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章,南国风骨(1)

作者:幸运的七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夕阳倾洒在金阙楼三层的青砖碧瓦之上,将灯红映得更加照人。


    这座离京最大的青楼,今日楼内楼外早已人山人海,众多文人学士齐聚一堂,只为一睹南国欧阳大儒风采。


    也好奇他与近日风头正盛的勇冠候世子为何会同来此地?


    而金阙楼三层的雅阁内,熏香袅袅。


    一人于珠帘后专注抚琴,曲调悠扬。


    而在珠帘之外,陆尺与欧阳穆相对而坐,案几上青花瓷茶壶还冒着丝丝热气。


    陆尺微微抽着眼角冲着这位南国大儒礼貌一笑。


    他这会儿还真有些懵,刚出皇城便给拦住了,然后就被拉到了这个地方。


    尽管不知道这位南国大儒拉自己来金阙楼做什么?但至少可以肯定不是为了快活。


    “陆世子莫要见怪!”欧阳穆拎起青花瓷壶,亲自给陆尺倒了茶。


    “今日相邀,一是,因老朽自从读了你那半首《将进酒》实在心痒的紧,想寻得下半首。二来,也是受我国主所托,带来一首新词,想请世子品评一二。”


    陆尺听闻欧阳穆提及《将进酒》下半首,心中不由苦笑,他还没想好理由呢。


    尽管如此,在诸国闻名的大儒面前,他却依旧保持着谦逊。


    “欧阳先生谬赞了。那日不过灵光一现,偶得半首,已是侥幸。下半首……实不相瞒,至今仍未觅得佳句,恐负先生厚望了。”


    “是吗?”欧阳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很快便恢复如常,他理解诗词创作有时确实需要机缘。


    他不再强求,转而从袖中取出那卷宣纸,珍重地置于案几之上,缓缓展开。


    “无妨。既然如此,老夫这里有一首我国主所作《蝶恋花·春暮》,还请世子品鉴,不吝赐教。”


    陆尺凝神看去,那纸上字迹清隽飘逸,带着一股难言的贵气与才情。


    他下意识轻声念出声:“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念完这南国国主的词作,陆尺眉头拧做一团。


    倒不是这词做的不好,而是与上次一般,给他一种熟悉的感觉,只是他无论如何也想不起。


    又细细品味一番后,他抬起头,赞赏道:“南国主果然词采斐然。此词婉约清丽,情景交融,尤其‘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一句,将相思之苦与天地茫茫之感结合,意境深远,乃是上乘之作。”


    陆尺对诗词并不精通,只能尽可能模仿着楚飞鸿老太傅点评诗作的模样。


    得到他的肯定,欧阳穆老脸上也露出一丝肯定,暗道坊间那些传言,实在是无稽之谈。


    “世子慧眼。只是……在老夫看来!此词虽佳,若与世子那半首《将进酒》的豪迈不羁、气吞山河相比,在气魄与神韵上终究是落了下乘。”


    欧阳穆话锋随即一转,语气变得有些复杂。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陆尺,带着一种文人间的坦诚与期许。


    “老夫有个不情之请。若世子明日能补全《将进酒》。我南国便不必拿出这首《蝶恋花》,也算是……为我国主保全些许颜面。不知世子意下如何?”


    这几乎是一种变相的认输与恳求了,以欧阳穆的身份,能说出这番话,足见其对陆尺诗才的推崇,也可见其对南煜声誉的维护。


    陆尺闻言,顿时陷入沉默。


    这老头这么执着吗?


    要不要把《将进酒》下半首告诉他?明日大朝会他若直接认输,倒也省事了。


    只是一旦背出来,那便需要为下半部分寻了个理由了。


    陆尺沉吟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茶杯边缘摩挲,一时陷入了纠结。


    欧阳穆见他面有难色,心中暗叹一声,只以为他确实无法补全。


    可就在欧阳穆准备放弃时,陆尺却忽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彩。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欧阳穆耳中:


    “欧阳先生,《将进酒》下半首,晚辈确实力有未逮。不过……不过新词倒是有一篇。”


    此话一出,欧阳穆脸色微变,刚端起茶盏的手微微颤抖起来。


    他想起眼前这位世子拢共作诗一首半,且都保持上乘水准,眼中不由浮现期待之色:“愿闻其详!”


    陆尺顿了顿,起身走向窗边,推开了木窗。


    但见日头尚未完全落幕,一轮新月却已经露出了头。


    “这词乃是中秋佳节所作,还请欧阳先生品鉴......”


    说完,陆尺眺望着远方,似乎在回忆着什么?眼神也变得悠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念到此处,欧阳穆手中的茶盏慢慢放了下去,瞳孔慢慢放大。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当这一句念出,欧阳穆脸色已然变得无比凝重,就连抓着茶盏的手都在微微颤抖,就连那珠帘后的琴声都是微微一滞。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词吟罢,雅阁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珠帘后的琴音不知何时已然停止。


    欧阳穆整个人如同被定住一般,脸上充满了极致的震惊与难以置信。


    他嘴唇微微颤抖,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竟发不出任何声音。


    这首词他从未听过!


    但在听完以后便明白,这大概是世间最好的词了!


    即便是自家那位以词作闻名天下的国主,也不可能超越。


    其意境之超然,思想之深邃,情感之真挚,语言之精妙,已然超出了他过往对词作的所有认知。


    上阕奇逸浪漫,对月发问,飘逸如仙;下阕缠绵悱恻,由月及人,道尽人世悲欢。


    最终又以“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升华,字词间可见其胸怀之宽广。


    与这首词相比,自家国主那首《蝶恋花》,竟还在吟风弄月、伤春悲秋。


    这让欧阳穆这位南国大儒,第一次感受到了绝望。


    哪怕当年他只身面对离朝群臣都未曾有过这般心情。


    “此词……此词何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