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8章 递交招标书

作者:崇山峻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例如某个工厂需要不锈钢螺丝,工厂老板派员工去外面采购,员工会根据自己对业务的了解,找寻不锈钢螺丝厂。


    这样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端。


    如果员工不了解港城的业务,他上哪里找不锈钢螺丝厂?


    而且这种点对点的商业沟通方式,不仅效率低,价格也不透明。


    只有建立长期合作的两家工厂,才能比较流畅的沟通。


    如果有一个平台,做为商业沟通的渠道,那就不一样了。


    某个工厂需要不锈钢螺丝,或者需要大批塑料粒子,登上报纸之后,会有对口的厂家和有需求的工厂联系。


    如果这份报纸有足够大的影响力,会有很多厂家在报纸上刊登自己的需求。


    也会有很多能够提供需求的厂家,联系报纸上提出需求的工厂。


    几家工厂一起竞价,提出需求的工厂自然能拿到最优惠的价格。


    还有一些做跨国贸易的公司,可能外国人需要一批衣架。


    他们也可以将需要衣架的信息刊登在报纸上,等着衣架厂上门联系。


    商业报纸发行商,可以收取需求方一定的费用。


    而且报纸发行商可以了解到,各个厂家,各个商品的价格,掌握港城最大的商业资源。


    想到这里,陈建业拿出小本子,记录上自己的想法。


    办一份商业报纸,绝对大有可为。


    “明天港城五家主流报纸上,就会有我们对外贸易部的招商信息,热得快是港城非常畅销的商品,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投标。”


    “希望不要太忙。”


    章君钢跟陈建业说道。


    “君钢同志,这次我们准备选取几个代理商?”


    陈建业问道。


    “不知道,我们这边给领导报五个备选名单上去,具体数量要看领导开会的结果。”


    “我预计应该是三个,加上谭永怀,刚好对应欧洲,美洲,东南亚,中东四个区域。”


    章君钢估摸着道。


    至于非洲,不在章君钢的考虑范围内。


    使用热得快需要电,非洲那边很多地方都没通电呢。


    “希望一切顺利。”


    陈建业平淡道。


    两人回去对外贸易部大楼休息。


    曹柴和龙启文已经在写召集报名商家开会的文稿。


    晚上的时候,李家成和雷洛照例来到对外贸易部大楼。


    陈建业下楼,坐上车。


    雷洛驱车,来到李家成的小作坊工厂。


    三人进入办公室。


    李家成泡茶。


    “明天报纸上会刊登对外贸易部招热得快代理商的信息,你们可以准备报名了。”


    “相关要求我跟你们说一下,我们用名扬印刷厂的名头参与招标,招标书上要体现我们的特色,例如文化传承,爱国情怀,为群众发声等等。”


    “要充分考虑国内的环境,说话措辞要称同志,不搞港城这一套。”


    陈建业作出指导。


    他了解国内的情况,招港城代理商,商家必须爱国,另外最好有一些家国情怀,领导喜欢这样的商人。


    李家成提笔记录。


    商议完事,雷洛送陈建业回到对外贸易部。


    翌日。


    对外贸易部门口来了很多人,他们手里提着资料袋,向前台工作人员递交参与热得快代理商竞标的资料。


    李家成也在其中。


    看到桌面上摞了十多份竞标资料,他有些担心,问工作人员:“你好同志,请问一下,这些都是竞标热得快代理商的竞标书吗?”


    同志这个称呼,是陈建业特意跟李家成交代的。


    开口必称同志,不要用经理,X总这些称呼,充满了资本主义的味道。


    “对,都是。”


    “这些还不是全部,早上递交的竞标书已经拿上楼了。”


    工作人员看了一眼李家成,回道。


    “小伙子,今天收了多少份啊?”


    李家成身后一个中年人发问,摸出一包香烟递过去。


    “少跟我来这套,把我当什么人了?”


    “你!给我滚出去,我不接受你的招标书!”


    工作人员勃然大怒,站起身,伸手指着中年人愤怒大喊。


    中年人尴尬的一批,点头哈腰离开。


    李家成额头见汗。


    难怪陈生交代他,不要给对外办事处的工作人员送礼。


    这帮人是真软硬不吃啊。


    李家成走出对外贸易部大楼,想着要不要联系一下陈建业,告知对方有很多人报名竞标。


    转念一想,陈建业这会可能就在查看竞标书,他知道的比自己清楚多了。


    李家成猜的没错。


    陈建业确实在看竞标书。


    准确的说,陈建业和章君钢三人都在看竞标书。


    陈建业,曹柴,龙启文三人初审,看完竞标书之后在上面画对钩或者叉,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理由。


    章君钢负责二审。


    如果维持一审结果,他只需要写上自己的名字。


    如果要推翻一审结果,章君钢需要找一审人员协商。


    唰唰!


    陈建业在招标书上花了很大一个叉,写上名字和拒绝理由,放在已批注的地方。


    章君钢拿起陈建业刚审核完的招标书,直接看结果。


    落款是一个很大的叉,理由是试图贿赂工作人员。


    章君钢快速扫了一遍招标书,略过方案部分,果然看到了商家隐藏的小心思。


    “呵呵,这个商家居然想让我们给他代理权,他赚的钱和我们分成。”


    章君钢嫌弃的把这份招标书丢在地上。


    实际上,像这样有小心思的商家并非单独一个。


    热得快在港城需求量很大,很多人为了获得热得快代理权,都会另辟蹊径。


    对此,章君钢态度非常鲜明。


    哪怕方案做的再好,包藏小心思的商家,一律拒绝。


    整个上午,陈建业四人都在审核招标书。


    吃完饭,四人休息了一个小时,继续审核。


    “咦,这个商家挺有意思,是一家印刷厂。”


    曹柴忽然说道。


    陈建业心念一动,知道名扬印刷厂的招标书落在曹柴手里了。


    “怎么说?”


    章君钢问道。


    “这家工厂的老板是潮汕人,非常爱国,坚持在港城讲粤语,传播传统文化,认可我们的道路。”


    “他表示如果获得热得快代理权,将会拿出两成净利润,回粤城开设学堂,修桥铺路。”


    曹柴递出手里的招标书。


    “他叫什么名字?”


    章君钢来了兴趣。


    领导最喜欢爱国商人,更别说愿意拿出利润,回国内盖学校行义举的爱国商人。


    这种事迹传出去,对于领导,对于对外贸易部都是一件非常正面宣传案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