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07章 丁洪涛动议干部,李尚武负责指挥

作者:邓晓阳与李朝阳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返程的汽车上,我和县委书记丁洪涛坐在一起,我立刻听出了丁洪涛这番话的弦外之音。


    于书记表面上是在批评常务副县长曹伟兵同志汇报工作不讲程序、不懂规矩,但更深一层的意思,显然是指向了我这个县长。


    作为县政府主要领导,我对副手在重要场合的发言负有审核把关的责任,更不用说涉及数百万资金安排的重大事项,没有经过县委主要领导点头和必要的组织程序,就向上级汇报,这确实容易授人以柄,也反映出在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方面存在疏漏。


    这个是于书记用一种非常含蓄但又极其明确的方式,强调县委的权威和集体领导。


    我语气诚恳地回应:"丁书记,您提醒得很及时。伟兵同志今天在会上汇报五百万防汛资金的事,确实是我事先没有把好关。这笔资金虽然年初在财政预算中有过预留考虑,但具体的动用程序和额度审批,确实应该先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这是我的疏忽,今后一定注意改进工作方法,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丁洪涛脸上露出颇为大气的笑容,摆摆手说:"朝阳同志啊,我也只是随口一说嘛,你到东洪工作时间长,情况熟,抓政府工作又具体,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咱们搭班子,就是要互相提醒、互相补台嘛。我只是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咱们还是要格外慎重。毕竟防汛资金关系到全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更要做到程序完备、手续规范。"


    "您说得对,"我接口道,"回去后我就让财政局和水利局抓紧准备详细方案,尽快提请常委会审议。"


    车子平稳地驶入县委大院,停在了办公区前。我们先后下车,丁洪涛并没有立刻走向自己的办公室,而是对我说道:"朝阳,要是这会儿不忙的话,到我办公室坐一下?关于防汛的后续工作,还有几件事,咱们再简单碰个头。"


    "好的,书记。"我点头应道,跟着他走进了县委书记办公室。


    办公室布置得整洁有序,靠墙的书柜里摆满了马列着作和些许的散乱书籍。我们在靠窗的沙发上落座。丁洪涛很客气地从茶几上的烟盒里抽出两支"红塔山",递给我一支。我接过烟,拿出火柴,先探身给他点上,然后才点燃自己的。


    丁洪涛深深吸了一口烟,让青灰色的烟雾缓缓吐出,似乎在借着这个动作斟酌词句。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说道:"朝阳啊,昨天于伟正书记除了强调防汛,还特别关切地问起了我们县的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情况啊。"他站起身推开窗户之后又缓缓落座,"书记的谈话给我很多启发,特别是强调,一个班子的战斗力,关键看团结啊。主要领导之间,更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你是东洪县的老人了,"他看着我,目光显得很诚恳,"对县里的情况熟,干部熟,基础熟,以后工作中,我有什么考虑不周、了解不透的地方,你这个老弟可不能袖手旁观,得多提醒、多帮衬啊。"


    我连忙说:"丁书记,您这话言重了,太客气了。县政府的工作就是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的,这是我的本分。我一定摆正位置,坚决维护县委的权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特别是您和常委会定下的事情。"


    丁洪涛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又摆了摆手:"好,朝阳,你有这个态度,我就放心了。具体政府那边的日常事务,你大胆放手去抓,我肯定充分信任,全力支持,不会干预过多。不过呢,"他话锋再次微妙地一转,声音压低了一些,"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感觉咱们县里有些关键岗位的干部力量,似乎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配置上可能还有优化的空间。比如,县委组织部和政法委这两个重要部门的主要领导岗位,很重要啊。选好人、用对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的效能。我的想法是,是不是可以考虑尽快把这两个岗位的合适人选确定下来,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我准备就这个问题,先和你充分沟通酝酿,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案后,正式向于伟正书记做个汇报。于书记对我们东洪的班子建设是非常关心和支持的,我相信只要我们俩意见一致,方案稳妥,于书记一定会支持的。"


