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月时间,焚风反抗军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在十四行诗这名新任“特别行动协调官”的精妙调校下,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运转得愈发顺畅和高效。她那些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后提出的建议,从陆空协同协议到单兵装备优化,从后勤补给线路到战术训练大纲,被逐步应用到部队的日常和战备中,效果开始显现。
真正的考验来自战场。云茹策划了一次针对加拿大境内一处关键厄普西隆战争工厂的突袭行动,旨在削弱敌军对阿拉斯加要塞的装甲压力。她派遣了一支精干的轻型坦克连执行此次任务。
按照以往的习惯,这类突袭多半会依赖坦克连自身的速度和火力。
但这次,坦克连的连长——一位曾经对十四行诗将信将疑的中年军官——在仔细研读了十四行诗提交的《关于小规模装甲部队敌后渗透的协同建议》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主动申请,额外协调了一支擅长山地和城镇作战的步兵团,以及一支专精于信号屏蔽和电子欺骗的电子对抗连一同行动。
行动过程完美印证了十四行诗的前瞻性。电子对抗连率先发难,成功干扰并模拟了敌军的巡逻信号,为坦克连悄无声息地接近工厂创造了绝佳条件。
步兵团则提前清除了外围警戒哨,并占领了制高点。当坦克连发动主攻时,步兵团提供了精准的侧翼保护和巷战支援,而电子对抗连则持续压制着敌军的通讯和防御系统反应。
结果远超预期!他们不仅以极小的代价迅速摧毁了整座战争工厂,更利用工厂爆炸引发的混乱和电子压制创造的时间窗口,顺势伏击了闻讯赶来增援的三支厄普西隆精锐重型坦克团,将其逐一击破!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打扫战场时,他们竟然在废墟边缘发现并成功缴获了一台因通讯中断而被遗弃的、完好的厄普西隆机动建设基地车!
而这一切辉煌战果的最大亮点是:参战部队无一人阵亡,仅有数人轻伤!
消息传回阿拉斯加要塞,举座皆惊!这不仅是战术上的胜利,更是一次对焚风新战术体系和协同能力的极致肯定。云茹在指挥中心接到战报时,激动得重重一拳砸在桌面上:“干得漂亮!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战斗力!”
毫无疑问,这次行动参战部队荣获集体三等功。而所有人都清楚,幕后最大的功臣,当属那位提出了关键协同建议的十四行诗。经指挥部一致决议,授予十四行诗个人二等功!
当晚,食堂被特意布置过,一场热烈的庆功宴在此举行。 空气中弥漫着食物香气和欢快的气氛,参与行动的将士们成了绝对的焦点,但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聚焦在略显羞涩、被云茹硬拉到主桌的十四行诗身上。
云茹首先举杯,脸上洋溢着许久未见的畅快笑容:“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的不仅是一场伟大的胜利,更是庆祝我们焚风反抗军找到了通往更强未来的钥匙!这次行动,完美展现了多兵种协同的威力!而这一切,离不开我们新任特别行动协调官——十四行诗的卓越贡献!她的智慧、她的汗水,化为了战场上实实在在的胜利和兄弟们的平安归来!这杯酒,敬十四行诗!敬我们所有的功臣!”
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阿丽兹挤到十四行诗身边,用力拍着她的肩膀,嗓门洪亮:“行啊十四行诗姐姐!以前不声不响的,现在一出手就搞这么大动静!零伤亡干掉一个工厂外加三个坦克团?还捡了个基地车回来?你这脑子怎么长的?太厉害了!以后我可就跟你混了!”
