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3章 霸王临世,千军辟易

作者:东方邵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杀光这些两脚羊!”


    当刁莽、马元超和周瑶尽起兵马增援时,守城的鞑子表现得相当激进。


    十万守军只留三万,其他兵马全都出城,追向赵家军。


    而且追击得还很有章法。


    整体呈镰刀状,锋刃恶狠狠地砍向赵家军。


    上来便是以命搏命的架势,给赵家军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他奶奶的!”


    刁莽略作观察后,便一针见血道:“他们这是吃一堑长一智,提前专门演练过这种战法啊!兄弟们,都给老子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来,不要被他们给拖住,快冲!”


    “夫君……”


    周瑶望向北方,只觉血气冲天,真的很担心。


    自从披挂上阵以来,她从来没有这么心慌过,感觉二十多万鞑子似乎瞬间发生了质变。


    无论是士气、战力,还是配合,都堪称鞑子最强。


    最为要命的是,他们对赵家军特别了解。


    追击的时候灵活多变,还总是在小范围内制造以众打寡的局面。


    两打一、三打一、四打二、六打三……


    这种情况到处都是。


    单兵悍不畏死,团战又那么务实,还不贪功,不冒进,协同推进……


    这已经不是太稀奇了。


    而是自打赵家军和鞑子交锋以来,头一次遇到。


    赵家军不太适应。


    周瑶亦是如此。


    不能说鞑子开始用脑子打仗了。


    他们这俨然是充分汲取了以前对战赵家军时的经验教训,又结合自身的软肋,彻底做出了改变。


    守城的主将必然是个大熟人!


    “特娘的,这些怯薛军改性了?”


    赵安已经带着两万多兵马连突三回了,还是没能突破五万怯薛军的围攻。


    他们仿佛构筑了一个巨大的金钟罩,死死地将他困在其中。


    他往哪里突,他们就会往哪个方向移动。


    一直以来,鞑子都是以冲锋见长。


    怯薛军更是如此。


    先前和赤尔乎大战,那厮率领的五万怯薛军还能兼顾防守,在鞑子兵马中,显然算是另类了。


    但这五万怯薛军防守做得更好,甚至完全不输他早期在西北组建的赵家军。


    那些赵家军历经众多防御战,对于如何防守,很有心得。


    也成功让鞑子不再攻打西北十二卫,尤其是西州卫和赵家屯。


    鞑子至今提到那里,估计依然很头疼。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怯薛军在防守这一块,必然是下了苦功夫的。


    他们本就擅长冲锋,一旦把人困住,又有其他兵马能够拖住援军,即便是赵安亲自率领的赵家军,也会很危险。


    看得出来,鞑子在上都布下了一张很大的网。


    很有可能多次演练过。


    不然刁莽等人不可能到现在还没有打过来。


    而且这张网摆明了是冲着他来的。


    鞑子中何时出现了这等厉害人物?


    上都城墙上。


    漆王负着双手,眺望北方。


    没有喜怒哀乐,没有怡然自得,只是目光如炬地看着。


    一个个斥候来去如风,向他及时禀明战场上发生的一切。


    “启禀王爷,眼下刁莽、马元超和周瑶所率兵马已被全部拖住!”


    “王爷,赵安率军突围三次,都没成功!这次咱们是不是能够杀了他了?”


    漆王稳如老狗道:“演练时本王都说过多少遍了?此子异常狡诈,不把他给挫骨扬灰了,谁也不可洋洋得意!”


    “小的罪该万死。”


    “行了,大敌当前,继续去探!”


    如果其他鞑靼七王还活着,他们看到此情此景,必然会觉得眼前这位是个彻头彻尾的陌生人。


    殊不知这便是漆王兵败开封后,苦苦追寻的。


    他被达仁汗调回圣都,赋闲在家,没有自甘堕落,而是钻研赵安和赵家军。


    为此,他对自己参与或者耳闻的所有战役都进行了复盘。


    甚至还屈尊去拜访了大量“残兵败将”,询问他们战时的各种细节。


    从去年到今年,他夜以继日,有段时间还近乎不眠不休,不停地写啊写。


    足足写了上千页与赵安、赵家军有关的资料和总结。


    然后又琢磨新战法,向达仁汗毛遂自荐。


    在达仁汗一再拒绝之下,他割面以明志,让自己变得万分丑陋,后又自断左臂!