    我听着于书记这番话,是在商量人事安排,但实则是在进一步巩固县委书记在人事问题上的主导权,并且巧妙地将于伟正书记这面大旗立在了身后。防汛资金汇报程序上的小小敲打,与此刻关于关键岗位人事安排的"通气",一收一放,一张一弛,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我心里暗道丁洪涛不愧是在光明区担任过常务副区长的。倒是充分展现了一位成熟领导干部的政治手腕和谈话艺术。


    既然丁书记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我自然不好再去回避。我直言说道:"丁书记,您说得对,班子配备确实很重要。不知道您心目中是否有合适的人选考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丁洪涛沉吟片刻,说道:"人选嘛,都是咱们自己的同志,咱们两个是外来干部,其他人啊最好是本土干部了。先说说政法委书记吧,我觉得公安局的党组书记田嘉明同志比较合适。田嘉明同志到东洪工作的时间也不短了,以党委书记的身份主持公安局的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临时性的状态,不能作为长久的模式。所以啊,我也给于伟正书记进行过汇报,于书记原则上同意,由田嘉明同志出任这个政法委书记。"


    他顿了顿,观察了下我的反应,继续说道:"至于副县长和公安局局长,这次选举恐怕就不宜进行了。毕竟县里面年前才刚刚开过人代会,我对人大代表的情况还不完全了解,贸然提名到县人代会上,我又担心出现什么意外。所以我的建议是,让田嘉明同志直接出任政法委书记,兼任公安局党组书记,至于公安局局长和副县长,下一步看情况再说。"


    我知道田嘉明本身是有一些问题的,但是东洪治安形势复杂,换一个东洪本地人上去我不放心,从外地再来一个公安局长,除了市局的孙茂安我比较认可之外,其他人我认为暂时还镇不住东洪县。如今,田嘉明将东洪公安已经带出来了,连续三个季度东洪公安的排名持续上升,并且在连续两个县发生了恶性的持枪抢劫案之后,东洪县仍然是没有任何风吹草动。上级对公安局的评价也逐步在提升。


    我表态说道:"书记让田嘉明出任政法委书记,我个人没有太大意见。我服从县委决定。"


    丁洪涛听完之后,笑了笑说道:"哎呀,朝阳同志,嘉明同志能到东洪县来工作,肯定是奔着你来的呀,你们这个老乡,你们平安县干部在整个东原,那都是有赫赫威名的呀。包括市局的张市长,李市长,还有郑红旗市长这三个同志,这还不算咱们组织部的学武部长。可都是平安系干部出身啊。"


    我已经听到了不少关于于伟正书记对山头主义的批评,我也明白这种山头主义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我马上反驳说道:"丁书记,这个话我可不敢认同啊。咱们东洪县的干部,个个都是党组织选拔任用的干部,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平安县的干部嘛。"


    丁洪涛笑笑,没有将这个话题继续下去,转而说道:"另一个岗位,县委组织部长。我想啊,焦杨同志现在还是兼任着组织部长,从干部使用的角度来讲,这实在是有些浪费名额了。所以我的意见是让焦杨同志辞去组织部部长职务,由县委办主任吕连群同志来出任组织部部长。"


    丁洪涛继续说道:"朝阳同志,这个是我给于伟正书记也通过气的方案,于书记也很认可。吕连群同志曾经代管过一段时间的组织部,对组织工作很熟悉。这个吕连群同志开展组织工作呀,应该是得心应手的。"


    我心里暗道这丁洪涛张口于伟正书记闭口于伟正书记,时时刻刻拿着于伟正书记来做虎皮扯大旗,但是以我对一个市委书记的了解,自然不会太过关心一个县里的副职领导班子配备。我马上说道:"书记啊,这件事情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意见。首先我并不是完全不赞同您的提议,焦杨同志担任县委副书记,主抓群团人事工作,我没有任何意见,也支持书记您的建议。但是让吕连群同志出任组织部部长,这一点我认为不妥。"


    我也观察了下丁洪涛的表情,见他神色如常,便继续说道:"原因也不复杂。在之前东洪县石油公司划转改革过程中,吕连群同志是犯过错误的,虽然这个问题不是原则性错误,但也受到了牵连。而且如今的吕连群同志处分在身,如果我们这个时候把吕连群同志放到组织部部长的位置上,我个人认为是不合适的。所以组织部部长人选,我认为不够成熟。书记,实在抱歉,关于这个吕连群的使用问题上,我实在不敢苟同啊。"


