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章真的能够提高织布效率

作者:南国的红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虽然也不是所有孩童都在学堂读书,但也占了几乎一多半的家庭了。


    这份政绩可是十分惊人的。


    大明属于精英教育体系。


    因为从蒙学开始,每一步都需要不少银钱,所以寻常人家的孩子,几乎不可能有书读。


    但这江宁县的学堂却有如此多的孩童读书,而且学的东西也与其他地方不太一样。


    虽然大部分都是教三字经等经典,但也会偶尔教些算数、医术等内容。


    这让朱元璋心中十分疑惑。


    他身边的朱雄英倒是听的兴趣十足。


    在学堂停留良久之后,朱元璋才带着朱雄英离开,来到街市上。


    拐过街角,他就看到陈安家的侍女正使劲搬着一台织布机走了过来。


    朱元璋走上前去,帮着小娥抬住织布机,笑道:“你家大人的俸禄当真不够么?还得要你织布来补贴家用?”


    朱雄英也连忙打招呼:“小娥姐姐!”


    小娥这才注意到朱元璋和朱雄英祖孙二人。


    惊讶道:“黄老爷,你们怎么在江宁?”


    接着又解释道:“前些日子我们家老爷和夫人送信来,说我家大人到了年龄该婚配了,我家大人那点俸禄哪里够娶亲的,我就想着织布赚点钱,贴补一下家用,反正我平时也是闲着……”


    朱元璋点点头,随后把目光放在织布机上。


    此时,他才发现这织布机竟与平时见到的不一样。


    于是问道:“这织布机怎么跟平日常见的不太一样?”


    小娥得意一笑,道:“那是当然啦!这织布机可是我们家大人亲自画的图纸,做它的木匠可说了,这织布机的效率,应该要比普通的高出不少呢!”


    朱元璋立马问道:“真能高出不少?”


    小娥道:“这也是木匠推测的,我还没用过,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走!”朱元璋一把把织布机扛到肩上,催促道,“快些回去试试看,到底能高出多少效率!”


    身为一国之君,朱元璋虽然搞经济是门外汉,但出身贫苦的他也明白,老百姓过日子无非就是吃穿用行四个字。


    织布机则关系着天下百姓的穿衣。


    要是真能提高效率,那百姓们岂不是大大减轻了负担?


    要果真如此,那那个小混蛋可是大功一件。


    城外二十多里处。


    立了大功的陈安,此时还在不紧不慢吃着午饭呢。


    小娥带着朱元璋和朱雄英来到县衙后门,有些不好意思道:“黄老爷,我们家大人不在,所以我就不请你们进去了,您等我一会,我去拿些材料,咱们去隔壁王大娘家吧?”


    朱元璋对于进不进县衙并不在意,他现在最想干的就是验证一下那木匠说的究竟是真是假。


    他摆摆手,不耐烦道:“快去快回,咱在门口等着就是!”


    小娥知道这老头就是脾气差,但人不错,所以也不在意,答应一声后,就快步走进后院。


    片刻后,朱雄英开口问道:“爷爷,小娥姐姐为什么不让咱们进去呀?”


    朱元璋道:“这是礼节,她家的主人不在家,咱们不能冒昧拜访,明白吗?”


    “这样啊。”朱雄英点点头。


    接着又问道:“是不是陈先生回来了,咱们就可以进入啦?”


    “对。”朱元璋有些疑惑,“你喜欢陈先生?”


    朱雄英挠了挠小脑袋,道:“他们家的饭菜很好吃,而且人也很有趣。”


    朱元璋闻言,捏了捏朱雄英的小脸。


    敢情你这小子想拜访人家,是为了人家的饭菜啊。


    身为嫡长孙,大明未来的皇帝,从小也算是锦衣玉食,怎么这么没志气?!


    难不成皇宫里御厨做的珍馐,还不如一个小县令家里的饭菜好吃?


    正准备教育朱雄英几句的时候,小娥抱着东西快步走了出来。


    “黄老爷,还要麻烦您抬织布机,王大娘家就在那边不远。”


    朱元璋点点头,直接把织布机扛在了肩上。


    虽然他现在上了年纪,但身体仍旧很强健。


    走了不长时间,三人就来到了王大娘家。


    王大娘是个寡妇,但是跟水浒里那个王干娘可是天壤之别。


    江宁县的这个,在邻居中的口碑很好。


    十几年前丈夫去世后,王大娘就孤身一人,靠着一架织布机养活了两个儿子。


    还为两个儿子娶了媳妇。


    小娥平时没事,便喜欢来王大娘家串门。


    因此她敲开王大娘家大门后,院子里就传来一道有些苍老,但中气十足的声音。


    “是小娥来了?快把你做的织布机拿来给大娘瞧瞧,大娘织了一辈子布,还从没见过这样的织布机呢!”


    话音刚落,小娥便带着朱元璋祖孙两人走了进去。


    王大娘家的院子虽然不大,但拾掇的很干净。


    屋门口,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妇正坐在织布机前,一边织布,一边看了过来。


    看见扛着织布机的朱元璋后,她立时眼前一亮。


    连忙站起身来,有些手忙脚乱的拍打了一下衣服,又拢了拢花白的头发。


    “小娥,这位是?”她连忙问道。


    “这位是黄老爷,是来找我家大人的,我家大人恰好出城巡查了,但黄老爷又对织布很有兴趣,所以我就带他来您家了。”小娥介绍道。


    朱元璋也没架子,笑道:“叨扰大妹子了。”


    接着拍了拍朱雄英,“快叫人。”


    朱雄英乖巧道:“奶奶好。”


    王大娘连忙答应几声,一边让小娥和朱元璋坐下,一边让正在劈柴的儿媳沏茶。


    这才开始打量起小娥带来的织布机。


    结构的确是与寻常的织布机不同,体积小了不说,结构也更加精妙。


    王大娘虽然不识字,但织了半辈子的布,因此对这方面还是颇有经验的。


    她惊讶道:“这就是县令大人亲自设计的织布机?实在太过精巧了!”


    朱元璋问道:“大妹子,这织布机的效率真比寻常的高?”


    “肯定高!”王大娘十分肯定的说道,“至少要高出三倍还多,老婆子我织了一辈子布,从没想过织布机竟然能这么精妙!”


    此时王大娘儿媳端着茶壶走了过来,她一边给朱元璋倒茶,一边笑道:“娘,您要是能想到这么设计织布机,那您不成了文曲星下凡了?”


    王大娘嘿嘿一笑:“说的是,老婆子我就是再活几百年,也比不上县令大人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