呢?


    还是说,这个位置,陶知是空着给其他人的?


    桓娘的儿子,对他的生母不能上族谱一事,是否知情呢?


    想到此,林棠棠觉得自己后背发麻。


    守身如玉的陶知,究竟在为谁守身呢?


    就像是剥洋葱一般,真相呼之欲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