    丁洪涛脸上的笑容淡淡消失,转而略显郑重起来。他无意识地拍了两下自己的大腿,声音不大不小,说道:"朝阳啊,我认为吕连群同志是东洪本地人,对东洪的干部情况很熟悉,他成为组织部长,能方便我们更好的推动干部管理工作嘛。这一点我还是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呀。"


    我说:"书记,您坚持自己的意见,在这一点上我也要坚持自己的意见。这个还请您多多谅解。"


    丁洪涛看我没有退让的意思,反而笑几声,说道:"哎呀,这件事啊。我看干脆这样吧。放一放,搁置争议,成熟一个,调整一个。关于田嘉明的问题,我看要提上日程。在下次的常委会上,我看可以讨论。"


    我说道:"呃,书记,正好也有几个议题需要上常委会。"


    丁洪涛说道:"哎呀,这样吧,你把议题拿出来,我先研究。研究完了之后,我认为条件成熟的就上常委会,我认为条件不够成熟的,咱们就再放一放。"


    丁洪涛三言两语就展现了县委书记对县委常委会的绝对权威领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我回到办公室之后,刚刚坐下,县纪委书记苏清舟就敲门进来。


    苏清舟进门后说道:"县长,方不方便?我有点事情想向您汇报。"


    我说道:"苏书记,有什么事情尽管说吧。"


    苏清舟说道:"是这样,县长,我现在听到一些个别同志反映的问题,向您来做个汇报。"


    我马上问到:"苏书记啊,有话就直说。"


    苏清舟说道:"是这样啊,没有任何正式的举报,只是听到一些闲言碎语,我们随便聊聊。现在有一些声音县委统战部长,城关镇的党委书记向建民同志在城关镇工作上有些问题。"


    我听到是向建民心里有些着急,但面上还是十分沉稳,说道:"工作上有些问题是什么意思啊?苏书记,你也是当过兵的人,怎么说起话来变得扭扭捏捏了?"


    苏清舟当然知道向建民的背景和关系。作为市委书记钟毅曾经的秘书,作为副市长、公安局长李尚武的女婿,向建民的身份太过特殊了。


    苏清舟说道:"是这样啊县长,我只是给你提个醒。我们听到一些干部在反映向建民在城关镇收受贿赂,金额不小啊。"


    我听到之后说道:"什么?向建民收受贿赂?苏书记,听谁说的?这不可能吧。"


    苏清舟说道:"县长,您看您说话都没有底气。我们当领导的不可能保证另外一个人在经济上不犯错误。"


    我说道:"是啊,这个确实不好保证啊,消息来源可靠吗?"


    苏清舟点了点头说道:"有名有姓啊,据说是从公安系统那边传出来的声音。但是我们没有和当事人见面的打算,毕竟现在这只是小道消息在传,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容,也没有任何的举报。"


    我说道:"公安系统?公安系统什么人在传?"


    苏清舟想了想就主动汇报说道:"县长是这样,公安局有个叫陈大年的,在外面散播消息说他给了向建民块钱,然后呢,田嘉明就安排他担任集资房建设的项目办主任。还说这个向建民能量很大,收钱之后也办事,把他们家一个犯事的兄弟从刑事追责调整为了劳动教养。劳动教养嘛,毕竟不是刑罚。"


    听到这里,我感觉这些事情倒是有鼻子有眼啊,心里感到难道向建民这么经受不住考验,在这么小的问题上都能在阴沟里翻船?


    我说道:"这个事情都有谁知道?"