菲因也端着酒杯走过来,一向沉稳的他眼中也满是赞许:“十四行诗,说实话,你刚上任时,我还有些担心。但现在,我服了。你的那些建议,不是空谈,是真正能救命、能打胜仗的东西。我手底下的兄弟们都很看好你,辛苦了!”他郑重地敬了十四行诗一杯。
这时,一个平静却引人注目的声音响起:“我一直都知道,她可以的。”
众人望去,只见维尔汀不知何时也来到了庆功宴现场,她站在稍远的地方,手里端着一杯清水,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却无比真实的微笑看着十四行诗。
她没有多说,但那双恢复清明的灰色眼眸中流露出的骄傲和肯定,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分量。十四行诗与她对视,脸颊微红,心中充满了暖意。
面对潮水般的赞誉,十四行诗显得十分不好意思,她站起身,谦逊地说:“大家过奖了!功劳是属于所有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的!我只是做了我分内的工作。如果没有云茹姐的信任,没有维尔汀……司辰以前的教导,没有各位战友的配合,我再多的想法也只是纸上谈兵。未来的路还长,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她的谦逊和顾全大局,更是赢得了所有人的好感。庆功宴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人们纷纷向十四行诗敬酒,向凯旋的将士们致敬。
但庆功宴的欢庆气氛尚未完全散去,一层新的、更加沉重的阴云已然笼罩在阿拉斯加要塞上空。接连不断的成功骚扰与打击,显然彻底激怒了远在南极的厄普西隆高层。一份由云茹直接指挥的精锐电子对抗营冒死截获并破译的绝密情报,被火速送到了指挥中心的核心桌面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情报内容令人窒息:厄普西隆军正在大规模集结!其目标明确无比——动用其太平洋舰队主力、精锐的地面装甲集群以及强大的空军力量,兵分两路,同时向阿拉斯加要塞和非洲的焚风综合基地发动一场旨在彻底毁灭的“雷霆扫荡”行动。这不再是骚扰或试探,而是倾巢而出的决战信号!
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雪前的死寂。所有高级指挥官和核心成员——云茹、拉什迪(通过加密通讯接入)、维尔汀、十四行诗、菲因、阿丽兹、马尔翁等人——齐聚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严峻。
如何应对?是攻是守?基地内部瞬间产生了尖锐的意见分歧。
十四行诗率先站了出来,她的眼神锐利,语气坚定,显然早已根据情报和手中的数据进行了推演。她快步走到巨大的战略地图前,拿起光笔,在太平洋区域和加拿大边境线上划出清晰的箭头:
“云茹姐,各位!我认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被动地龟缩在要塞里等待敌人上门!那样只会让厄普西隆从容地完成部署,发挥其兵力优势,我们将陷入绝对的被动!”
她的声音清晰而有力,提出了一个以攻为守、主动出击的激进方案:
“第一,太平洋方向!我们新整编的海军舰队,加上上次缴获的机动基地车快速生产的海军单位,应立刻集结优势兵力,前出至太平洋关键航道!利用我们对局部海域的熟悉和我优化的通讯指挥系统,寻找机会拦截、骚扰,甚至伺机重创厄普西隆的登陆舰队!哪怕不能全歼,也要最大限度延缓其登陆时间,打乱其进攻节奏!”
“第二,加拿大陆地边境!我们不能让厄普西隆的陆军毫无压力地推进到我们的要塞门口。我建议,立刻组织精锐的快速反应部队,配属强大的装甲和电子战力量,主动越过边境,在加拿大境内的预设有利地形设伏! 目标不是正面硬撼,而是利用偷袭、伏击,重点打击他们的先头部队、后勤补给线,甚至偷袭他们在加拿大境内的前进基地!我们要让他们的陆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代价,让他们无法全力围攻阿拉斯加!”
她目光灼灼地看向云茹:“这是我们利用近期战斗力提升的势头,掌握主动权的唯一机会!以攻代守,才能化解对方的兵力优势!”
十四行诗的计划充满了年轻人的锐气和战术上的想象力,也符合她一贯善于发现并利用敌方弱点的风格。不少年轻军官,尤其是海军和陆军中渴望建功的将领,听得眼中放光,暗自点头。
然而,云茹在仔细聆听了十四行诗的计划后,却缓缓地摇了摇头。她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阿拉斯加要塞的位置上,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十四行诗的计划很大胆,也很有吸引力。但太过冒险了!”云茹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十四行诗身上,
“我们刚刚恢复元气,海军力量虽然有所增强,但与厄普西隆经营已久的太平洋舰队正面碰撞,胜算几何?一旦前出舰队被优势敌军缠住甚至歼灭,我们将彻底失去制海权,阿拉斯加将门户大开!”
