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1章 两州沸腾,金山银山

作者:东方邵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赵安知道张口就来是很难让人信服的。


    还是要眼见为实。


    “喜儿,你去找宋将军,让他把准备好的东西搬进天坑。”


    他向小丫鬟交代了一句后,朝着众人挥挥手道:“走,去看看那盐矿。”


    玄仪连忙道:“并肩王,盐利天下,贫道虽是出家人,但若此地真有那么多盐,也是乐见,不知能否前去一观?”


    “自无不可。”


    赵安带着她赶到天坑附近。


    天坑有十几个足球场那么大,而且深达几十米,木高林密。


    不过这个季节,它们都是光秃秃的,像是一支支箭矢插在坑底一般,让人感到心悸。


    好在天坑东侧有一个缓坡,沿着缓坡可以向下走挺远的。


    军伍之人走这种缓坡自是没问题。


    对于玄仪来说,估计费劲。


    谁知玄仪极为飘逸地甩了下拂尘后,只带两个随从,便步履轻快地往下走去,走得并不比其他人慢。


    抵达缓坡边缘,往下十几米骤然陡峭,是需要顺着绳索才能下的。


    待一些兵卒顺了下去,她竟将拂尘交给一个随从,直接双手抓住绳索,两腿交错勾住绳索,快速下坠。


    看起来很专业。


    “这个皇太妃……有点意思!”


    赵安笑了笑后,也是抓着绳索顺下,看向风淡云轻的玄仪道:“莫非道姑还懂拳脚?”


    玄仪摇头道:“家父是个猎户,贫道年幼时经常和他一起到山中打猎,虽每次都受伤,但也获益匪浅。不怕并肩王笑话,贫道那时甚是顽皮,还喜欢爬树去掏鸟窝,如今回忆起来,真是罪过!”


    擦,反差这么大的吗?


    看她如今这形象,实在难以想象她年幼时是个假小子!


    而且如果她是按照郑帝的意思来行美人计的话,刚才那多好的机会?


    她反倒自己麻利地下来了,给人感觉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啊!


    不管了。


    正事要紧。


    天坑西北有个最是低洼的地方。


    兵卒们正是在那里又往下挖了几十米,然后挖到了盐矿。


    现在还在往四周挖,想要看看这盐矿到底有多大。


    “别挖了!”


    赵安拿着一块从大坑里采出来的岩盐,又亲自下去看了看,确认是盐矿,当即调集更多兵卒前来。


    没过多久,宋将军带人搬来了大量工具,并且利用它们制作出一种简易的机械装置。


    川蜀一带的盐工对这种装置应该很熟悉,正是他们凿井取卤的东西。


    他们将支板固定在支点上,通过踩起支板的一端,释放另一端的铁锉,使其在重力的作用下猛烈撞击井底的岩石,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从而破碎岩石,将盐井挖的更深。


    不过他们开采的是井盐,现在赵安要开采的是盐岩。


    兵卒们听他的,利用这种蕴含杠杆原理的装置,以发现盐矿的地方为核心,四处去凿。


    没过多少天,结果出来了。


    玄仪难以置信道:“这……这么大的天坑底下全是盐矿?”


    赵安微微一笑道:“这里也属于叶县,本王已经说了,整个叶县下面埋的全是盐!”


    “……”


    皇太妃可是亲眼看到兵卒们,从凿的井里汲取到卤水,又将卤水煮沸得到了盐的。


    而且这里的盐看起来远非一般的盐可比,给人感觉特别干净,好像一点儿杂质都没有。


    难道真如赵安所说的那样,这里的盐够全天下的百姓吃几十万年的?


    她大概明白他明明正在收复中原,时机也很难得,为何偏偏呆在这里耗时费力地挖盐了。


    这怕是挖的不是盐,而是民心呐!


    “传令!”


    赵安趁热打铁道:“将叶县立为‘天下盐都’,设‘岩盐使’一职,正三品,专司此地采盐事宜。”


    “这里有全天下最好的盐,再辅以本王的粗盐提纯术,必能为天下提供最好的精盐!而且一年之内,叶县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家家富足,若是做不到,本王愿遭天谴!”


    叶县盐田展布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储量3300多亿吨,不仅储量惊世骇俗,而且品位也是位居天下井矿盐之首,单层厚度又大,埋藏深度适中,便于开采和利用。


    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是三种盐(矿盐、海盐和井盐)中最清洁的,可以说没有任何污染。


    开采方式也是多样。


    既能通过挖掘直接从地下提取,也能向地下泵水,进行溶解开采,还能利用竖井开拓、斜井开拓和平硐开采等法子进行干法开采。


    只要肯投入人力和物力,显然大有可为。


    哪怕它们埋得再深,也能采。


    要知道川蜀一代的井盐,这个时代都能凿上千米了。


    也没啥花里胡哨的技术,就是那简单的装置。


    “果然如此!”


    玄仪听到赵安下达的命令后,幽幽一叹。


    此人当真有经天纬地之才。


    他似是古往今来最了解这片大地之人。


    在西北时如此,在朔方和关中时如此,来到中原了还是如此。


    他总是能够因地经略,点石成金。


    这太可怕了!


    以他这种经略之法,必是万民归心。


    别说鞑靼和郑国,就是四宇所有的帝国加起来,恐怕也很难是他的对手。


    他现在最缺的不过是时间罢了。


    可其他帝国缺的就是国祚了……


    她突然很茫然。


    不知道此行是对,还是错了。


    叶县的百姓听说后,也都沸腾了。


    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完全没想到是住在盐矿之上的。


    如今又有了并肩王的承诺,焉有不撸起袖子使劲挖的道理?


    那挖的不是盐,而是金山银山呐!


    又过了一些天。


    赵安派出去的两路兵马将整个汝州都给收复了。


    从颍阴一带赶来的钟玉冲到他面前,啼笑皆非道:“安哥哥,传疯了!你在叶县干的事都传疯了!”


    “估计现在汝州和禹州的百姓全知道了,而且传得越来越神,有不少百姓开始说你是真武大帝转世了!”


    “真武大帝转世……”


    不少皇帝喜欢玩这一招,也很奏效。


    赵安并没有这种神化自己的想法,谁曾想变成了这样。


    也好。


    随他们传吧,唯愿这股风能够尽快传遍中原。


    他想再现在西北时军民同守的盛况。


    只要夺下了一座城,那么鞑子便再也没有夺回的可能。


    这样一来,鞑子只会越打越慌,越打越被动。


    钟玉稍微缓了缓,正色道:“不过,可能是中原的局势变化得太快了,鞑子近来一口气从江南撤回了二十多万大军,眼下正攻向禹州,颍阴还有岩王率领的大军。安哥哥,你得赶紧增援了,不然瑶姐姐可就危险了……”


    “来了!”


    赵安冷声道:“鞑子已经不管不顾,彻底做出割舍了,不过这有利于大饼在江南大显身手啊,你多派一些踏白军前去相助!鞑子退了,可不能让倭寇夺得江南!”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