    苏清舟说道:"县长啊,这只是我在下面调研的时候,有干部以个人名义给我闲聊说起的。这事不算正式的举报,我们纪委也不可能因为谁几句话就采取立案措施。那样的话,纪委机关行政成本太高了。"


    我随即说道:"这样吧,向建民现在还在省委党校学习,你方便的时候还是给他打个电话,算是做个提醒。有这种情况的话,还是让他积极地向组织说明情况。"


    说完之后,我又补充说道:"不过苏书记,我也给你交个底,对向建民同志的人品和素质,我是充分信任的。这个同志是钟毅书记亲自调教带出来的干部,我认为不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苏清舟自然保持着纪委书记的谨慎,只是笑了笑说:"朝阳县长,你把话说得太绝对了。魏昌全,不还是周鸿基书记带出来的秘书吗?现在不是一样,涉案四百多万,给党和国家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恶劣影响吗?"


    我知道苏清舟前几天被抽调去办案去了。虽然苏清舟从来没有说我办的是什么案子,但我心里清楚,能抽调一个县的纪委书记亲自参与办案,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可想而知。我能够想到的就是魏昌全的事儿。


    我点点头,说道:"苏书记这样吧,还是按我刚才说的办,先电话提醒,直接询问。算是以朋友的身份了解情况。然后呢,于书记那边就先不要汇报,毕竟这事八字也没有一撇,我看呀,八成也是造谣。"


    交代完之后,我心里想着是时候该把田嘉明叫过来敲打一番了。


    送走苏清舟后,我让办公室主任韩俊通知田嘉明来我办公室一趟。


    临近下班的时间,田嘉明就赶到了。他穿着一身警服,显得精神抖擞,但眉宇间似乎带着一丝疲惫。


    "县长,您找我?"田嘉明进门后恭敬地问道。


    我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吧,嘉明同志。"


    等他坐下后,我直接切入正题:"嘉明啊,最近听到一些关于你们公安局的传闻,想找你了解一下情况啊。"


    田嘉明神色一凛,立即坐直了身子:"县长请讲,我一定如实汇报。"


    我沉吟片刻,说道:"听说陈大年在外面散布一些关于向建民同志的言论,说什么送钱办事之类的……。这些事你听说过吗?"


    田嘉明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说道:"县长,这件事我还不清楚,不应该啊,陈大年怎么会认识向书记。陈大年这个人啊,平时是有些不太靠谱,喜欢吹牛说大话。但是县长啊,关于他向建民书记行贿的说法,我看纯属无稽之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向前挪了挪板凳,继续说道:"至于说他兄弟的事情,妈的,就是偷王建广东西的那个惯犯,当初还找了我,我没搭理他,县长,您忘了,是您亲自批示劳动教养三年嘛,根本不存在什么从刑事追责改为劳动教养的特殊照顾。这些事情都是有案可查的。"


    我心里暗道,看来这个陈大年,是有些不着边际,我注视着田嘉明,缓缓说道:"嘉明啊,咱们都是老熟人了,有些话我就直说了。你现在主持公安局工作,下一步啊,可能要担任更重要的职务,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定要注意影响。对于一些喜欢搬弄是非的人,该管教的要管教,该处理的要处理,不能任由他们败坏公安机关的形象,更不能影响到全县的工作大局。"


    田嘉明连连点头:"县长放心,这件事我一定会妥善处理。回去后我就找陈大年谈话,如果确实是他造谣生事,一定严肃处理。"


    我点点头,语气缓和了些:"另外,关于你们局里集资房建设的事情,你们公安局要要慎重选择项目负责人,明白我的意思嘛!"


    "明白,县长。我们一定严格按照规定办事。"田嘉明郑重承诺。


    时间到了第二天在市委大院里。省水利厅副厅长刘乾坤组织召开了平水河防汛工程专题工作调研会。市委小会议室里烟雾缭绕,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市县两级的干部。随行的马处长通报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他翻开厚厚的检查报告,语气平稳地说道:"之前说到啊,我们对平水河的防汛工程进行了拉网式的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东原市对防汛工程和防汛工作是高度重视的,各县区特别是东洪县和曹河县在防汛工作上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特别是在河堤加固与应急处置方面,都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


    马处长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但是也可以看到,光明区的堤防工程现场管理较为混乱,组织不够有力,动员不够有效,施工现场效率不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施工机械调配不合理,存在窝工现象;二是劳动力组织松散,各施工段进度不平衡;三是技术指导不到位,部分堤段加固标准不统一。"