“至于主动深入加拿大境内作战?”云茹的眉头紧锁,“那里是厄普西隆的控制区,我们缺乏可靠的补给和支援体系。一旦伏击不成反被包围,派出去的精锐部队就可能全军覆没!这会严重削弱我们本就有限的防御力量!”
一直沉默的维尔汀也开口了,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那是经历过巨大创伤后的审慎:“我同意云茹的意见。阿拉斯加是我们的根基,要塞防御体系是我们最大的依仗。主动出击,力量分散,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稳固防守,等待时机,更为可取。” 她的立场基于对风险的深刻认知和确保根基不失的考量。
顿时,会议室里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以十四行诗、阿丽兹和部分年轻气盛的军官为首的“主攻派”,和以云茹、维尔汀、拉什迪(远程)及大部分稳重老将为首的“主守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畏首畏尾只会错失良机!等敌人兵临城下就晚了!”
“盲目出击才是自取灭亡!我们要对全体将士的生命负责!”
“我们有能力在运动中歼敌!”
“我们有信心在防御中耗死敌人!”
争吵声越来越高,气氛变得紧张,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会议陷入了僵局。
就在争论最激烈的时候,云茹猛地一拍桌子,让所有人安静下来。她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特别是情绪激动的十四行诗和面色凝重的维尔汀。作为最高领袖,她必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战略中,找到一条最适合焚风生存与胜利的道路。
她深吸一口气,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太平洋和阿拉斯加山脉,声音沉稳而有力,提出了一个融合双方优点的 “攻守兼备,梯次阻击” 的综合性作战方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们的争论都有道理,但或许我们可以这样:”
“第一梯队(攻势防御):采纳十四行诗的部分建议,但不出动全部海军主力。组建一支由高速鱼雷艇、潜艇和少量突击舰组成的 ‘海上游击舰队’ ,不寻求大洋决战,而是在敌登陆舰队靠近阿拉斯加沿岸的复杂水域,利用暗礁、冰山林立的环境,进行持续的骚扰、偷袭,迟滞其登陆速度,消耗其兵力,而非硬碰硬。”
“第二梯队(弹性防御):在加拿大边境我方一侧,依托有利地形,预设伏击圈和机动防御阵地。派出数支精锐的 ‘边境猎杀小队’ (由菲因指挥),并非大规模越境进攻,而是 前出至边境线进行侦察和有限度的偷袭,重点打击敌先头部队、侦察单位和后勤节点,让敌人无法安稳地推进到我们的核心防线前。”
“第三梯队(核心防御):主力部队则依托阿拉斯加要塞及其外围永备工事,由我和维尔汀亲自坐镇,构筑最坚固的防线。这才是我们决战的舞台!我们要利用要塞的强大的信号抑制、心灵干扰和密集的防御火力,将来犯之敌牢牢吸引并消耗在要塞之下。”
云茹看着十四行诗和维尔汀:“这个方案,既包含了主动出击的元素,打击敌人于运动之中,又确保了我们的核心根基稳固,避免了孤注一掷的风险。它结合了十四行诗的锐气和维尔汀的稳健。你们认为如何?”
这个方案,既满足了十四行诗希望主动削弱敌人的意图,又符合云茹和维尔汀确保根基安全的底线,体现了高超的战略平衡艺术。
十四行诗仔细思考后,点了点头,表示认可。维尔汀也微微颔首,认为这个方案更为周全。
于是,焚风反抗军全军上下,开始紧锣密鼓地按照这套“攻守兼备”的方案,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风暴。
而与之相对应的……
南极基地,厄普西隆心脏地带。最深层的指挥中枢会议室,与其说是作战策划室,不如说更像某种邪恶神只的殿堂。
幽蓝色的光芒从地板和墙壁的缝隙中渗出,映照着阿拉斯加地区的地形图以及双方兵力部署的模拟光点。
围坐在会议桌旁的,是数名身着华丽异教服饰的厄普西隆高级指挥官。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近乎盲目的自信和迫不及待的嗜血欲望。
会议刚刚开始,一位身材肥胖、手指上戴满宝石戒指的异教就率先用他洪亮的嗓门打破了沉默,他挥舞着粗短的手臂,指向全息图上那代表焚风反抗军的、稀疏得可怜的光点:
“诸位!看看!这就是让我们费尽周折的焚风残党?简直像撒在雪地上的几粒芝麻!我麾下的钢铁洪流只需要一次冲锋,就能把阿拉斯加这些可笑的工事连同里面那些老鼠一起碾成粉末!”他哈哈大笑,肥肉随之颤抖,“要我说,根本不需要什么复杂的计划!直接A过去!用绝对的力量碾压他们!”
