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7章 五路齐发,掀翻三大平原

作者:东方邵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辽水是东北地区南部最大的河流,有二源,东源称东辽水,西源称西辽水,两源在昌图县福德店汇合,始称辽河。


    武厉逻位于辽河西,距离辽东城数百里,乃是高句丽曾经控制的西北方向最远的城池,犹如一个老僧,端坐在辽河与其干流水系秀水河的汇合口之上。


    赵安嫌这名字不好记,遂将临近地区定为“新民县”,武厉逻则为新民城。


    鉴于东北的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通过各大水系连起来的。


    那么欲灭肃慎,当先夺三大平原。


    欲夺三大平原,还得先控制辽河。


    辽河流域的“水上门户”和“后勤命脉”,靠近其入海口的牛庄,早在刁莽和于攸率军打通辽西走廊时就已经拿下。


    在他率领大军北上之前,萧宁便让人通过这里向北运送了大量军事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兵器、甲胄、火器、粮草、衣物、蜂窝煤、被褥、营帐等等。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她深知东北各大河流有结冰期,要赶在它们结冰之前,尽可能多地运输物资。


    毕竟水路还是要比陆路方便得多。


    而且在东北打仗,又是在天气寒冷的情况下,打的更多的是后勤。


    后勤不行,大军在冰天雪地里会很煎熬,还容易造成非战伤亡。


    而同样位于辽河下游,医巫闾山脚下的广宁可谓中原通过辽西走廊,进入辽东的第一重镇,扼守着走廊的东出口。


    赵家军和肃慎兵马曾围绕着此城反复争夺,最终成功拿下。


    华夏历史上,后金崛起后,广宁一度成为明军在辽西的最后屏障。


    相比于牛庄和广宁,辽东城无疑是辽河流域的核心,也是半岛往北运输军事物资的终点。


    拿下整个半岛后,赵安攻打肃慎便有了两大后勤保障。


    局势其实很明显,在未开启灭亡肃慎之前,赵安便牢牢掌控着牛庄、广宁和辽东城,让他占据了北上的绝对主动权。


    剩下的无非是夺得辽河上的几个重镇,那么整个辽河平原便会被他收入囊中。


    赵安指着地图道:“武状元,经历了那么多大战的历练,你也该带着今年的新科武进士们独当一面了!本王给你们七万兵马,你们沿着辽河往东北,把铁岭、开原、昌图、西丰、四平、辽源等地给本王统统拿下,然后直捣黄龙府(长春)!”


    铁岭和开原都是辽河上的重镇。


    也是目前辽河流域掌握在肃慎手中为数不多的要地。


    只要他们能够将这两地拿下,那么攻克其他城池问题不大。


    而黄龙府位于肃慎的腹地。


    岳飞的“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不知激励了后世多少将士。


    肃慎虽不是金国,但他也希望赵家军能够拿出这样的气魄来,一路打到黄龙去,彻底压制肃慎嚣张的气焰!


    鞑子都不是赵家军的对手。


    他们还妄想通过灭了赵家军来立国?


    不反过来灭了他们,岂不是折了赵家军的威名?


    于攸和一众新科武进士都异常激动道:“末将领命,不夺黄龙府,我等愿提头来见!”


    赵安点了点头道:“你们也都知道,刁统制并未随着咱们一起渡过辽河,而是带着五万兵马,从辽东城率军向东打向长白山一带。”


    “除非肃慎放弃那里,不然他势必也会帮你们牵制一部分肃慎兵马,你们要抓住机会。而且一定要赶在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之前尽可能多地攻城略地。”


    “末将明白!”


    “去吧。”


    他话音刚落,钟玉快速走来道:“安哥哥,我刚得到消息,肃慎之主,辽王札尔天聪前段时间对整个肃慎进行了变革。”


    “他搞了一个融合军政、生产、律法、宗族为一体的东西,名为‘八旗’,将军民合一,随之应运而生的八旗军制,均以营为单位,如亲军营、前锋营、骁骑营、健锐营、步军营等等。”


    “八旗?”


    赵安对这种社会管理制度真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他没想到重压之下,札尔天聪竟在这个时代给搞出来了。


    也好!


    打肃慎,他只能说是志在必得。


    若是变成打八旗,那他真是斗志昂扬。


    谁曾想钟玉微微蹙眉道:“这倒还是其次!那札尔天聪已经提前挑选八旗子弟进入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乃至您说的在更北方的外兴安岭,而且一直在林中囤积物资,这摆明了是要和咱们打林战!”


    对此,赵安并不意外。


    眼下,在鞑子自身难保,难以举国之力增援的情况下,札尔天聪手中可打的牌有限。


    据他结合各方信息来推断,肃慎现在应该拥有十万兵马。


    妄想以这些大军对抗赵家军是不现实的。


    所以他推行八旗制,其实和浑国一样,就是全民皆兵制。


    这会让他可用的兵马增加不少。


    再加上鞑子在东北的兵马,他们的总兵力估计会超过二十万。


    然而,高句丽战前可是嚷嚷着有五十万大军呢。


    结果还不是一败涂地?


    在这种情况下,札尔天聪势必会另辟蹊径。


    只要双方不休战,那么打雪地战是注定的了。


    他再依托三个安岭开辟林战,无外乎是想打游击,多一份胜算。


    但在江南对付倭寇的时候,赵安已经打过山地战。


    林战与之相比,又能有多大差异?


    既然这个所谓的辽王要打,那么就让他看看谁才是打游击的好手!


    赵安当即对钟玉道:“你多调一些拥有山地战经验的踏白军来,本王也会挑选一些精锐,让他们一起去和那些八旗子弟打林战!甭管是哪个安岭,最终一定要把他们杀得片甲不留!”


    钟玉领命之后道:“还有一事,据斥候来报,有一路鞑子大军从大兴安岭西北的额尔古纳海一带赶来,似是要增援肃慎,至少有五万兵马。”


    “呵!”


    赵安轻笑道:“咱们都杀了多少鞑子了?他们这是疯狂榨取自身的战争潜力,是不是也搞全军皆兵那一套了?看来本王得下点猛药了!樊英!”


    “弟子在!”


    “本王给你五万赵家军精锐,你往东攻打,先去拿下医巫闾山的阜新,然后继续向东打朝阳、凌源、赤峰等,一直打到定北城西北的榆木川,本王倒是要看看鞑子的这路援兵还有没有闲心帮肃慎!”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