    马处长通报完情况之后,刘乾坤副厅长接过话头,他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扫过全场,面色微笑的说道:"瑞凤市长,各位同志,刚才马处长的通报啊,这些问题不是批评,而是排查出的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咱们市里面以解决问题的态度尽快去解决。我着重提一点,光明区的行动虽然迟缓,但是重视程度还是够的,动员了1万多群众上堤加固,这个积极性值得肯定。"


    市政府党组成员、光明区委书记常云超立即补充汇报,他脸上带着诚恳的表情:"乾坤厅长是我们水利厅的领导,也是我们光明区的老书记,对我们光明区一直厚爱有加。我们光明区除了动员了1万2000多名群众之外,还调配了400多台机械,争取对全区17公里的河堤进行重新加固。刚刚马处长的指示非常到位,我们确实存在现场管理混乱、调度不力的问题。这充分暴露出我们光明区的组织领导能力还有很大差距。"


    刘乾坤点点头,语重心长地说:"云超同志说到了关键。别说指挥1万2000人,就是指挥120个人,也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们都是当过领导的,都知道带队伍难啊。要想让这1万2000多名群众相互配合,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这个领导者,我认为应该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很强的个人魄力和指挥能力啊。"


    刘乾坤说着,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子,加重了语气:"这个工程不是四平八稳的工程,是防汛工程。防汛工程讲的就是时间和效率,同时也要讲质量。大家都知道新修建的堤坝和以前的堤坝牢固程度是不一样的。新修建的堤坝土质比较松软,耐冲刷度远远不足已经夯实的老旧堤坝。我说这个话的意思是,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市里面必须马上做出决断,加强对现场施工的指导。这是抢险啊,不是一般的工程。"


    王瑞凤副市长沉吟片刻,坦诚地笑着说道:"刘厅长,实不相瞒,让我搞些机关工作,我能干;让我搞些组织协调工作,我也能干。但是让我修大堤、修路修桥,说实话,我没有这个工作经验,没有这个工作履历,所以我不敢打这个包票啊。"


    刘乾坤微微一笑,提示道:"瑞凤市长,东原本身就有一个擅长组织的大将嘛。那就是你们市公安局李尚武局长。我对李尚武非常熟悉,他以前组织过几次大的工程,修河筑堤、平安县的建设都是他在前头指挥。只是他现在是公安局局长,不知道干这项工作还方不方便?"


    王瑞凤副市长立即表态:"有什么不方便的?李尚武同志本身就是我们东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副总指挥嘛。没问题,没有任何问题。"


    王瑞凤说的没错,东原大堤饱受水患影响,几乎每隔几年都要发生灾难性的洪水,包括去年的华东水灾,东原部分区县都受了些许的影响,水旱灾害就是东原的心头大患,每年花费在防汛抗洪上的资金都是以亿为单位,从上到下也成立了防汛抗洪指挥部。而正是众志成城的应对自然灾害的过程,也成就了伟大而不屈的精神,东原市防汛抗洪指挥部的指挥长是于伟正和张庆合,市里面几个副市长和各区县的党政一把手都是指挥部成员,而几个副市长都是副总指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散会之后,副市长王瑞凤专程安排秘书将李尚武请了过来。李尚武来到王瑞凤副市长的办公室,很自然地问道:"王市长,什么事?"


    王瑞凤将会议情况简要介绍后,郑重说道:"尚武同志,这是于书记亲自点的你的将。今年平水河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复杂,省上的专家根据风云二号卫星的研判和往年历史的水文资料分析,今年7月下旬,华北、华东地区都将迎来极为严重的水灾。去年华东水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十分惨痛啊!所以平水河的防汛工程对于整个东原省来讲都至关重要。咱们整个东原最重要的这条河就是平水河。"


    李尚武立即表态:"王市长,您要我做什么?我一定全力以赴。"


    王瑞凤副市长说道:"刚刚我和庆合市长、伟正书记商量之后,认为由您来统筹整个平水河的堤防修建工作,由你负责指挥,市里面各县区全权听从你的号令。沿河的几个县必须交由市里来统一指挥了,不然的话,无论哪个县出现决堤,损失的都是咱们东原啊。"