另一位面容阴鸷、穿着带有骷髅装饰长袍的异教冷冷接口,声音如同毒蛇吐信:“没错。心灵军团已经准备就绪。那些焚风的顽固分子,将会在伟大的尤里意志面前跪地求饶,或者变成我们新的傀儡士兵。这场战斗,与其说是战争,不如说是一场围猎。我们只需要考虑如何玩得尽兴。”
一个看起来相对年轻、但眼神狂热的异教迫不及待地补充:“我的梦魇特种部队已经饥渴难耐了!我们可以直接超时空传送到他们的指挥部,把云茹、维尔汀那些头目的脑袋拧下来当酒杯!速战速决,还能赶上庆功宴!”
会议室内充满了快活而傲慢的空气。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内容无外乎是如何用最粗暴、最直接的方式展示厄普西隆的武力,如何瓜分胜利后的战利品,甚至开始争论谁麾下的部队应该担任主攻才能获得最大功勋。
没有人认真分析焚风可能依托地形进行的防御,没有人考虑过之前小股部队遭遇的失利所暴露出的问题,更没有人将焚风反抗军视为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对手。在他们眼中,这只是一场毫无悬念的、一边倒的屠杀前奏。
“够了!”
一个冰冷、饱含着极致不耐烦与厌恶的声音,如同一条鞭子,猛地抽碎了这喧闹的假象。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主位上。那里,利布拉正慵懒地斜靠在宽大的座椅里,一只手撑着下巴,另一只手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敲击着扶手。
她今天穿着一身紧身的暗紫色作战服,勾勒出危险的曲线,猩红色的眼眸半眯着,扫视着在场每一个异教的脸,那眼神就像在看一堆令人作呕的垃圾。
“听听你们都在说些什么?”利布拉的声音甜腻,却带着致命的寒意,“碾压?围猎?拧脑袋?你们是刚从哪个幼稚园游戏里跑出来的蠢货吗?”
她猛地坐直身体,前倾压迫向全息桌,目光锐利如刀:
“焚风是像蚂蚁一样弱小,但蚂蚁多了也能咬死象!更何况他们现在缩在阿拉斯加的乌龟壳里!那里有信号抑制器!有复杂的地形!还有维尔汀和她的那个小贱人十四行诗这帮神秘学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她指着全息图上焚风要塞的方位:“你们以为云茹是傻子吗?她会等着你们大摇大摆地走过去把她踩死?用用你们那被心灵能量灌满却空空如也的脑子!”
利布拉的训斥让刚才还意气风发的异教们瞬间噤若寒蝉,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们可以看不起焚风,但绝不敢挑衅利布拉的权威和怒火。
利布拉看着他们这副怂样,更加烦躁地啧了一声,重新瘫回座椅,挥了挥手,仿佛驱赶苍蝇:
“算了,跟你们这群废物讨论战术,简直是对牛弹琴。”
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残忍而兴奋的光芒,自言自语般低语,却又让所有人都能听见:
“既然你们这么喜欢‘碾压’……那这次就由我亲自来陪他们玩玩。”
“我会让他们知道,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乌龟壳和小心思,都是徒劳的。”
“至于你们……”她冷冷地瞥了一眼在场的异教,“管好你们的部队,按我的指令行动。谁要是敢擅自行动,坏了我的兴致……我不介意在收拾焚风之前,先清理一下门户。”
说完,她不再理会众人,闭上眼睛,手指轻轻敲打着太阳穴,仿佛已经在脑海中开始策划一场血腥而华丽的毁灭盛宴。
会议室里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以及利布拉身上散发出的、令人不寒而栗的冰冷杀意。
与焚风那边严谨甚至带有争议的战术讨论相比,厄普西隆的高层会议,更像是一场由任性而危险的神明主导的、单方面的死亡宣告。
喜欢1999年后的我们请大家收藏:()1999年后的我们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