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四章 军令状

作者:鹿兮尔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青山苦笑着把办照遇到的坎儿说了。


    “……卡在街道和前置审批了。我想着,我这店开了,咱厂里职工下班买点熟食也方便不是?


    您看,厂里能不能以支持职工便利生活的名义,帮我出个情况说明?盖个厂里的章,分量肯定不一样。”


    魏强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身体往后靠在椅背上,沉吟道:


    “青山啊,你这个想法是好的。厂里给你出这个公函,也不是不行。但是——”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厂里的公章盖下去,就意味着我魏强和罐头厂,替你李青山的新店做了担保。这可不是小事。”


    他身体前倾,压低了些声音:


    “万一,我说万一,你的店在食品卫生、或者经营上出了什么纰漏,到时候追责起来,我是要挨板子的。


    厂里也会跟着受影响。这个风险,你想过没有?”


    李青山没有任何犹豫,迎着他的目光,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魏厂长,您说的这个,我懂!您能想到这一步,是替我、也是替厂里负责。”


    “我李青山今天就跟您立个军令状!”


    “第一,我这店,从原料到出锅,但凡入口的东西,卫生安全我负全责!出了任何问题,您唯我是问,我绝无二话!”


    “第二,您要是不放心,可以随时派人来查,我这后厨对您完全透明!”


    “第三,您帮了我这么大忙,厂里以后的职工福利,只要有用得上我这儿的地方,我全部按成本价供应!绝不让厂里和您吃亏!”


    李青山说完三条军令状,心口提着一块石头,眼神死死盯着魏强。


    屋里安静得能听见暖气片里的水声咕嘟冒泡。


    魏强脸色先是沉,指节敲桌子的声儿一下一下,像敲在李青山心口。


    就在李青山后背紧绷、几乎要冒汗的时候——


    “啪!”


    魏强忽然一拍大腿,猛地站了起来。


    “好!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那瞬间,李青山心里“咯噔”一下,紧绷许久的弦终于松了,胸腔猛地涌上一股热气,整个人差点笑出来。


    魏强当即拿起电话,交代办公室主任把这事儿办妥。


    拿着那封措辞正式、盖着“源城罐头食品厂”大红公章的公函,李青山心里踏实了。


    ……


    第二天,工商局。


    还是那个办事员,脸上挂着一股子敷衍,白眼翻上天。


    “昨天已经跟你讲清楚了,别浪费时间。


    下一位!”


    屋里几个来办事的人先是低声窃笑:“这小子要吃瘪了。”


    李青山默不作声,只把那封盖着“红星罐头食品厂”鲜红公章的公函递了过去。


    下一秒,全都傻眼,有人差点把嘴里的瓜子壳喷出来,呆呆看着办事员点头哈腰:


    “您放心,我这就给您办。”


    那一刻,李青山清晰感觉到,空气像被点燃了一样,所有人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从原本的看笑话,到此刻的惊疑、巴结。


    社会地位,就这么肉眼可见地翻上去了。


    办事员的语气热情得就像多年的老朋友。


    “厂里支持就好办!这样,经营范围我给你看看怎么规范填写……


    卫生证和健康证你得先去防疫站办,地址在……材料齐了你再拿过来,我尽快给你送审!”


    虽然流程依然少不了,但对方的态度从“堵”变成了“帮”,其中的差别,可谓天壤之别。


    李青山心里透亮,知道魏强这面大旗起了关键作用。


    他立刻点头:“哎!好嘞!太感谢您了!我这就去办,尽快把材料补齐!”


    他没再多说一句废话,道了谢就利索地转身出去,按图索骥,一个一个部门跑起来。


    几天后,当他拿着所有补齐的材料再次走进工商局时,那办事员效率极高,仔细核对了一遍,很快完成了流程。


    一周后,李青山顺利拿到执照。


    现下万事俱备,只剩开业!


    执照到手,李青山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但动作更快了。


    离开工商局,他直奔街角的复印社。


    这年头复印社生意冷清,老板正靠着柜台打盹。


    李青山掏钱打印了两样东西:


    第一样是广告传单。


    上面用加粗的字体印着:


    “青山卤味·腊月十六盛大开业!”


    下面罗列着猪头肉、卤下水、酱牛肉等品类,但最醒目的一行字是——


    “国营饭店老师傅陈厚朴亲传手艺,老味道回来了!”


    第二样是会员卡。


    粗糙的硬纸片上印着条款:


    预存五十享九折,八十享八五折,一百享八折。


    下方还有一行小字:“消费一元积一分,满百分赠卤鸡腿两个。”


    复印社老板看着这新奇的内容,嘀咕道:


    “搞这花里胡哨的,有用吗?”


    李青山只是笑笑,没解释。


    他心里清楚,在信息闭塞的年代,这种简单直接的广而告之,威力巨大。


    而陈厚朴的名字,就是砸向老饕们心里最重的那块石头。


    他把厚厚一沓广告传单塞给胡小宝:


    “两天时间,把源城的街巷全给我贴遍,电线杆、厂子公告栏、菜市场入口,一个都别漏!”


    胡小宝看着那堆纸,有点懵:


    “哥,这得贴到啥时候去?”


    “不想一辈子摆摊,就赶紧去!”


    李青山在他屁股上轻踹了一脚。


    胡小宝嗷一嗓子,抓起传单就冲了出去。


    接下来的两天,源城不少角落都出现了那张红纸广告。


    “陈厚朴”三个字果然勾起了不少老人的回忆,街头巷尾开始有人议论:


    “老陈头的徒弟开店了?”


    “他那手卤猪头肉,可是绝活!”


    宣传的风放出去了,李青山开始解决第二个问题:人。


    胡小宝干活卖力,但让他同时应对顾客、算账、推销会员卡,还得搞清楚积分兑换,简直要了他的命。


    李青山清楚,店里必须有个脑子清楚、能写会算的人。


    他在店门口贴了一张红纸招聘启事:


    “本店招聘营业员一名,要求:高中或中专毕业,细心稳重,待遇面议。”


    胡小宝看了直撇嘴:“哥,白贴!有那文凭的,早挤破头进国营厂了,谁来看咱这小店啊?”


    李青山没理他。


    他心里有自己的盘算:


    他要找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售货员,而是一个能理解他商业想法、能执行复杂会员制度,甚至未来能帮他管理更多门店的种子。


    国营厂的铁饭碗固然好,但也不是人人都挤得进去,或者人人都甘心一辈子熬工龄。


    他要找的,就是那极少数有不同想法的。


    启事贴出去两天,果然门可罗雀,偶尔有来看的,一问是卖卤味的,扭头就走。


    就在胡小宝觉得这事肯定黄了的时候,第三天下午,一个穿着破旧红色棉袄、围着旧围巾的年轻女人在店门外徘徊了好一会儿,才怯生生地推门进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