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朱元璋还有几分脑子,就该直接选老四朱棣。
朱棣军事能力出众,还是徐达的女婿,不管是个人本事还是人脉关系,都能大大提高削藩成功的概率。
但立朱棣为太子之前,得走个流程。
先废除他的王爵,再下一道《罪己诏》,承认推行分封制的过错。
这样一来,朱元璋既能落下知错能改的明君名声,又能让朱棣摆脱藩王继位的帽子。
届时,朱棣自然会彻底推行削藩,不至于酿成百姓供养皇族的烂摊子!
这些得等朱元璋晚年才能说的话,陈安眼下可没打算告诉这位兼职钦差郭老爷。
要是他们真能帮自己引来朱元璋的收押圣旨,他倒是愿意写一封信,把前因后果说清楚,就当报答这些恩人了。
不然,这种要十多年后才能派上用场的锦囊妙计,他才不会轻易拿出来。
毕竟老话说得好,无功不受禄,他们没帮自己办事,凭什么白白拿好处?
之前说的那些话,不过是为了气走他们,随便扯的些皮毛罢了!
陈安从始至终就没放弃过激怒他们,好让他们回去告自己的黑状。
就连说朱元璋能力不行,也是为了这个目的。
虽说从某些方面来看,这话确实没说错,但当着皇帝亲信的面这么讲,足够把人气得吐血。
想到这儿,陈安用余光瞥了一眼郭老爷,满脸都是嫌弃,也就比没人可用强那么一点点!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当兵出身的家伙居然这么能忍,估计是当商人久了,性子被磨得能屈能伸,可软可硬!
他哪里知道,郭老爷表面上平静如水,心里早已翻江倒海。
朱元璋最痛恨说话只说一半的人,更气自己平白无故被人指责。
他强压着怒火,咬着后槽牙,声音低沉得让人害怕。
“陈大人,您对圣上简直毫无尊重可言!”
“圣上从乞丐到皇帝,能力毋庸置疑,别空口说白话,不道出第二个办法,怎知圣上不敢选?两全其美之法未经说明,咱们难以信服!”
朱元璋之所以忍着不发作,全是因为人活一口气!
他就不信,自己堂堂大明开国皇帝,还有不敢选的路!
要是陈安这办法真能既不用削藩,又能让分封制长久推行下去,傻子才不选!
可要是这办法压根不靠谱,那就正好治他个欺君之罪!
朱元璋在心里盘算着,陈安这边反倒来了脾气。
激将法虽然幼稚,但对有点性子的人来说,还真挺管用。
马皇后看着两人坐在椅子上,大眼对小眼,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陈安直视着朱元璋的眼睛,带着几分玩味说道。
“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你不是在质疑我,是在帮圣上找不痛快!”
“我说他没这能力,他就没这能力;我说他不敢选,他就绝对不敢选!”
“这可是你非要让我说清楚的!”
朱元璋也毫不退让,紧盯着陈安道。
“陈大人说过,一个时辰内什么都能聊,别浪费时间,您尽管赐教!”
陈安点了点头,觉得这郭老爷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模样还挺有意思,于是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
“天下远比你想的大,你以为养不起百王,实则能容千万王爷!”
“我的办法是海外施恩,教化蛮夷,核心是让大明版图无限扩张,打下新地就派皇子去当王,总揽军政,长城内只留皇帝与继承人。”
“如此两百年,天下王爷皆朱家亲眷,真亲戚当是皇帝与王爷都能吃饱,若仅皇帝富足,王爷难温饱,便成仇人。”
“即便有王爷造反也无妨,朱家子孙众多,互相攻伐优胜劣汰,最终皇位仍属朱家,无需在意。”
陈安用最直白的话语,三言两语就讲完了他的全球归华夏奇策。
不过,他还留了一手没说。
就算真达到了理想效果,朱元璋的子孙也可能会翻车。
但到了那个时候,翻车也无所谓了。
华夏民族早就成了世界的绝对主宰,朱家子孙翻不翻车,都影响不了全球归华夏的大局!
可这办法对朱元璋来说,根本不可能实现。
首先,朱元璋的认知太有限了,他在《皇明祖训》里明明白白写着。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就这一句话,直接捆住了后世君王的手脚,即便后代皇帝知道祖训错了,也过不了朝中腐儒那一关。
其次,就算朱元璋想做,能力也不允许。
别说他了,就算是陈安自己,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办成这事。
但要是给他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说不定还能让这个时代拥有二战时期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
只要解决了交通和通讯问题,一切就有机会!
就算朱元璋这辈子没法实现全球统一,只要打好了基础,喜欢开拓海外的朱棣和朱高炽肯定能接着干!
到时候再点拨一下朱棣,让他把下西洋改成霸海洋,这事就能成了!
当然,眼下这一切都只是空谈。
即便他想干一番大事业,目光短浅的朱元璋也不可能听他的。
更何况,要是这两人敢回去跟朱元璋提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那便是死路一条!
公然说《皇明祖训》误国误民,他俩有十条命都不够赔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是他们自己非要问的,真要往死路上冲,也跟他陈安没关系。
想到这儿,陈安又心安理得地喝起了茶。
另一边,朱元璋已经陷入了沉思。
他虽然不知道世界究竟有多大,但明白天下不止眼前所见。
就像张骞没出使西域之前,中原人压根不知道有大月氏国一样!
他脑子里渐渐浮现出一张模糊却无限延伸的地图,大明稳稳地坐落在世界中心。
他仿佛化身为巨人,俯瞰着地图,按照陈安说的,先把写着朱老大的旗子插在大明正中,再把朱老二、朱老三、朱老四的旗子,由近及远地插在大明四周。
这么一想,他瞬间明白了。
两三百年后,朱家子孙说不定真能带领华夏,教化天下蛮夷!
可紧接着,他又皱起了眉头。
这办法根本行不通,核心就两个字。
没钱!
要教化蛮夷,就得先打仗,而打仗从来都是劳民伤财的大事。
他连打个北元都觉得费劲,哪儿来的实力去开拓海外?
想到这儿,他不得不承认,陈安说的是对的,自己确实没这能力。
他脸上的愁容,全被马皇后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