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6章 步入正轨

作者:山猫追兔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我不知道母亲和周总之间是什么样的交情,但是凭借他今天对我的态度,我也能大概猜出个一二。


    他们两个之前一定是很好的朋友,否则周总不可能在我快要离开的时候,还特意和我说,之后会帮我介绍客源。


    周总的承诺,再加上我如今手中掌握的资源,我有信心,一定能让这家工厂在我手里重新盘活,让它变回妈妈当年经营时的模样,甚至更好。


    林雅如站在旁边听着,忽然抬手拍了拍我的肩膀。


    “你别怪我多嘴。你忙的时候也注意一点,别忽略了念安。这几天他不知道怎么了,很喜欢黏着人,但是又怕影响你工作,所以都只是偷偷和我说自己很想你。”


    我心里猛地一揪,低头看向正攥着我衣角、专心数樱花花瓣的念安,鼻尖忽然有些发酸。


    这些天我满脑子都是工厂维修、原料合同,确实没怎么好好陪他,连他睡前要听的绘本,好几次都只是让他自己翻着看。


    “我知道了。”


    我伸手把念安抱起来,他立刻顺势搂住我的脖子,小脑袋靠在我肩上,轻柔的呼吸扫过我的耳垂。


    “等这周末工厂那边不忙,妈妈带你去游乐园,好不好?就我们两个。”


    念安的眼睛瞬间亮了,从我的肩上抬起头,声音里满是期待。


    “真的吗?可以坐旋转木马吗?”


    “当然可以。”我捏了捏他的小脸,心里又暖又涩。


    不过是一句简单的承诺,就让他这么开心。


    林雅如看着我们,轻轻叹了口气。


    “你呀,就是把自己逼得太紧了。阿姨要是在天有灵,肯定也不希望你这么累的。”


    我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我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放在了筹备工厂开工上面。


    维修队在加紧马力重建厂房,我就抓紧时间去拉客户,周总给我的那本客户名录都被我翻得边角发了卷。


    但不得不说,周总确实用心,因为名录上面的每一家店铺,都被仔细标注了当年母亲合作时的偏好,让我联络的时候方便了许多。


    而除此之外,周总还给我推了个布料供应商的联系方式。


    电话里,供应商在知道我的身份之后,笑着开口。


    “你母亲当年跟我合作,从不压价但也从不让我亏,你是她女儿,我给你算个最低价。”


    挂了电话,我看着手机屏幕,忽然觉得母亲好像从没离开过。


    她留下的人脉、口碑,都在默默帮我铺路。


    一晃半个月的时间过去,维修队那边也传来了顺利完工的消息。


    我赶到工厂验收时,只见原本斑驳破旧的厂房已经焕然一新。


    墙面按照我的要求,被刷成了清爽的米白色,新采购的缝纫机沿着墙边整齐排列。


    阳光透过擦拭干净的玻璃窗洒进来,在机器上镀上一层温和的光晕,连空气里都少了往日的灰尘味。


    我走到车间中央,指尖轻轻拂过一台缝纫机的台面,冰凉的金属触感让我想起了母亲。


    妈妈,你会看到我现在的努力吗?


    当天下午,第一批布料准时送达。


    我跟着工人一起清点货物,确认无误后,这才将它们入库。


    老陈站在我的旁边,看着被规规整整摆放在仓库里的布料,忍不住感慨。


    “老板,咱们厂子终于要重新开工了。”


    我低低的应了一声,最后看了一眼那满满当当的仓库,这才让人关门。


    “老陈,以后厂里的生产,就多靠你盯着了。这次的事情,我希望不要再出现第二次了。”


    这次工厂重建,要不是因为我捏住了苏姚的把柄,从她那里拿了一部分钱回来,恐怕工厂到现在都没钱请到维修队。


    如果再发生类似的情况,那我是真的不敢保证,自己能在和苏城的这场对垒中成功了。


    老陈听了我的话,连忙点头。


    “放心,我这次肯定多盯着,绝对不会发生和上次一样的事情了。”


    我拍了拍老陈的肩膀,没再多说。


    工厂的事暂时落定,我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总算轻了些。


    想起前段时间打给宋毅然的那通电话,我最终还是决定回一趟实验室。


    前天宋毅然说药物调整方案初稿定了,我想趁这段时间和他一起把细节过一遍,早点让新做调整的药物投入临床实验阶段。


    推开实验室门时,仪器运转的低鸣声扑面而来,我许久没有听到这个声音,一时间还有些不太适应,下意识抬手按了按耳朵。


    宋毅然正坐在电脑前核对数据,桌面上还摊着厚厚的实验报告。


    他抬头看到我,眼底露出几分意外。


    “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工厂那边的事忙完了?”


    “嗯,第一批布料入库了,生产线那边我已经交给老陈了,他会盯着的,有什么问题也会联系我,所以我就先过来了。”我拉过一把椅子坐在他旁边,目光落在屏幕上的药物浓度曲线里。


    “方案先给我看看吧,具体改动了哪里?”


    宋毅然把打印好的方案递过来,翻开扉页,指尖翻过几页,最后在某一页停下。


    “你看这里,目前我拟定的小剂量组浓度是原来的七成,我们已经测试过了,这个浓度下皮疹反应的概率有很大可能会降低到1%以下,但药效维持时间需要再观察。”


    我逐行看着数据,忽然想起母亲当年化疗时痛苦的模样,突然开口问他。


    “能不能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稍微提高一点浓度?我怕剂量太低,对晚期患者的效果不够。”


    宋毅然沉默了几秒,随后便在电脑上调出了另一组实验数据。


    “其实我也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你看这个。这是我们用模拟模型做的药效预测,七成浓度配合用药频率调整,能在安全范围内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再提高浓度的话……”


    他指尖在屏幕上划出一条红色曲线,看着便让人觉得心惊。


    “皮疹反应的风险会直线上升到5%以上,这不符合临床安全标准,而且对患者来说,也很冒险。”


    我盯着那条红色曲线,指尖无意识地攥紧了方案纸。


    母亲当年被病痛折磨的样子在脑海里闪过,让我有些心急。


    “可晚期患者的时间不多,我怕……这个剂量起效太慢,他们等不起。”


    那种给人希望,最后又是绝望的感觉我太能理解了。


    如果可以,我希望所有的肿瘤病人还有他们的家属都不要经历这种事情。


    宋毅然放下鼠标,转过身认真看着我。


    “小梨,我懂你的心情,但药物研发不能只看快,更要求稳求慢。我已经和三家医院的肿瘤科专家沟通交流过了,他们都一致认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延长用药的周期,比冒着副作用风险提高浓度,缩短治疗时间更稳妥,患者的耐受度也会更高。”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