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09章收回免死铁券,颁布铁律

作者:南国的红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几天之后的清晨,朱元璋刚退朝没多久,毛骧就急匆匆地进了御书房。


    云奇见状,朝周围招了招手,将所有随侍的太监宫女都领走了。


    毛骧确认周围再无半个人影后,才开始向朱元璋详细汇报此次在李府的见闻。


    他将李善长这几日自言自语说的话,还有说话时的表情变化,都近乎场景还原般地讲述了出来。


    烛光下,听完毛骧的汇报,朱元璋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面对李善长,他向来是谋划周全后再行动,绝不会轻易动怒。


    朱元璋冷笑一声。


    “咱这辈子,能让咱叫先生的,也就李善长一人;能叫夫子的,只有刘伯温。”


    “如今刘夫子想退休,李先生却要跟咱对着干……”


    说到这儿,他眼里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遗憾。


    紧接着,他想起了陈安说过的话。


    陈安称如今的局面,他朱元璋也有责任。


    他打心底里不愿承认,自己会是陈安口中那种“要求旁人尽忠守义,自身却行不忠不义之事”的君主。


    更不愿承认,这些年自己确实对亲族多有厚待,对出生入死的功臣却略显薄情。


    可当他沉下心细细回想过往旧事,心头竟泛起一阵难以言说的滞涩。


    就说沐英,论功绩,他远不及汤和那般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可除了未曾封侯之外,得到的实物赏赐却比汤和多了不少。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开始琢磨起补救的办法来。


    随即,他提笔写道。


    “已有的封赏维持不变,收回所有免死铁券,颁布《铁律》,无论皇亲国戚还是公侯伯爵,犯法者一律依照《铁律》处置。”


    写完后,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在他看来,这补救措施十分周全。


    保留现有封赏,是要告诉淮西勋贵“咱念及旧日情分,你们该知足”。


    收回免死铁券,颁布《铁律》,则是明确“你们没了护身符,所有人一视同仁,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毛骧,此事就由你去办理吧,希望他们能好自为之。”


    毛骧双手接过手谕,刚要出去,就又被朱元璋给叫住了。


    “你就没察觉,文武百官跟咱之间,隔着个形同暗相的角色,这上下沟通,岂不是处处掣肘?”


    朱元璋皱着眉头道。


    “单说李善长分析陈安,条理分明、洞见深刻,也难怪咱一直信重他,称他一句李先生。”


    但下一秒,他的气息骤然沉了下来,目光里满是隐忧。


    “咱在世一日,便能压得住这种手握重权,堪比二皇帝的臣子,可若哪天真闭眼了,标儿……他能扛住这些人的算计吗?”


    毛骧身为侍卫长,心里很清楚朱元璋想做什么,但也只能装糊涂。


    在他看来,朱元璋此番问话,或是帝王孤独无处倾诉,或是疑心病起试探自己,绝非真要征询意见。


    只要他敢妄议,那便离死不远了!


    “圣上!”


    毛骧抱拳行礼,声音沉稳却透着刻意的木讷。


    “臣只是一介粗鄙武夫,眼里只有护驾一事,朝政深浅一概不懂,也绝无半分掺和的念头。”


    不等朱元璋开口,他又补充道。


    “臣这便告退,即刻去办差。”


    见毛骧这般识趣,朱元璋这才露出笑来。


    “差事不慌,你也熬得久了,先歇两天再说。”


    毛骧走出御书房,才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他望向江浦县的方向,眼里满是向往。


    在江浦县当88号劳改犯的朱元璋,虽偶尔气傻,却是真正的朱重八,是他的朱叔!


    他还记得朱元璋说“出门在外,咱把你当晚辈看”,也记得自己调侃对方只有碎银子时,朱元璋只瞪了一眼便作罢。


    可这些温暖,都只停留在了江浦县的记忆里。


    “是我想多了。”


    毛骧低声自语。


    “圣上终究是统御百官、执掌天下的帝王,又怎会一直是那个好说话的朱重八呢?”


    毛骧朝着都尉府走去,眼底还带着几分失落,可刚迈两步,眼中又燃起期待。


    在他看来,朱元璋会变回朱叔,从不是因为江浦县这地方,而是因为陈安这个人。


    只要和陈安在一起,圣上就会变回那个亲切的朱叔!


    想到这儿,毛骧心里有了决断。


    只要陈安自己争点气,不在农税、军权上犯糊涂,他便会尽全力帮陈安回朝。


    可他想错了。


    朱元璋在江浦县会变得温和,不是因为陈安,而是因为江浦是陈安的地盘,他微服考察,总得收敛些脾气。


    转眼就到了八月十五。


    这段时间里,朱元璋和马皇后都没闲着。


    马皇后兑现了承诺,让朱元璋既赚了钱,又拿到了琉璃货。


    早在回程途中,她就把《高端奢侈琉璃制品销售方法指南》钻研透彻了,还独创了造势拍卖法,选在京城豪华客栈举办专场拍卖会。


    这批琉璃制品尽数被达官显贵与富商以高价竞得。


    富商买去是为巴结权贵。


    而达官显贵知晓朱元璋藏有珍贵琉璃花瓶,更争相购得用以孝敬,借此讨得圣心。


    只是,他们不敢吐露这些琉璃是高价购得,还特意串通了一家琉璃作坊,谎称这批琉璃品相出众却价格亲民,是逛市场时偶然寻得的好物。


    朱元璋心里跟明镜似的,对其中猫腻了然于胸,却依旧笑着照单全收,只是不动声色地将他们的姓名与官职默默记在了心里。


    朱元璋也没闲着。


    他不仅成功收回所有免死铁券,还颁布了《铁律》,然而成效却不尽如人意。


    百官眼里没有赞赏圣上公平的目光,全是敢怒不敢言的神色。


    他独自反思许久,始终觉得自己并无过错,可眼前的事实又无法否认,只好先将这桩难题记下,打算日后再向陈安请教。


    除此之外,他还瞒着马皇后做了件大事。


    以郭峰的名义,在秦淮河东岸建成了自己设计的应天工业园区。


    因为郭峰就是朱元璋,工程进度快得惊人。


    他盘算着,等工业园区赚了钱,就用这笔钱修建应天养济院,比江浦县的养济院还要好,到时候以朝廷、以他朱元璋的名义开办。


    之所以瞒着马皇后,就是想给她个惊喜,让她用仰慕的眼神夸自己“我家重八在这方面也不输陈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