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3章 大非川之战,不做薛仁贵

作者:东方邵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人吓人,吓死人。


    在看到赵安的一刹那,伏通仿佛直接被打回原形了,胆小、怯懦、浑浑噩噩。


    伏固八子中,有五子平庸,他大概是最平庸的那一个,从未想过争夺汗位。


    直到一两年前,慕容舟暗中找到他,说要帮他立压一众兄弟,成为浑国的新可汗。


    慕容舟乃是王室旁支,早已没落,平时又不显山不露水的,仅是在军中吃得比较开而已。


    所以伏通起初只是当作笑话,没有同意。


    然而后来接触得多了,他发现此人对军中将军的习性癖好等都了如指掌,也善结交,出手很阔绰,人缘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


    慕容舟又以赵安为例,让他想别人之不敢想,做别人之不敢做。


    适逢赵安攻城略地又灭国的消息纷至沓来,他被刺激到了,也被彻底说动了。


    赵安不过一个杂役,短短数年时间,已是打遍天下无敌手,成为威名赫赫的当世霸主。


    他血脉尊贵,又占据后发制人的优势,岂可籍籍无名一辈子?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缘于慕容舟的鼎力相助,他暗中拉拢了许多部族和将军。


    这两天发生的事,也都尽在慕容舟的算计之中。


    原本他是可以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然后顺理成章地登上汗位的。


    谁能想到……


    这一切都不过是赵安布的局罢了。


    而他只是被利用的一枚棋子。


    慕容舟分明早就投靠了赵安。


    他从始至终仅是个被架空的傀儡。


    这太讽刺了!


    也太可笑了!


    他想效仿别人,一路崛起,结果可能连效仿这件事本身,都是别人故意安排的!


    想起这一两年来,自己每日都会盯着赵安的画像看一炷香来鞭策自身,伏通异常悲愤地仰天长啸道:“为什么?你们为什么要如此对我!”


    “唯有弱者,才会有此一问。”


    赵安冷声道:“你应该也看出来了,权斗有时远比战场厮杀要残酷!你的几个兄弟甚至连成为棋子的资格都没有。”


    “哈哈哈!”


    伏通似有所悟,凄然大笑道:“说到底,终是我太平庸,还生了帝王之心!赵安,你着实厉害,浑国难逃此劫……你,让人动手吧。”


    赵安将腰刀丢给他道:“你自己动手,本王给你留个全尸。”


    “……”


    颤栗了好一会儿,伏通数次拿起腰刀,架到了脖子上,都没敢自杀。


    他怕疼,只得哭笑不得地望向赵安。


    “唰!”


    赵安摇了摇头,抬脚踢起腰刀要了他的命,然后对慕容舟道:“你带人把进入城中的两万吐蕃和莫卧儿帝国的精锐都给灭了,本王记你头功!”


    “末将遵命!”


    慕容舟迅速离开后,和张铭联手将城中的敌国精锐给屠戮殆尽,随后又控制了整座王宫。


    残阳如血。


    照在赵安的甲胄上,好像让这位入城之后只杀一人的大赵之主,更如神似魔了。


    浑国的百官无不伏拜于地,瑟瑟发抖。


    屡遭变故,只剩最后一口气吊着的伏固,看到向他走来之人,一把揪住自己的胸口,失控嘶吼道:“赵安!!!原来这一切都是你搞的鬼!你卑鄙无耻!本汗杀了你!”


    他强撑着身体想要站起身,奈何两条腿早就不听使唤了。


    赵安风淡云轻道:“你一个亡国之君、灭种之人、病残之犬,还敢狂吠?”


    “当年你派兵屡屡屠戮河西走廊的百姓时,可曾想过今日?你趁着本王后方空虚,派兵攻打时,又可曾想过今日?伏固,别再多作他想了,这就是你的命,认命吧!”


    “你……噗!”


    伏固再次口吐鲜血,旋即将头一歪,死不瞑目。


    赵安转身扫向众臣道:“你们可愿归顺本王?”


    “砰砰砰!”


