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面前练拳的朱雄英,陈安对他的看法再次发生了改变。
这小子算得上天下身份最显赫的人之一,但却完全没有其他勋贵子弟的那种傲气。
他很能吃苦,也会装傻。
表面上看起来憨厚可爱,但却很精明。
陈安不禁叹道:“朱标那么个仁厚的人,怎么生出来这么个狡猾的儿子。”
说罢便打水洗漱。
最后来到屋内,等着小娥的早餐投喂。
陈安的生活缓慢舒适,但应天府内的那些官员却是叫苦不迭。
原因也简单,他们要起大早去赶早朝。
此时天刚大亮不久,一众官员们就已经等在宫门外了。
到了辰时,皇宫的大门终于打开。
散落在各处闲聊的官员们见状,立马开始集中。
分列站好后,在各部尚书的带领下,缓缓走进皇宫。
奉天殿虽然宽阔,但却仍旧站不下这么多人。
因此只有品级较高的官员能够进入殿内,其余的则都延伸到殿外。
随着官员们走进大殿,朱元璋也在朱标的陪同下走进殿中。
立马有太监高喊:“陛下驾到!”
百官随之跪倒在地,向着朱元璋叩首行礼。
待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百官便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朱元璋淡淡道。
“谢陛下!”
待所有官员都起身之后,朱标便在朱元璋旁边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
早朝便算正式开始。
一名官员走出队列,向朱元璋拱手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讲。”
“春耕已经将近尾声,但江南地区却是快要汛期。臣请旨督促各地官府,做好防汛。”
“可。”
见朱元璋答应,这名官员缓缓回到列中。
随后其他大臣便陆陆续续开始奏事。
如此过去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最后一名官员汇报完毕后,朱元璋才活动了下有些发酸的胳膊。
接着问道:“还有别的事要奏么?”
殿内无人回应。
朱元璋眯起眼睛,道:“既然没有,那便退朝。”
他话音刚落,就有一武将站了出来,高声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讲吧。”朱元璋道。
“臣要弹劾江宁县县令陈安,此人私收商税、鱼肉百姓,滥杀无辜,对大明律法视若无睹……”
待到此人把陈安的罪行讲了一遍后,朱元璋才问道:“还有别的人要弹劾陈安吗?”
立马又有一名官员站出,道:“陛下,臣弹劾江宁县令陈安蓄意鼓动百姓,意图谋反!”
接着便是第三个,第四个……
过不多时,弹劾陈安的官员已经站出来了上百人。
能被这么大规模谈何的,从古至今怕是也只有陈安一人了。
朱元璋看着阶下站着的一众官员,问道:“还有没有人要弹劾这个目无法度的江宁县令?”
……
江宁县。
陈安吃过早饭,交待留守衙门的衙役们相关事宜之后,便带人往秦淮河沿岸而来。
因为他今日要在秦淮河北岸设立公堂审案,所以便取消了早会。
来到秦淮河上一处小桥时,便见小钱带着一名胡子花白的郎中赶了过来。
“大人。”小钱立马向陈安行礼。
陈安翻身下马,点了点头:“奏折递上去了?”
小钱点头:“属下已经递上了,就是不知道来不来得及……属下在通政司衙门的时候,听说已经有不少弹劾大人的奏疏递上去了。”
陈安摆摆手:“没事。”
接着看向郎中,问道:“张大夫,一会儿你要跟着本官去一趟应天府,不是皇宫就是诏狱,怕不怕?”
张郎中是个性格古怪之人。
他面无表情,道:“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地方,怕什么?”
陈安笑道:“张大夫果然真豪杰!”
此时衙役已经在远处设好了公堂,陈安便不再多说,骑马赶了过去。
他昨天说过要在此处设立三天的公堂,审理不平之事。
这是第一天。
随着公堂设立好,陆陆续续又有不少百姓凑了过来。
新的一天,不知还有没有好戏上演。
……
洪武一朝,文官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究其原因,自然是朱元璋对文官的信任感低。
所以在朱元璋治下的文官,每天都提心吊胆。
比如说今日。
奉天殿内因为弹劾陈安一事,已经变得沸沸扬扬,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武将,文官却没几个。
一方面自然是文武对立的原因。
自古以来,武将和文官都不是一路人。
何况陈安带着衙役整顿秦淮河北岸商铺,打的是那些勋贵的脸,跟文官有什么关系?
再者说,陈安是洪武十年的进士,是文臣。
自己人啊!
所以这帮文臣为何要帮着武将弹劾自己人?
至于另一方面,自然是文臣们比这帮武将要聪明多了。
昨天陈安在秦淮河北岸闹出那么大动静,甚至还当众念了反诗。
要是朱元璋有心惩罚,早就让锦衣卫拿人了。
但等到今日早朝都没动静。
不就说明昨日陈安所作所为,合乎朱元璋心意么?
既然如此,为何要跟着弹劾陈安?
朱元璋杀起勋贵来可能还有些顾忌,但杀起文官来可是一点负担都没有。
所以大部分文官都下了决心,不趟这趟浑水。
那陈安不是文官么,那这些人为何不帮他说话?
笑话。
万一朱元璋顶不住压力妥协,要对陈安下手呢?
跟他又不熟,凭啥替他承担风险?
因此奉天殿内大部分文官都是沉默不语,静静的听着那帮勋贵和武将大声弹劾。
有人说他私收商税,目无法度。
有人说他鼓动百姓,意图谋反……
简直是数不胜数。
将近一百多个大臣在殿内大声弹劾,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过去足足一炷香的时间后,声音才渐渐平息下来。
朱元璋从龙椅上起身,目光扫过大殿。
良久之后,他才说道:“还有没有人要弹劾这个目无法度,胆大包天的江宁县令?”
听到朱元璋的话,大殿内的众官员皆是一愣,根本不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从弹劾内容来看。
江宁县令陈安私收商税、目无法度、意图谋反等罪名应该证据确凿。
按说陛下不应该龙颜大怒,马上让锦衣卫拿人么?
怎么感觉朱元璋像是在看那些人弹劾陈安,事后算账一样?
什么情况?
难不成这江宁县令颇有来头?
陛下的私生子?
还是说他昨天所作所为,都是朱元璋授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