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7章纵马弘觉寺

作者:南国的红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夕阳斜照牛首山,霞光万丈,宛如佛光普照。


    即便无神论者见此情景,也难免心生敬畏,但陈安除外。


    他不仅是无神论者,更是十足的大俗人。


    看着这景色,非但不觉得有什么神圣的,反而嘀咕着弘觉寺白占了这等风水宝地。


    如果拆了寺庙,在这里建个度假避暑山庄,应天府的达官贵人必定趋之若鹜。


    但陈安清楚,拆毁千年古刹实不现实。


    别说拆寺了,就连寺内铜制金边的佛像也动不得,最多只能收缴寺内僧人的浮财。


    如果做得太过分,即便皇宫中的两位与他关系再好,也会迫于压力处置他,毕竟那两位都是成熟的政客。


    政客是世上最冷血理性的群体,即便表面温文尔雅、仁慈多情,可触及到核心利益时,也绝不会被情感左右。


    佛门的反扑,和士大夫阶层的反对,就是触碰不得的核心利益。


    陈安打压弘觉寺僧人无妨,但如果想夷平寺庙,就是挑战佛门根基,必将招致激烈反抗。


    到那时候,为了稳定政权,皇宫中的两位定会将他推出去平息事端。


    世人皆以为朱元璋是暴君,杀人如麻,却不知他能掌控帝国三十一年无剧烈动荡,实则是深谙取舍的冷血政客。


    指望这样的人全力保他?


    不过是痴人说梦!


    陈安心中胡思乱想间,一群人也来到半山腰的弘觉寺。


    此时距天黑还有一个时辰,寺内的香客,仍旧络绎不绝。


    见几十人纵马而来,香客们纷纷受惊。


    京城中能有几十骑兵护卫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侯爵勋贵,都是些惹不起的大人物。


    但等看清那些骑士的装束后,众人都面露释然,甚至还有些鄙夷。


    因为他们穿的既不是明军制式的鸳鸯战袄,也不是飞鱼服,甚至连锦袍都不是,而是衙门捕快的制服。


    低贱的衙役,普通百姓或许会惶恐,但来弘觉寺的多是官宦勋贵的家眷,自然是不屑的。


    众人议论纷纷,都想看看到底是哪个不开眼的官员,竟敢在弘觉寺摆谱。


    应天府别的不多,最不缺的就是官员。


    此时,骑队已经到了弘觉寺山门外的广场。


    香客们这才看清,捕快簇拥着一位相貌清秀俊朗的年轻人,看年纪不过弱冠,宛如戏本中的谦谦公子。


    不少未出阁的少女和贵妇人都忍不住偷偷观望。


    这般清雅的公子,为什么与粗鄙衙役为伍?


    陈安率领差役在山门外下了马,留了几个牵马的,其余的人便随着他大摇大摆的进了寺。


    部分香客见状,虽然已经进完了香,但又尾随着进了寺,想要一探究竟。


    一时间,人喧马嘶,原本渐渐冷清下来的弘觉寺,又再度热闹了起来。


    这番动静自然惊动了寺内僧侣。


    守在大雄宝殿前的两个小沙弥见一群人黑压压涌来,吓了一跳。


    两人对视后,一个跑入殿内通报,另一个硬着头皮迎上前去。


    小沙弥颇有眼力见,见差役们簇拥着书生,虽然惊讶于他的年轻,但也猜到了他是领头的人,忙双手合十道。


    “阿弥陀佛,敢问施主是哪个府衙的大人?是来进香还是办公?小僧这就去通报客堂执事师叔。”


    傻子都看得出陈安等人来意不善。


    如果是为了进香,何必带这么多持刀差役?


    小沙弥虽然心中忐忑,却仍硬着头皮问询,想探清虚实。


    陈安朝小沙弥笑了笑,脚步却没停,边走边道。


    “我乃江宁县县令陈安,来你弘觉寺办公务,速请心主持前来相见。”


    “江宁县县令陈安?”


    小沙弥觉得这名字耳熟,却纳闷弘觉寺归应天府管辖,江宁县县令为什么来这里办差?


    但此刻他也来不及多想,忙追上陈安道。


    “小僧这就去请主持,请陈大人稍候。”


    说罢,匆匆朝大雄宝殿旁小径跑去。


    大雄宝殿内外的香客纷纷惊异于陈安的举动,他却浑然不觉,背手站在石梯上,饶有兴致地打量这座千年古刹。


    作为千年古刹,弘觉寺占地极广,几乎占据牛首山半山腰,寺内大殿宏伟、佛塔林立,偏殿与小院古朴雅致。


    漫步其间,再浮躁的心也会沉静下来。


    ……


    了尘和尚三十出头,生得英俊儒雅,还口才出众,年纪轻轻便任弘觉寺客堂知事僧。


    这职位在寺内至关重要,寺内对外接待皆由客堂负责,堪称“办公室主任兼接待处长”。


    了尘和尚虽年轻,却在知事僧任上如鱼得水,尤其擅长接待应酬,深受应天府达官贵人家眷青睐。


    许多勋贵、官员女眷常来寺中,点名要了尘陪同。


    她们进香时出手阔绰,进香后要不是逛佛塔,要不就是赏小院花卉,总要呆上许久,且必让了尘作陪。


    时间久了,难免传出闲话来,但因了尘“业绩”突出,主持了心和尚及寺内高层对此睁只眼闭只眼,甚至默许纵容。


    毕竟了尘牺牲个人声誉,为寺庙带来了丰厚的香火,他们哪会不知好歹?


    一处偏院门口,了尘和尚整理好衣衫,深情款款地望向面前女子,双手合十道。


    “天色已晚,蓝四夫人何不用过斋饭再回府?”


    他面前的女人约摸二十五六岁,身着金丝白衫,尽显雍容华贵,容貌更是出众。


    此刻她双颊泛红,不知是因阳光照射,还是其他缘由。


    女人深情的看了了尘和尚一眼,说道。


    “时辰不早了,如果吃了斋饭再回城,怕是城门都关了。”


    “不妨事,如果城门关了,夫人便在寺中留宿,小僧还能与夫人再下几局棋。”


    了尘和尚笑意吟吟。


    女人白了他一眼,没好气道。


    “下午与你下一局棋,便被你逼得节节败退,如果留宿寺中,还不得被你杀得落花流水?”


    了尘和尚面露得意。


    “小僧竟有这么厉害?”


    女人抿嘴轻笑。


    “杀伐果断,倒有大将之风。”


    “那小僧与蓝大将军相比,如何?”


    了尘和尚挑眉,低声询问,手还不规矩地贴上了那女人纤细的腰肢。


    女人脸颊更红,调笑道。


    “各有妙处,只是他常年统兵在外,奴家只好来找大师谈佛论经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