    有几人忽然站起身,想要破口大骂,但弹丸比箭矢还快。


    他们和伏岭一样被爆头,死在了燧发枪之下。


    群臣惊骇之余,肝胆俱裂道:“臣等拜见一字并肩王!”


    “都起来吧。”


    赵安负手而立,气场强大,都懒得去坐那汗位。


    伏俟城已经拿下。


    慕容舟也助他掌控了不少浑国兵马。


    但这并不意味着浑国已经拿下了。


    浑国全民皆兵。


    兵和民的界限是比较模糊的。


    疆土也不小。


    部族分散各地。


    想要让各大部族都心悦诚服,还要花费一些时间。


    他已让钟玉率领兵马从河西走廊往南挺进。


    她和张铭相互配合,迅速控制浑国北部和西部,问题不大。


    不过浑国南部,恐怕要开启大战了。


    根据慕容舟和踏白军所提供的情报,浑国南部有两三万兵马,都是愿为伏岭效死之徒。


    吐蕃和莫卧儿帝国对于扶植伏岭上位极为重视。


    此番派来了六万兵马。


    除了进入伏俟城的两万精锐,其他的都和浑国兵马一起潜伏在大非川一带。


    此地位于青海湖南方,东至碛石军,西至伏罗川,东北至赤岭,西北至伏俟城,南至乌海和河口,乃是浑国境内不折不扣的战略要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华夏历史上,唐高宗总章三年四月至八月爆发的“大非川之战”,便和此地有关。


    当时唐高宗任命薛仁贵为“逻些道行军大总管”,希望他能帮助吐谷浑复国,甚至直捣黄龙,攻取吐蕃都城,一举将其歼灭。


    薛仁贵也打到大非川,占得先机,命令副将郭待封在此地建立营寨之后,他狂奔急进,迅速攻克乌海城,获得了吐蕃人储备的粮草,又突击到河口击败吐蕃兵马,随后退回乌海城伺机而动。


    然而郭待封急功近利,擅自行动,不愿老实呆在大非川,而是率领二万后军向乌海移动,结果被突袭。


    大唐兵马的粮草也被切断,致使唐军全军覆没,仅主将薛仁贵和余下副将约和而还。


    可以说大非川之战是大唐开国之后对外作战中最大的一次失败。


    八面威风的薛仁贵也被革职除名为庶民。


    吐蕃凭借此战一跃成为能与大唐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吐谷浑也沦为吐蕃别部……


    鉴于在一些历史演义和电视剧中,薛仁贵爵封“一字并肩王”。


    赵安如今也是如此。


    所以他对这次大战格外敏感。


    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当薛仁贵,更不能让大赵遭遇像大唐一样的惨败啊!


    而且因为莫卧儿帝国的介入,这一战对他而言尤为重要。


    一旦失利,莫卧儿帝国很有可能会大举北进,不仅让吐蕃难以撼动,还会直接危及到云州、益州、河湟谷地、陇右、河西走廊等地。


    这代价可就太高了。


    他已令韩阔率领四万黑虎军从湟中出发,如薛仁贵的行军路线一样,夺取库山,然后直奔大非川。


    与此同时,他还命卢义率领三万武德军,从陇右出发,也是循着这条路线,前来增援。


    跟韩阔不同,卢义需要多带粮草,行军速度势必要慢些。


    在高原之上作战,补给异常重要。


    薛仁贵拿下河口后,又退回乌海,曾被唐高宗所诟病,认为他贻误了战机。


    不过可能也是怕粮草被切断。


    “神机营随本王走!”


    待城中局势稳定下来,赵安也没有多作逗留,带着神机营和韩阔会合,杀向大非川。


    驻扎于此的尚钦元乃是尚勇赞的大哥,吐蕃赞普的左膀右臂。


    他虽不像尚勇赞那般武勇,却以老成持重,富有谋略而著称。


    听说伏岭唾手可得的汗位被赵安给断了,整个浑国都要落于赵安之手后,他气得浑身的毛孔一个接一个地炸开道:“此子先是杀了我的亲弟弟,而今又坏我好事,是可忍孰不可忍!”


