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海和顾慕言会面的理由也很简单。
名义上来说,他虽然是顾慕言这个名誉顾问的领导,但谁都清楚,只要顾慕言一句话,他这个行长明天就能提包走人。
顾慕言的身份不能简单看作是一位商人,尤其是在南都这种地方,对方说的话能够直接传入南都书记的耳朵里。
而且书记非常愿意配合顾慕言做事,这可就相当的恐怖了。
等于说,如果顾慕言愿意,在南都这个地方。他几乎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而且这份影响力也不仅仅局限于南都,他要是愿意去到任何一个城市,当地的领导班子都会笑眯眯的扫榻相迎,巴不得他入驻自己的辖区。
这就是纯粹的个人能力带来的辐射。
瞿海对自己的斤两和定位心知肚明,于是主动向顾慕言提交了拜帖,并且没过多久就约定好了见面的时间。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瞿海干脆就坐车来到了顾慕言的家里。
刚来到门口,他就被面前的景象给震惊了。
一大片精致而又设计奇妙的建筑在绿意中若隐若现,仅仅只是靠近这里,便能够察觉到此处建筑的不凡。
那是一种自然和设计巧妙结合的感觉,随处都是一幅漂亮的风景,耳边还能够听到翻腾的海浪……
收起了眼底的羡慕,瞿海很快在接待人员的带领下见到了顾慕言。
并且一来就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完全没有作为一个行长的架子。
“顾总,真是久仰大名,百闻不如一见呀!”
瞿海笑着快步靠近,同时主动伸出了双手和对方握在一起。
“我可是在来到南都之前就听说了,您这样的青年企业家,银行家,实在是南都本地之幸啊……”
“哪里哪里,瞿行长大名我也是听过的,听说你之前在央行工作?”
瞿海没想到这位传说中的顾慕言居然这么好说话,对方整个人身上散发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和力,让人忍不住心生好感。
而且对方不只是客套,居然能够准确说出他之前的工作位置,显然是真的做过了解!
瞿海顿时受宠若惊,连连自谦。
有了这样的铺垫,两人接下来的交谈过程相当顺利,瞿海也越发感觉到了面前顾慕言的特殊之处。
这样的一位大企业家,交谈起来却是没有半点障碍,而且非常的亲和,尤其是身上那种气质……
真的让人感受不到半点不适。
和很多暴发户有着明显的区别。
瞿海内心一直感慨,直到都走出了顾家的大门,他脸上的神色依旧没有完全消失。
“行长,发生了什么事吗?我看你心不在焉的?”手下的一位助理忍不住轻声询问。
“没事,就是隐约明白了这位传说中的顾总,为什么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了。”
“为什么?”助理下意识询问。
“因为他懂人心啊!”瞿海笑着叹了口气,然后带着一脸懵逼的助理转身离去。
瞿海很清楚,无论是什么样高大上的事物,它的背后都只有一个核心因素,那就是人。
商业,政治,本质上和家庭生活,寻访交友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就是要学会考虑人的因素而已。
从刚刚顾慕言的表现就能看出来,这位顾总,真的是一位把握人性的高手。
哪怕是面对地位明显低于自己的人,对方也没有展现出半点倨傲,反而可以让双方都感受到一种舒适和惬意。
甚至地位低于他的人,还会因为自身被尊重而感到欣喜,很难不对这个男人产生好感。
瞿海轻轻摇了摇头,渐渐把脑海中的这些思绪甩了出去。
他今天来拜访顾慕言的目的很简单,而且现在也基本都达到了。
首先就是混个脸熟,毕竟在南都这种地界上,顾慕言说话,很多时候比官方还管用。
其次就是和对方沟通一下后续的金融措施,双方一个控制着商业银行,一个控制着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在很多方面都有互补的空间。
好在最后没出什么乱子,商讨比较顺利。
顾慕言回到家后,依旧是照常锻炼了一番身体,保证自己的身体状态,然后给自己充电。
看看论文,新闻,网上冲冲浪什么的……
也就是在这一个时间段里,他在网上发现了一些和自己有关的东西。
“千林控股有限公司出售旗下大量地产!万言集团或成为接盘侠!”
“深川市恶意收购持续进行中,有业内人士曾说,这一幕似曾相识……”
“共享单车行业持续爆雷,只有那个男人依旧稳定!”
……
网上各种各样的消息和新闻很多,似是而非的东西也很多,不过好在顾慕言还能看到内部的文件,可以帮助他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事情全貌。
千金控股,这是龙国前任首富王千林手下的产业,这位可是龙国曾经最大的地产商,对方手下的资产,也大多是以地产的形式存在。
至于新闻中所说的万言成为接盘侠,其实是荔枝控股的林念伊在和对方谈。
地产行业虽然迎来寒冬,但并不意味着这个行业就死翘翘了,反而过两年还会有一波大的。
而且荔枝控股的扩张也不是盲目的,往往只是挑选一些核心资产。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对土地的需求,这点是刚需,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
而在顾慕言和苏倾城的帮助下,林念伊同时还组建了自己的专业团队,可以帮他最大程度的规避这种投资未来的风险。
经过这么久的时间,荔枝控股凭借着南都市本地的大量建设订单,其实已经坐稳了国内地产行业的前三把交椅。
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地产巨头!
而且比起传统的地产巨头,荔枝控股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优势,那就是工程能力。
得益于对于技术的大力投入,荔枝控股的建设手段都和其他企业不像是一个世界里的。
模块化修建,智能管理工地,无害化封闭场地……
这里面的很多技术,在荔枝控股拿出来使用之前,甚至都只存在于某些学者的论文里。
这样做虽然有很明显的优势,但同样成本也比较高,所以很多其他地产企业不愿意去做。
然而,林念伊却始终坚持这条路线,并认为这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