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71章这圣旨,难道朱元璋找人代笔了?

作者:南国的红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安以军师的名义,伸手拿起了那个写着兵部军令的信封。


    在抽出兵部那叠制式折子的刹那,指挥室里所有人的目光都悄然汇聚了过来。


    只有朱元璋那副满是期待的神情,是刻意伪装的。


    毕竟,陈安当初提出的那套北伐战略,背后正是他拍板支持才得以推行的。


    别说看折子内容,就算是闭着眼,他也能把大致意思猜个八九不离十。


    可谁让他此刻的身份是参将郭峰呢?


    不跟着凑凑热闹,也太显得不合群了。


    等折子上的文字清晰映入众人眼帘,大家这才看明白兵部军令的具体内容。


    【朝廷采江浦知县陈安之策,令徐达暂不援江浦,改道旸谷卫,自关外迂回包抄北元。徐达部延后十五日,洪武十五年十一月一日抵江浦关外。命江浦四卫坚守至十一月二日清晨。晨前失城,四卫指挥使斩、下属追责;晨后失城,四卫指挥使及下属同赏。此令,大明兵部。】


    陈安紧盯着军令,心里又喜又气,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让他欣喜的是,朱元璋倒没他想象中那么墨守成规,竟然真的把他的提议全盘采纳了。


    这样一来,他想要打败北元,找回传国玉玺的目标,总算有了希望。


    兵部这道军令里,肯定不会写明徐达会和他们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在歼灭三十万北元大军后还会乘胜追击到哈拉和林。


    这种级别的机密,哪是边关驻军有资格知晓的?


    但单看让徐达多走半个月冤枉路这一条,就足以证明朱元璋听进去了他所有的建议。


    如果不是为了传国玉玺,朱元璋才舍不得投入这么大的本钱呢。


    当然,即便徐达真的追击到哈拉和林,能不能找到传国玉玺也得看运气。


    陈安手里就只有一条线索,传国玉玺曾经是被蒙元权相伯颜买走的。


    至于蒙元败退的时候,有没有把这宝贝带走,谁也说不清楚。


    但按常理推测,这么重要的东西,他们肯定不会轻易留下。


    陈安对寻找传国玉玺这般执着,不过是想给老朱和马皇后一个交,终究那是他在大明的亲爹亲娘。


    也是盼着这稀世之物能重回华夏,让炎黄子孙能在博物馆中一睹传国玉玺的风采。


    可让他气愤的是,徐达这老小子也太实在了!


    他之前在信里反复叮嘱徐达,千万别在朝堂上把他供出来,就说是自己琢磨出的主意。


    他是真的不想在朱元璋面前出风头,只想安安稳稳地搞点小动作,然后赶紧回京!


    结果倒好,徐达连送上门的军功都不要,人品好得让他既无奈又头疼。


    现在好了,这仗要是打赢了,传国玉玺再成功找回来,他陈安妥妥的是头功!


    可这头功,根本不够让他升任回京!


    倒不如犯了死罪,被押送回京来得更靠谱!


    反正朱元璋一向看中亲情,是绝不会轻易判自己死刑的!


    想到这里,陈安心里瞬间凉了半截。


    要把这头功变成罪过,似乎就只剩故意战败这一条路了。


    但他绝对不能这么做,也绝不会这么做!


    他陈安是铁骨铮铮的华夏儿女,这种祸国殃民、猪狗不如的行径,他宁死也不会干!


    左思右想,可行的办法也只剩一个。


    眼下就当着这位兼职钦差郭老爷的面,狠狠展露一番足以支撑造反的军事本事,让“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名头彻底钉在自己身上。


    等仗打完之后,再在农税上做些文章,把双管齐下变成双罪齐上,让朱元璋就算想留下他,也因为忌惮而不敢留!


    主意既定,陈安把军令递给身旁的将军,说道。


    “你们轮流看看这份军令。”


    话音刚落,他又拿起那个印着皇帝诏命的黄纸信封,一把撕了开来。


    诏书上的文字一行行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朕闻爱卿以书信劝徐达献策,甚感欣慰。已纳爱卿谏言为北伐战略,徐达不久启程。爱卿只需协守城池,若能剿灭北元三十万大军,朕必为卿晋升官职。传国玉玺,寻得为佳,不得亦不怪罪。另,爱卿借中秋赠歌揭淮西勋贵濠州不法,朕虽失颜面,却得不畏强权之栋梁,实乃大幸!望爱卿今后有事可直接进谏,言之有理有据,朕绝不怪罪。朕有错则难对天下,天下有错,责在朕身!】


    陈安看着这份诏书,满心都是疑惑。


    这还是那个张口闭口咱、老子的朱重八吗?


    他啥时候写文章变得这么有文采了?


    莫非是老朱找人代笔了?


    可再仔细瞧那字迹,笔力虽劲却带着几分生涩,和以往家书中的模样分毫不差。


    朱元璋登基后,确实在拼命练书法,想让自己的字好看些,无奈基础太差,终究没练出什么名堂。


    这份文风不像朱元璋,字迹却很像朱元璋的诏书,让陈安越看越觉得怪异。


    可转念一想,又觉得没什么不对劲。


    总不能因为朱元璋出身贫寒,就认定他一辈子都得是粗鄙的模样吧?


    他也明白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就算书法练不好,在行文措辞上装作有文化的样子,还是能够做到的。


    只是,陈安对朱元璋的态度非常不满意。


    他盼星星盼月亮,没盼来赐死自己的圣旨,反倒等来一封升官承诺书。


    在他眼里,这哪里是什么皇帝诏命,分明就是朱元璋给他画的一张空头大饼!


    而此刻,坐在下方右首第一位的朱元璋,脖子又不自觉地伸了过来,眼里满是真切的好奇。


    兵部军令的内容他能猜到,可这封由朱标模仿他的字体、以他名义撰写的诏命,他还真没把握知道具体内容。


    特别是看到陈安看诏命时表情复杂,他心里就更痒痒了。


    要知道,陈安可是出了名的喜怒不形于色,连他都露出这样的神情,诏书上肯定写了不少精彩内容!


    陈安用余光瞥见郭老爷那副期待不已的模样,直接把诏书往他面前一递,那随意的样子就像扔废纸一般。


    “想看就拿去。”


    朱元璋也不客气,接过诏书就低下头仔细阅读起来。


    可越看,他的表情就变得越复杂,比刚才陈安看诏命时还要夸张。


    他心里更是把朱标骂了个狗血淋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