    莫卧儿帝国领兵之人叫奥布则,是他们的帕迪沙(皇帝)一直苦心栽培的年轻将领。


    他皱着眉头道:“赵安竟在一两年前就暗中对浑国下手了,而浑国距离吐蕃如此之近,你们却迟迟没有像他这般,我是该夸赵安聪明,还是骂你们蠢?”


    “你!”


    尚钦元听得面红耳赤道:“谁说我们没有暗中行事?只是那伏固多年来严防死守,又牢牢掌控着朝野,他病入膏肓的时间并不长……”


    “还在狡辩?”


    奥布则摇头道:“你们就是技不如人,不然早就将浑国收入囊中了,也不至于丢了河湟谷地!我这人虽然心直口快,但从不故意羞辱他人,除非他人实在是愚不可及!”


    “……”


    尚钦元脸上青一块,紫一块的,像是被打了一样。


    若不是要以大局为重,他这就拔刀砍了这鞑妖了!


    没错!


    哪怕他们从草原之上挪到了吐蕃南部,建立了强大的莫卧儿帝国,那还是鞑妖!


    这厮也不好好想想鞑靼是如何被灭的!


    根都被赵安给挖了,他还有脸说吐蕃?


    恬不知耻!


    不过,细思之下,倒是可以趁机利用一番。


    尚钦元重重地咳嗽了数声道:“浑国部族众多,赵安又从始至终在利用伏通,那些原本效忠于伏通的部族,未必会效忠于他。”


    “如果本将猜得没错的话,他短时间内不可能拿下所有部族。本将会派人以重利招揽浑国南部的部族,同时带人抄小道翻越昆仑山,绕道浑国北部。还请将军能够带着两国兵马和效忠于伏岭的两三万浑国兵马,对战赵安!”


    “绕道后方?”


    奥布则连忙道:“你是要亲自去招揽浑国北部的那些部族,然后切断赵家军的粮草?”


    他就是恃宠而骄,嘴毒了些。


    真打起仗来,还是有点本事的。


    见他直接看穿了,尚钦元满意点头道:“赵安善战,尤擅突袭,我们若想取胜,唯有挑起浑国人对赵安的仇恨,尽可能多地聚集部众,乱他后方!”


    “看来吐蕃之中,你是个例外,最起码不蠢。”


    奥布则伸了个懒腰道:“既如此,那就按照你说的办。你也大可放心,本将会避实就虚,不会像鞑靼诸王一样和赵安一样硬碰硬,也不会像你弟弟一样假意投降,还被赵安给识破了。”


    “!!!”


    这人太贱了!


    哪壶不开提哪壶!


    尚钦元将双拳一抱,离开大帐后,特意对一副将道:“他能战胜赵安最好,倘若不敌,赵安又率大军长驱直入我吐蕃,你要把他给杀了,也不要让任何莫卧儿帝国的兵马安然回去!”


    副将目瞪口呆道:“这……这是为何?”


    尚钦元咬着牙道:“唯有如此,莫卧儿帝国才有可能恼羞成怒,以举国之力相助咱们!赵安夺得浑国后,下一个要灭国的必是吐蕃,咱们没有选择,只有将莫卧儿帝国彻底拉下水,才有望自保!”


    副将反应过来后,当即道:“真出现您所说的情况,末将就是死,也会拉上奥布则垫背!”


    “很好!”


    尚钦元耿耿于怀道:“本将会让他好好看看,到底是谁蠢……”


    没过多久。


    赵安率领大军攻入大非川。


    奥布则派出两万浑国兵马为左右翼,自己带着两万精锐誘敌。


    剩下的两万精锐被他派去鄂拉山设伏去了。


    赵安要想攻下乌海城,必会经过那里。


    到时候伏击兼夹击,即便是战神也难逃一死。


    不过,战局的发展跟他预想中的好像不太一样。


    就在他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告诉麾下兵马,如何装作不敌装得像些,如何“逃命”之际,斥候来报道:“将军,不好了,那赵安分兵两路去打左右翼了,然后自己只带数千兵马原地不动,似是在誘您出战!”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