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8章卖关子,我的办法说了也是白搭

作者:南国的红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想到这儿,朱元璋的声音压得更低了。


    “咱跟着圣上这么久,从没见他作过什么孽!还请陈大人把话说清楚!”


    陈安正等着这话,立刻接话道。


    “你曾是圣上的亲兵,没错吧?”


    朱元璋沉声道。


    “没错,做过一段日子。”


    陈安点了点头,话锋一转。


    “那小明王韩林儿是怎么死的,你肯定清楚吧?”


    “这……”


    朱元璋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旁边的马皇后也低下头,沉默不语。


    就连一旁的毛骧,也摆出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不敢抬头。


    陈安见此情景,淡淡一笑。


    “咱就有一说一。”


    “韩林儿确实比不上当朝圣上,换我可能也会让他合理的意外消失,但圣上为登基弄死了韩林儿,这就是造孽,是必遭报应的!”


    “人家赵匡胤虽然欺负了孤儿寡母,但好歹没有赶尽杀绝,还封了后周恭帝为郑王,赐了丹书铁券!”


    “就这,还落得皇位旁落到弟弟家的下场,那咱们这位赶尽杀绝的圣上,该遭受什么样的报应呢?”


    “这……”


    朱元璋依旧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冷汗却早已打湿了后背。


    虽是酷暑,他却只觉一股寒气从头顶直窜脚底,心乱如麻。


    面对陈安有理有据的举例论证,他再也按捺不住,各种念头不受控制地翻涌起来。


    标儿和雄英,难道真有可能都死在咱的前头?


    千万别让报应落在儿孙身上,有什么报应都冲咱来啊!


    这么一想,朱元璋反而冷静了下来。


    作为朱标的父亲,朱雄英的爷爷,他可以向上天祈祷,让报应避开家人,但陈安的话他也听进去了。


    当皇帝的,不能只想着自己家,更要为江山社稷着想。


    所以,他必须考虑清楚。


    如果朱标和朱雄英都死在了自己前头,他又该让谁来当大明的第二代皇帝呢?


    除了他们俩,还有谁能成功削藩?


    沉思片刻之后,朱元璋坐直身子,强忍着心痛开口说道。


    “假如……咱只是说假如!假如他们俩都死在圣上前头,圣上传位就只有两条路!”


    “要么传给太子的弟弟,要么传给太孙的弟弟,让他们来削藩,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


    陈安一眼就看出,郭老爷说这话时,明显底气不足。


    他继续耐心赐教,把其中的门道讲得明明白白。


    “要是传位给太子的弟弟,那就是让藩王登基。”


    “藩王称帝后,为了不自损名声,是不会轻易削藩的,最多削其他藩王的兵权,但绝不会碰王爵的俸禄,这便会造成百姓供养皇族的弊政,最终让大明走向灭亡。”


    事实上,后来朱棣登基后,就是这么做的!


    “要是传位给太孙的弟弟,其他藩王又不会服气。”


    “儿子未绝,便传位给非嫡长孙的孙子,这便是轻慢亲儿,届时必有藩王起事,胜负难断,只问,圣上这孙子,能像汉景帝般平定七国之乱吗?”


    这个问题,朱元璋还真不敢打包票。


    即便他希望所有子孙都有这般才华,但龙生九子都各有不同,他又哪能保证呢?


    既然不能保证,那就意味着存在巨大的风险!


    想到这儿,朱元璋只觉得头疼欲裂。


    就连一向细心的马皇后,也皱起了眉头。


    陈安见二人这副模样,也不想再为难他们。


    他本可借比喻道出实情。


    马皇后及朱元璋的大儿子、二儿子、三儿子都会先于朱元璋离世。


    但这实在太过残忍,他做不出来!


    若这话被夫妻俩转告并说动了朱元璋,那朱元璋余下十几年的日子便没法过了。


    虽说陈安的确打算以激怒朱元璋的方式,来让他收押自己回京,却也不愿用这种伤人的招数。


    毕竟朱元璋是驱逐胡虏、恢复华夏的开国皇帝,也是他的便宜爹,不该提前承受这般残酷的心灵打击。


    想到这儿,陈安主动打破僵局,笑着说道。


    “当然了,因果报应这事儿也挺玄的,半信半疑即可,你们当听个乐子就好,可千万别跟圣上提!”


    “不然,哪怕是他亲哥复生,也会被他再埋回去,何况你只是皇后的族妹夫、前亲兵!”


    但陈安万万没想到,自己这番好心,竟被当成了驴肝肺。


    朱元璋与马皇后听完,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你特娘的可真是个奇才!


    刚咒完人家儿孙,就让人家当听个乐子?


    就在这对帝后暗自吐槽之时,陈安站起身,走向了大门。


    他望着门外的蓝天白云,背对着他们说道。


    “行了,不说削藩了,谁来削藩都有风险,而风险大小,则取决于皇帝的才华、身份和人脉。”


    “我之前提过两招可防分封制生弊,第二招才是不用削藩,让分封制长久推行的万全之策!”


    朱元璋听到这话,更想揍陈安了。


    有好办法不早说,非要先把人惹毛?


    但他心里又充满了期待,要是这办法真的管用,他就得重新掂量掂量对陈安的态度了。


    不过,他仍带着几分怀疑,思索片刻之后,半信半疑地问道。


    “这世上真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还请陈大人细说!”


    陈安没有回头,只道。


    “我这第二个办法虽说能两全其美,可说了也是白搭!”


    “凭圣上那点能耐,压根没胆子选,即便选了也办不成事。”


    “你们若真心想为圣上分忧,只管劝他提前做好削藩准备,只是此刻万万不能提,这时候开口,小命难保,得等圣上到了晚年,你们再提,那便是天大的功劳!”


    话音刚落,陈安扭头坐回主位喝起茶来,哪管对面两位贵宾心里怎么想。


    反正该说的都已经说了,听不听得进去,全看他们自己。


    眼下朱元璋正一门心思推行分封制,脑子热得发烫,要是皇子们还没前往封地,就有人敢劝他准备削藩,保准会被他给宰了!


    这时候给这位狠辣的皇帝泼冷水,纯粹是自寻死路!


    等朱元璋到了晚年,三个儿子、大孙子再加上马皇后都先他一步离世,不用别人提醒,他自己也会察觉到分封制的坑。


    到那时再有人劝他,立继承人时要考虑对方削藩的能力,他肯定能听进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