    只是对于这位鞑靼的掌控者来说,鞑靼八王早已是过去式。


    漆王就是总结得再好,写得天花乱坠,哪怕拔刀自刎,也无法让他改变主意。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赵家军在大湖盆地势如破竹,刁莽和马元超又攻坚破难,不断逼近上都。


    他想起了漆王的判断。


    漆王说赵安夺得大湖盆地后,必夺乌梁海,还会夺上都。


    因为乌梁海位于圣都西北,上都位于圣都东南。


    这样能够形成对圣都的对冲之势。


    哪怕他不直接攻打圣都,鞑靼上下也会有勒脖之感,会很难受。


    达仁汗接见了他。


    君臣密谋三天三夜。


    漆王获得了操练怯薛军的大权。


    半个月后。


    看到怯薛军的改变,达仁汗大喜过望,又让他苦练其他兵马。


    也就是准备增援上都的兵马。


    漆王结合自身总结,扬长避短,拿出了比赵安操练赵家军更狠的法子,让他们大练特练了一个多月。


    随后赶到上都,又让守军恶补防守。


    上都以南百里处的阻击战也是他的手笔。


    他要让刁莽等人打得艰难些。


    这样以他对赵安的了解,赵安必会突临上都,鼓舞士气,妄想直接拿下!


    可以说目前整个事态的发展,和他预想中的一模一样。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漆王语气淡然却暗藏杀机道:“赵安啊,本王为了求一个与你再战的机会,不惜自毁容貌,自断一臂,是无法上阵杀你了。”


    “但如今的你和赵家军于本王而言,便如那不着寸缕的青楼女子,本王倒是要看看你们还如何独领风騒。”


    “我鞑靼的儿郎们,尽情享受这场宰羊屠神的饕餮盛宴吧,赵安将被你们一举拉下神坛。他们带给鞑靼的屈辱,也将由你们洗刷。”


    ……


    看着如兽潮一般涌动的鞑子兵马,赵安快速让自己平静下来,面沉如水。


    鞑子崭露锋芒,威力大增的关键在于“变”!


    这种变化还是建立在熟知赵家军战术的基础之上,然后做出针对性部署的。


    比如他以盘龙阵突围时,鞑子“掐头去尾”,不惜一切代价封堵他这个“龙头”,随后又以重兵去切龙尾。


    每次想要切的赵家军也不多,一两千罢了。


    但他们占尽人数优势,只要切成功了,切下来多少就会屠戮多少。


    赵安在杀不完眼前鞑子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赵家军被这么切?


    所以发现被克制后,他果断放弃以盘龙阵来突围。


    还有,当他兵分三路,来回穿插,并且故意设伏,想要包抄切割一些怯薛军,以壮声威时,怯薛军牵制另外两路的同时,死咬他所统率的兵马。


    还是采用“掐头去尾”的战术。


    这让他不得不重新合兵一处。


    另外,攻打上都的主力是刁莽在齐鲁大地拉起来的兵马。


    赵安以前都没带他们打过仗。


    盘龙阵也是刁莽传授给他们的。


    赵安和他们之间还是缺乏默契。


    反倒是他从大湖盆地带来的五千蕃兵,因为一直都是他在亲自操练,挑选的又都是精锐,跟着他突围给鞑子造成的威胁更大些。


    这种情况下,很考验他的临阵指挥能力。


    他迅速思忖后,脑海中又浮现了西楚霸王的身影。


    一直以来,他都是以项羽为参照来打熬自身,不断超越自我的。


    打到乌梁海,又要了钟玉后,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弥补了缺憾,又平衡了阴阳,体内的气血竟然更旺盛了。


    也许,他也该拼尽全力当一次霸王了!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做减法!


    两万多兵马太多了。


    五千还是多!


    他只要一百!


    对,从蕃军和刁莽拉起来的兵马中挑选一百精兵强将搞快攻!


    他让其他兵马尽皆防守后,冲着百人小队道:“战场之上,万变不离其宗!当你足够强时,可以千军辟易,横扫八方!尔等可敢随本王一战,大破怯薛军?”


    “敢!!!”


    百人嗔目嘶吼,战意滔天。


    “杀!”


    赵安把腰刀换成了长枪,纵马飞驰,踏入鞑子之中,左扫右刺,连杀八人。


    一百悍勇见状,都是肌肉怒贲,狂挥兵器,跟着他一起杀。


    鞑子似乎也料到他会逞“匹夫之勇”,盾牌、箭矢、暗器等一起上。


    而且以万人围困百人!


    “这等寻常手段也想阻本王?真是笑话!”


    赵安此时已经快成了一道闪电。


    他躲过暗器之后,手中长枪如千斤之锤,在短短数息之间便冲破了鞑子的盾牌阵,继续厮杀。


    他没有突围,更没有避重就轻,就是往鞑子最多的地方冲。


    “只带这点人马也敢逞勇?当我们死了吗?”


    “兄弟们,快围住他们,杀了他!”


    “你们都别忘了,杀了赵安是可以封王,赏万金,食邑万户的!”


    ……


    鞑子们被漆王操练得心气极高,如漫天遍野的狼群一样咬向赵安,不死不休。


    “鞑妖,你们就这点能耐?”


    赵安冷笑一声,长枪如龍,席卷八方。


    鞑子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鲜血随着他一路蔓延,曲曲折折,不曾断绝。


    正在死守的赵家军将士们见状,都是热血沸腾。


    太燃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