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3章 令人意外的收获

作者:疆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没事的大爷,计划赶不上变化嘛,您去城里买房养老是大好事,高粱米的事您别操心,我到时候去别的村再找找,总能订到的。”


    林枫怕大爷心里过意不去,赶紧补充道。


    大爷一听这话,脸上的不好意思少了点,反倒多了几分期待:


    “不,小林,我不是这个意思。”


    他赶紧解释,“刚才拆迁办的人跟俺们说,地里种着的庄稼,要是俺们还想要,后续还能回来收。”


    “可我跟你大娘去了市里,来回跑不方便,估计是回不来了。”


    “不过地里的高粱,再有不到两个月也就熟了,我寻思着你要是不嫌麻烦,就帮着照看照看,等熟了的时候,你直接收了就行,也别浪费了。”


    林枫这下是真愣住了,他完全没料到大爷是这个打算。


    反应过来后,他立刻点头应下:


    “那行啊大爷!您放心,我到时候多去地里看看,等收获了,我把卖高粱的钱给您打过去,一分都不会少!”


    “钱就不用了!”


    大爷一听林枫要给钱,赶紧摆摆手,语气透着股实在:


    “我现在和你大娘不差那两个钱,拆迁款下来够花了,那高粱你不收也浪费了,就当大爷给你留个念想。”


    话刚说完,大爷又觉得不对——林枫这孩子踏实,自己这么说,万一让他觉得是在施舍,伤了孩子的心可不好。


    他赶紧住了嘴,换了个语气,带着点不容拒绝的亲切:


    “给你你就拿着!大爷家也就这两亩地的高粱还值点钱,别的也没啥能给你的,你别跟大爷客气。”


    说完,不等林枫开口拒绝,大爷就背着布兜转身往村口走,一边走还一边摆手:


    “我跟你大娘还得去收拾东西,先走啦!”


    林枫看着大爷匆匆离开的背影,又看了看远处的高粱地,忍不住哭笑不得地站在原地。


    这大爷,还是这么实在,连拒绝的机会都不给。


    旁边的徐言一直默默看着这一幕,眼神里多了几分好奇。


    他没想到,林枫不仅把自己的事安排得明明白白,跟村里人的关系还这么好,连高粱大爷都愿意把地里的收成托付给他,看来之前是小看了林枫的“人脉”。


    徐言的目光还没收回,就被林枫察觉到了。


    林枫转头看过去,正好对上他的视线。


    徐言赶紧转回头,挺直腰板,摆出一副“我很正经在维持秩序”的模样,仿佛刚才的观察只是巧合。


    林枫看着他那故作严肃的样子,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一下——人啊,果然还是距离产生美。


    想当初第一次见面,徐言多正经一个人,话少又干练,怎么相处久了,越来越像唐杰他们那样爱“偷看”了?


    看来一个队里果然出不来两种人,就算只是呆一段时间要转队,也改变不了“传染”的属性。


    没几天,村民们就用实际行动刷新了林枫的认知。


    签完字拿到拆迁款后,大家撤出石头村的速度,比林枫想象中快多了。


    这事还是天天在村门口“把门”的徐言告诉他的,连细节都说得清清楚楚:


    “王家雇了三辆货车,连锅碗瓢盆都带走了,一看就是会过日子的,李家就雇了一辆小皮卡,估计好多东西都打算扔了,过得糙得很。”


    林枫听着徐言像“情报员”似的汇报,忍不住笑了:


    “你倒是观察得仔细。”


    徐言一本正经地答:


    “这也是工作的一部分,掌握村民动态,才能更好地保障你的安全。”


    林枫没戳破他——明明就是看热闹看入迷了,还非得往工作上靠。


    随着第一批村民撤出,轰隆隆的机械声就打破了村子的宁静。


    石头村每空出一片地方,穿着橙色工装的施工队就立刻冲了进来,挖掘机、推土机有序进场,原本的旧房子该拆的拆,扬起的尘土在村口都能看见。


    林枫从农场里望过去,能清楚看到施工队忙碌的身影。


    他早知道规划,实验楼和员工宿舍要赶在明年春天投入使用,毕竟种地得跟老天爷争天时,春天是播种的关键期,新场地早一天建好,就能早一天安排育种和种植计划。


    本地所有施工队都心知肚明这个时间紧,干活格外卖力,白天黑夜连轴转,只有吃饭的时候能歇口气。


    可这火热的施工场景,却给还没搬走的村民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原本有些人家没那么着急,想等月末把地里的庄稼收了、卖了钱再走,现在看着旁边轰隆隆的机械,不由得开始急躁起来。


    “这要是半夜睡着觉,自家房盖被拆了可咋整?”


    有村民站在门口,看着不远处的施工队,忍不住跟邻居嘀咕。


    虽然村支书特意挨家挨户保证“绝不会强拆,会等大家搬完再动工”,可看着施工队那股“抢时间”的架势,没人能彻底放下心。


    这种焦虑像风一样在剩余村民里传开,大家搬家的步伐明显加快了。


    以前还会慢悠悠收拾家具,现在恨不得当天打包当天走,连雇车都要抢着约最早的时间段。


    有村民甚至跟林枫商量:


    “小林,我家地里的白菜还没熟,你要是不嫌弃,就帮我收了吧,我实在等不及了!”


    林枫看着村民们着急的样子,也没推辞,一一应下。


    都是乡里乡亲,能帮就帮。


    徐言在旁边看着这一幕,跟林枫感慨:


    “没想到施工队一来,比咱们劝着搬还管用。”


    林枫笑着点头:


    “主要是大家怕耽误事,毕竟庄稼和房子比起来,还是先保住家当更重要。”


    临近秋收,农大的学生们更是忙得脚不沾地。


    地里的作物到了最后关键期,不管是玉米、蔬菜还是特色品种,都需要格外精心对待。


    999步都走了,绝不能在最后一步出岔子。


    张铭每天都带着学生们往田里跑,重点盯着那几株巨型南瓜,一天要给它们量三次腰围。


    即便测量频率这么高,大家还是能明显察觉到巨型南瓜惊人的生长速度,原本只到成年人腰部的南瓜,没过几天就快齐胸高了。


    更让人欣喜的是,南瓜的颜色也在变化,从一开始的青绿色,渐渐转向讨喜的桔黄色,表皮也变得愈发光滑饱满。


    有学生忍不住对比:“跟李教授那边试验田的南瓜比,咱们这长势和成熟速度也太快了!”


    张铭笑着点头,心里却清楚,这离不开他家枫哥的努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