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章有寡妇看上了老朱

作者:南国的红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朱元璋却能从中感觉到他们对陈安由衷的敬佩。


    此时,小娥已经把织布机组装好,开始熟练的织起布来。


    果不其然。


    这架织布机的效率很高。


    只用了一柱香的功夫,就织出来了一丈长的布匹。


    寻常的织布机,一天能织一匹布就已经很快了。


    按这个速度,这架织布机一天就能织出五匹布左右。


    比预想的还要快。


    朱元璋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亲眼见到,心中仍旧震撼不已。


    王大娘婆媳两人同样目瞪口呆。


    虽然先前王大娘夸的厉害,但她心里却觉得,这架织布机能比寻常的快个两倍就差不多了。


    虽然两倍的效率仍旧很惊人,但谁成想她还是估计的太保守了。


    这架织布机的速度足足达到了寻常织布机的五倍。


    这已经不能用奇迹来形容。


    简直就是神物。


    王大娘自言自语道:“难不成县令大人真是神仙下凡,竟然能设计出这种神物来……”


    随着日头越来越盛,院子里的气温也开始上升。


    朱元璋坐在阴凉下,给热的出汗的朱雄英轻轻扇着扇子。


    他不顾形象的挽起衣袖,露出结实的胳膊。


    一旁织布的王大娘,时不时就把目光飘到朱元璋身上。


    甚至好几次都把布匹给织乱了,不得不重新开始。


    这对于一个织布几十年的人而言,是几乎不会出现的失误。


    但王大娘不但失误了,而且还失误了好几次。


    小娥虽然年龄不大,但却并非不懂。


    她见王大娘心不在焉的样子,又看几眼不明所以的朱元璋,嘴脸不禁浮现出一抹笑意。


    这可是劲爆消息啊!


    晚上可是得跟大人好好说说才行……


    就在小娥想着要把今天这事儿分成几段讲的时候,王大娘家的大门被人推开了。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快步走了进来。


    看见脸生的朱元璋祖孙,女人愣了一下,忙道:“有客人啊王大娘,小娥姑娘也在。”


    小娥微微欠身行礼。


    王大娘笑了笑,道:“这位黄老爷是县令大人的贵客。”


    接着问道:“蛋儿他娘,有啥事啊?”


    女人笑道:“也没啥事儿,就是想喊着你们一块去看热闹。”


    王大娘儿媳的声音从屋内穿出来:“这么个中午头,能有啥热闹看?”


    她都快在家憋闷坏了。


    就想去街上逛逛,但门口阴凉下坐着朱元璋祖孙。


    她一个刚刚嫁人不久的新媳妇,实在不敢当着陌生男人的面多说话。


    狗蛋娘扯着嗓门道:“你们还不知道呢?东边那个张家村里,张老六的媳妇死了!”


    一听出了人命,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女人。


    王大娘和小娥都不由自主的停下手中动作。


    女人接着说道:“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今天早上的时候,咱们县令大人去巡查春耕,到了水泽村的时候,就被村里人告诉发现了一具女尸,这女尸就是张老六家那个恶媳妇……”


    古代家有悍妻是件丢人的事。


    所以张老六媳妇算是恶名远扬,县城里甚至都听说了。


    “咱们县令大人立马就在现场办案,看了尸体两眼,就断定是张老六干的,所以就让人去把张老六拿了。”女人说的兴致勃勃。


    小娥一听还有自家大人的事,马上问道:“我家大人也在?”


    王大娘的儿媳此时也从屋里出来,疑惑问道:“县令大人怎么知道张老六就是凶手的?”


    女人对这两人打断自己有些不满。


    但她可不敢在小娥面前表现出来。


    先耐心对小娥道:“说来也是巧,县令大人刚好到水泽村巡查,就碰上出村报官的人了。”


    然后又看向王大娘儿媳,道:“县令大人可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可不看一眼就知道案犯是谁了?”


    朱元璋心中哼了一声,但仍旧默不作声。


    女人便继续说道:


    “等捕快押着张老六到了现场之后,张老六竟然拒不认罪。但县令大人不愧是神仙下凡,一声断喝,便质问张老六,这声断喝可了不得,好似凭空炸了个雷,方圆几里的人都听见了,那张老六被这声断喝吓破了胆,当场就昏死了过去,后来几个捕快轮流灌水,才把他救回来……”


    女人倒是个说书的好手。


    原本一桩普通的凶杀案,被她讲出来,竟还带了几分神话意味。


    但就是这样的故事才能吸引人。


    院子里的几人都听的欲罢不能。


    见女人停下,王大娘儿媳连声问道:“之后呢之后呢?怎么样了?”


    女人笑道:“之后当然是张老六承认杀了自己媳妇,县令大人就继续巡查去了啊。”


    几人听闻此言,都有些不满的白了女人一眼。


    “事情都完了,你喊我们去看的哪门子热闹?”王大娘儿媳道。


    “我刚刚听说,捕快们已经押着张老六过了郑上坡,很快就到县衙。你想想,这人命案子,县令大人不得升堂办案?”女人颇为得意。


    王大娘儿媳茅塞顿开。


    朱元璋听的哑口无言。


    敢情这江宁县百姓,真把陈安升堂当成热闹来看了啊。


    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


    女人连忙道:“保准是捕快押着张老六回来了!快走快走,晚了就没好位置了!”


    说罢也顾不得等其他人,快步向着院外走去。


    院内几人也不敢耽误,都放下手中活计匆匆跟着出了门。


    果不其然。


    县衙外面此时已经人满为患。


    远处街角,一伙人正缓缓向着县衙方向走来。


    这群人围着一辆牛车,牛车上放着一具女尸。


    跟在牛车后的捕快们,则围着一个被捆住胳膊的羸弱男人。


    这男人当然就是杀害衣服的案犯张老六。


    捕快们押着张老六走进县衙。


    不多说,阵阵鼓声便从县衙中传出。


    ……


    陈安此时也已回到了县衙。


    他与韩无双巡查了几个官道附近的村子,村民们都在地里忙活,水渠也没什么问题,便匆匆赶回了县衙。


    毕竟百姓们对春耕,可比他这个县令更加重视。


    要是耽误了耕种,挨饿的可是自己一家人。


    所以即便再懒的人,在这时候也不用催促。


    既然如此,陈安为何还召集各村里长等人开会,又要外出巡查呢?


    其一这是朝廷要求。


    朝廷把春耕当成重中之重,身为县令,陈安自然要显得足够重视春耕。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