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一拍桌子,身体前倾,带着点“别忽悠我”的哭笑不得)
哎哟我的正方辩友,您可太会讲故事了!又是“精气神”又是“内在透出来的光”,说得跟玄幻小说似的。咱们别绕这些虚的行不行?来,来,来,咱们就蹲下来,看看这“一见钟情”的墙角底下,到底砌的是不是您说的那块“真金”。
第一,您这“雷达”理论,听起来牛,实际漏风啊!
您说心动是因为捕捉到了对方“活生生的感觉”,是“气场”。好,那我问您,您这“雷达”是靠什么发电的?不还是得靠眼睛看、耳朵听吗?您看到的“自信”,可能只是因为他穿了身贵衣服;您感觉到的“随性”,可能因为他压根没把您当回事;您品出的“真诚”,没准儿是人家社交场合的标准微笑。
这不叫“灵魂识别”,这叫“印象管理”! 咱们都是凡人,没有X光眼,看不透人心。您方把人类那点可怜的、极其容易出错的“第一印象判断”,包装成一个能直击灵魂的“超能力”,这不科学,更不靠谱。您方敢拍着胸脯说,您这“雷达”从来没报过错警?从来没把“装出来的”当成“透出来的”?
第二,您这“书和封面”的比喻,正好给我方送弹药啊!
您看一本书,封面设计得特合您胃口,标题特吸引您,您就断定“嗯,这一定是本好书”,立马想买回家——这行为叫啥?在出版界就叫“封面党”啊!等您买回家一读,发现内容稀烂,您会骂自己“当时怎么就被这破封面骗了呢?”。
一见钟情,就是这个情感世界的“封面党行为”! 您被一个精美的、符合您审美趣味的“人类封面”瞬间吸引,就脑补了里面全是锦绣文章。等真正“阅读”下去,发现货不对板,兴趣当然就消失了。这恰恰证明,当初让您“钟情”的,根本就不是那个您还不了解的“内容”,而纯粹就是那个您一眼就看上了的“封面”啊!
第三,您别把“见色起意”想得那么不堪,把我们人都想浅薄了。
“色”就只是五官身材吗?太窄了!“色”是一个人的整体呈现,是颜值、气质、穿搭、谈吐……所有这些外在元素打包在一起形成的“综合吸引力”。我们被这个“综合吸引力”瞬间击中,产生强烈的好感和接近的欲望——这个行为,给它一个最直白、最不绕弯子的名字,不就是“见色起意”吗?
您非要说这里面有什么“灵魂预感”,那好,请您解释一个现象:为什么绝大多数的一见钟情,都发生在对方符合自己审美偏好的人身上? 一个喜欢硬汉的,不会对花样美男一见钟情;一个喜欢文静淑女的,不会被火热辣妹瞬间击中。这筛选机制,从头到尾,不都是“色”在当家吗?哪里有“灵魂”说话的份儿?
所以正方辩友,别给这种原始吸引力披上“真爱”的华丽外衣了。咱们都坦诚点儿,承认吧——那一瞬间的“咯噔”,就是被“色”击中了,心动了,上头了。这不可耻,这是人性。
但您非要说这一瞬间就等于真爱,那才是对“真爱”这两个字,最大的不尊重。
喜欢喜灰:一见钟情于蔚青色请大家收藏:()喜灰:一见钟情于蔚青色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