    李尚武郑重地点点头:"我知道问题的严重性。请瑞凤市长放心,我现在马上到平水河大堤上去看一看,了解一下情况,然后尽快把工作重心投入到防汛工程上去。"


    与此同时,在东洪县委大楼里,县委办主任吕连群将拟上常委会讨论的议题整理好,送到了县委书记丁洪涛办公室。要上常委会讨论,必须要经过县委书记点头,这是规矩。


    丁洪涛拿过吕连群手中的上会资料,翻看了几页之后,目光停留在"平水河大堤防汛工程"这个议题上。他沉吟片刻,用手指点着文件说道:"500万的资金修大堤?太多了吧。难道平时没有修没有管吗?上次曹伟兵县长汇报的时候就已经点出来了,东洪的大堤可以防50年一遇的洪水。怎么真要来洪水的时候还要拿500万上去?那不等于承认平时的工作干得不扎实吗?"


    丁洪涛拿起钢笔,拔开笔帽,在500万的数字上虚划了两下,最后下笔将500万直接改成了250万。他边写边说:"先给他们批250万。不然的话,一次性批500万,到时候万一没有什么洪水,这钱都打了水漂。我印象中去年喊防汛的口号喊得比今年还响,到最后雨也没下在东原嘛!受灾的是华东地区部分县市,不是咱们东原地区。"


    吕连群站在一旁,连忙附和道:"是啊,书记说得对。有些同志攥着钱袋子,就觉得钱是他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花多少就花多少,完全没有一个统筹规划。"


    吕连群这话正好迎合了丁洪涛的想法。丁洪涛虽然心里明白吕连群这样的人实属令人不齿的小人,但他也知道,干工作只用君子就干不出成绩。无论好人坏人,领导喜欢的始终是听话的人。丁洪涛内心颇为满意,点头说道:"老吕啊,你这个人什么都好,但是我就是搞不懂你是怎么得罪人的?"


    吕连群听到县委书记说自己得罪人,马上问道:"书记,您说得罪人是什么意思啊?"


    丁洪涛整了整脖子中的领带,说道:"是这样啊,我为了加强党对组织工作的领导,考虑到你曾经担任过组织部部长,也是个老组工干部了。结果你也没什么面子啊,我本来打算让你担任东洪县组织部长,但是从目前来看,基本上没有可能。有的同志反对你担任组织部长,阻力很大呀。"


    吕连群马上追问:"书记您不用说,我也知道是谁。他们总觉得我这个人给他们汇报少了,总觉得在李泰峰同志担任县委书记的时候,我没给他们面子。现在到了您这里给我上点眼药,我觉得很正常。我没有任何问题,就算在县委办主任位置上也能把工作干好。"


    丁洪涛摆摆手:"哎呀,也不可能一辈子只干县委办主任吧?你的年龄比我还要大,我总不能老是让你给我做服务工作,我这个心里过意不去。所以组织部长还是你来当。如果这件事情都办不好,我这个县委书记干起来也没有什么意思。"


    吕连群听到这话,脸上露出感激的神色,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谨慎地说道:"书记,组织部长这个位置很关键啊,既然有人反对,那就继续让焦杨副书记继续兼任,等条件成熟了再说嘛!"


    丁洪涛摇摇头:"不能再等了啊。现在县委班子配备不齐,很多工作都受到影响。我已经和于书记通过气,于书记原则上同意我的建议。下一步就是要上常委会研究,你要有个思想准备。"


    说到这里,丁洪涛似乎想起了什么,又补充道:"对了,关于那250万防汛资金的事,你一会儿去跟朝阳县长通个气,就说这是我的意见。如果他有不同看法,让他直接来找我。"


    吕连群连忙点头:"好的书记,我这就去办。"


    看着吕连群离开的背影,丁洪涛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口气。想着自己作为县委书记,权力啊,是斗争出来的,自己也必须在各种利益和关系中找到平衡点,既要推动工作,又要掌控大局。这其中的分寸拿捏,考手艺啊。


    喜欢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请大家收藏:()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